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富士 X-T1 潮玩復古 HK$9,999 開售,鏡皇實拍初試

文、攝:mic

今年 CP+ 毫無疑問是無反的天下,當中富士趁著成立 80 周年,便發表了令人期待的 X-T1,以典雅的復古造型,配以高性能規格,搶佔高階單反市場的意圖明顯。新機淨機身以僅低於一萬的 HK$9,999 於本周四開售,同時登埸的特大 f/1.2 光圈人像鏡皇 FUJINON XF56mm F1.2 R 定價則為 HK$7,980,感覺頗算合理,下周有售。

賣相先決、復古機身單反感受

近年講起富士,不少人都會即時想到復古,而今次的 X-T1 亦不例外。不過有別於 X-Pro1X100S 等外形參考旁軸相機,今次的 X-T1 反而採用了類單反的設計,EVF 電子取景與鏡頭光軸處於同一方向,務求取景構圖上可造出接近單反的感受。作為一部復古機,X-T1 線條硬朗分明,機身以仿皮包裹,配合具專業感的黑漆處理,遠看的話,確令人易有一部手動單反的錯覺。X-T1 體積只比早前發佈的 OM-D E-M10 略大,不就有接近單反手感的份量(連電池及記憶卡為 440g),原因亦不難理解,主要是考慮到耐用性,機身用上鎂合金外殼,同時為了應付不同拍攝環境,機身 80 個位置並加有密封處理,配合鏡頭可提供防塵、防水滴以及 -10 度工作的性能。

   
   
採用富士的 X-Mount 接環。 採用 APS-C 尺寸的 1630 萬像 APS-C X-Trans CMOS II 。
236 萬點解像 EVF 提供同級中最大的 0.77x 放大率。 機背 LCD 提供多角度取景。
手握位置感覺相當貼手。 機身以鎂合金製造。
機頂右側有快門、測光模式及曝光補償 3 個轉盤。 左側則有 ISO 感光及拍攝模式轉盤。
機背除了一個快速指令轉輪,亦有十字按鈕。 對焦模式選擇。
支援外接閃燈,相機將附送一支小型閃燈 EF-X8。 設有影樓燈同步端子。
支援新一代的 SDXC UHS-II。 SDXC UHS-II 比現有 SD 卡多了一排接點。
支援外置收音。 機底設有對應手柄的電子接口。
採用 NP-W126 鋰電,一次充電可拍攝 350 張相片。 腳架孔略為偏離中軸。

操作夠直接、EVF 自動轉向

X-T1 不單空有復古賣相,操控上亦沿用的傳統單反操作上較直接的精髓。機身前前後後便有多達 5 個機械模式轉盤及 2 個快速指令轉輪,一般設定不需進入菜單已可快速完成,利用機身的快門轉盤及鏡身的光圈轉環,相機可輕易組合出大家熟悉的 P/A/S/M 模式,以快門及光圈都設定為 "A" Auto 為例,便是一般的 P Program 自動模式。

用慣單反的筆者第一時間當然以 EVF 拍攝,想不到 236 萬點解像電子取景細緻之餘,觀景器 0.77x 的放大率亦能直迫全片幅單反,X-T1 另一方面並強調其 EVF 只 0.005 秒的滯後時間,試玩之下畫面在快速移動下亦未有出現「跳格」,流暢度令人滿意。富士有關人員表示,X-T1 其中一種目標用家便是人像攝影師,針對經常直度拍攝,相機的 EVF 便同時引入了界面自動旋轉功能,方便用家檢視各項拍攝資訊,唯一是機背 LCD 未能受惠,廠方未來不妨可透過 Firmware 升級作提升。

8fps 提速、1630 萬像 APS-C X-Trans CMOS II

毫不意外地,X-T1 用上自家新一代的 APS-C X-Trans CMOS II,跟早前的 X-E2 一樣具備 1630 萬的解像,不過最高感光就再擴展一級至 ISO 51200,可見富士於雜訊控制上有相當信心。利用了獨特的 6 x 6 方式排列 RGB 三原色濾鏡,感光元件省減了一般的 Low Pass 低通濾鏡,從而提升解像及色彩還原,富士方面便宣稱 X-T1 有不下於 2400 萬像的全片幅機款的質素。從試拍中,可見 X-T1X-E2 有相約的表示, 影像細緻度、色彩還原等都有相當水準,而高感光甚至推至 ISO 6400,亦有可用的表現。

稱得上高階機,X-T1 同時並於速度作出一定加強,一方面能以 0.08 秒的極短時間完成對焦,另一方面在追焦下亦提供 8fps 的高速連拍。於室內外配合 23mm、56mm 兩支定焦的拍攝中,相機對焦亦可算迅速,只是對比不足下輕微出現搜尋,而值得一提 X-T1 並是現時唯一可支援 SDXC UHS-II 的機款(傳輸速度上限為 312MB/s),以 RAW 連拍為例,寫入便比現時最快 UHS-I 卡快兩倍。

下一頁為 ISO 感光測試、測試相片及菜單介紹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Apple 年初推出古典樂 App ﹐為 Apple Music 服務登記用戶,提供專屬的應用,收聽古典樂歌曲。由於香港管弦樂團成立 50 週年,它們正想將經典的古典... (繼續閱讀)
2 小時前
Panasonic 終於發表現時最強的 Micro 4/3 相機 Lumix GH7,新機結合去年品牌最強相片機 G9 II 的精髓,再結合 GH 系列獨有的拍片 DNA,成為現時同級...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Honda 在 Honda e 停產之後,會不會繼續推出小型電動車呢?我們看見 Honda 在電動車領域的布局相當積極,從 0 系列和「燁」子品牌等計劃就可見一斑...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2500M 或叫 2.5G 寬頻日漸流行,市場上最貴一套可用盡及超越 2500M 速度的 Router 如一套 3 隻等 Netgear Orbi 970,都要索價 HK$19,700。不過,最...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Sony 新一代旗艦機 Xperia 1 VI,主打 85mm-170mm 光學遠攝潛望鏡頭,當中更提供 120mm 長焦微距拍攝模式。不過,近日有消息指,香港與台灣版本的 ...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Canon 終於推出 35mm 的 L 級鏡頭 RF35mm F1.4 L VCM,不但鏡身輕巧,更加入光圈環以滿足拍片用家需要,同時適合影相及拍片兩種用途。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繼 2020 年發表的 EOS C70 和 2022 年的 EOS R5C 後,Canon 在今日正式發表第三款 RF 接環 Cinema EOS 專業攝錄機 EOS C400,定位介乎 EOS C300 Ma...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來自韓國的 Samyang 加入 L-mount 聯盟已經接近一年,當時品牌已經表示會加大推出兼容 L-mount 的攝影鏡頭和電影鏡頭之力度,而他們首支 L-mount ...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與 Toyota、Mazda、Subaru 近日宣布合作開發新引擎不同,Nissan 高層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正處於電動化時代來臨前的過渡期,因此將不再推出新一...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甚麼是集各家之大成?或者用一個較通俗的講法:炒埋一碟?Polaroid 曾經推出的 iM1836 也許是個典型的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