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瀏覽紀錄

Olympus E-P1

你使用過此產品? 發表用家心得
顯示: 1 - 6 (最新發表)
4.4
sabb (1個心得) 於 2010-08-25 22:04:31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外觀設計
功能
操作性能
影像質素
整體評分
優點:
用開單反其實初上手對D制都有D陌生
不過其實ep1本身auto已經好夠用
d色好出.同本身現實有d似
防震.呢個真係最主要原因. 影完d相真係張張要得返
iso. iso可用性都幾高.本身機身測光都做得好足~
缺點:
可能因為機身物料問題. 用多一陣會有熱既感覺.
至於內閃.vf問題.
我本人其實都唔覺得重要.影響度極低
評價:
我係女仔係用開DSLR既大機40D.450D.D40X等等好多都用過.
因為工作既需要.大機帶得多.條腰骨開始頂唔順.
把心一橫想玩老鏡就轉EP1.
機身實在太令仔.不得了. 雖然都出左一段時間先入手
不過我覺得係值既! ep1唔可以講有100分既完美
不過佢絕對有100分既值得擁有!
Olympus 成功之作!
4.5
icewalker3 (8個心得) 於 2010-03-08 17:04:17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7 個月)
外觀設計
功能
操作性能
影像質素
整體評分
優點:
- 靚仔,個人覺得市面無其他機比佢靚
- 機身質感好
- 輕巧,帶住周圍去都好方便
- ISO 抑燥好,個人覺得1600都可用
- 顏色好靚,較自然,OM藍天顏色特別靚?
- Art filters好好玩,連帶拍video都可用,勁正!
- 720p@30 HD video
- 有大量用家設定可自行設定;如轉盤方向、
- 有電子雙向水平儀,好多入門至中級DSLR都無
- 人面對焦比C記同N記既DSLR好同快,仲有DC仔既人面柔膚功能
缺點:
- 無內閃
- 對焦慢
- LCD解像低
- M4/3而家得少量鏡頭可用
- Video有輕微Jelly effect,一般使用無問題,高速移動較明顯
- 想對價錢較貴,比Canon 500D kit更貴
- 不能配EVF
- 新款E-P2有新Art Filter,舊款E-P1竟不能從Firmware更新而用到... 傷心...
評價:
靚仔、輕便、好玩!
想要一部比DSLR輕便,但又有高質素影像既相機;Micro 4/3絕對係不二之選!
好多時候都見到想影既野,但我真係做唔到日日帶住部DSLR響身邊,
又或者有時出去玩,但唔係主要去影相,又相影到有質素既相,M4/3既出現真係幫到手。
先以單反用家角度去睇:
M4/3既相片質數同低至中dslr比,絕對唔輸蝕!ISO去到1600都完全可用,1200萬像對我黎講好夠用,
連拍甚至快過Canon 500D少少,不過我好少玩連拍,
對焦的確係慢左d,尤其室內唔多夠光,
但操控係無單反咁敏捷,始終無OVF係無咁人機合一既感覺!
如以DC仔角度去睇:
配合17mm 2.8好細好簿身(71g),加埋E-P1真係同部DC仔差唔多,仲有得玩柔膚、針孔、復古風等!
對比我另外買既14-45 zoom,真係各有各好,14-45(即135既28-90mm)雖然係zoom kit,但真係唔失禮,色靚又幾sharp,最正可以縮到好短收埋!
呢部E-P1的確係將DC仔既輕便、玩樂性同DSLR既高質量結合而成,雖然對焦慢,但真係好好玩,好方便,好靚仔!我用得好開心!
5
etconst (2個心得) 於 2009-12-21 04:06:3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外觀設計
功能
操作性能
影像質素
整體評分
優點:
外形參照Olympus-Pen 135機復刻, 夠型格, 有別於所有的數碼相機.
它的老本, 在mirco four/third 範疇內, 非新進Panasonic 所能擁有,
比他們在相機展時發表的原型機好得多, 可用驚為天人來形容.
缺點:
相機未開售前, 已在大阪率先試用樣板機, 當時已經認定了PEN-1是
我的必買的相機, 回港後, 參考了多個試機報告及各網友的用家心得,
對相機的各性能已瞭如指掌, 再經苦候了半年才入手, 如此準備充足
去購買任何一件產品, 都不應提出缺點. 就是有, 亦是已在接受範圍
之內.
評價:
在80年代, 香港的汽車以1公升, 1.2公升, 1.6公升容量最為普遍, 其
後政府為減少汽車的數量, 大幅增加牌照費, 又以汽車的容量來分級收
費, 超越1.5公升的便要繳納多近一倍的費用, 故便衍生了大量的1.5
公升車種, 而1.6公升的車種則絕無僅有. 但有資深人士告知, 1.6公升
的車種, 表面上與1.5公升車種祇相差100cc, 但在汽車發展模式的基制,
它們已是相差了一個級別的了. 要真正比拼時, 1.5公升的實難望其背項.
為什麼談相機, 會拉扯到汽車的身上去? 因有評論把PEN-1形容為半專
業機, E-ZONE更把它納入DC欄內, 但我可告訴大家, 他絕對是一部1.6
公升的相機, 也是一部為我(們)度身訂造的相機, 他祇比DC大不了多少!
3.9
stevenkhsiu (3個心得) 於 2009-12-16 14:15:47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外觀設計
功能
操作性能
影像質素
整體評分
優點:
-外型討好,加埋皮套同皮帶真係靚,簡直愛不惜手;
-相片風格方面功能超強,一部 "lomo snapper" 同 "low b dslr" 混合體;
缺點:
-手感麻麻,單手渣有D想跌既感覺;
-noise control 真係唔好提,暗dd既環境諗住用iso800,點知都noisy,再試iso400,勉強,再試iso200,okay;打電話去CS,佢地話係正常,有一日經過longham上去CS睇其他野順便問埋noisy問題,證實如果要滑d,建議用iso200;
-14-42 kit ken已經頭重尾輕;
-control interface 超 un-user-friendly
評價:
開心! 復古look,鍾意佢外型輕巧(比起dslr),令我更加想乜叉都影,自從用dslr後snap shot習慣已經慢慢消失,而家重拾呢種即慶既興奮! 突別係最近晌商場見到不論男女老幼都對住聖誕裝飾 dslr 當 snap shot 係咁影時,(甚至前日見到有個哥哥用支長過前手臂既紅圈白鏡去影一個室內摩天輪bear bear,仲要行到9里咁遠影) 我就覺得:Pen - 感覺清新~
3.2
matsuo (2個心得) 於 2009-12-13 21:39:41
不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3 個月)
外觀設計
功能
操作性能
影像質素
整體評分
優點:
*覆古靚仔;
*輕巧;比起大部機佢真係無時無刻都可以拎出來影相成部DC仔咁.
*支KIT 17mm真係唔錯;
*有好多ART可以玩;
缺點:
*無電子觀景窗
*去到好大太陽或者夜晚戈陣個MON會有好多NOISE;搞到構圖困難;
*想買負廠鏡但要換唔同既接環,唔方便;
*就算真係買左接環換左其他鏡,頭重腳輕,不雅觀唔緊要,係影相戈陣唔方便;
*個底戈度好易卡花,係因為個造料問題;
*好快無電,影3個鐘即刻無電;
評價:
去左一次上海,比起我個FD既大機的确我羅部機出來影相既機會比佢多,但當夜晚影相戈陣構圖真係好困難,日頭影戈陣還好個MON仲可以控制到,原先以為EP-2個電子觀影窗EP-1都可以用,但原來唔得,個心即時DOWN左,即刻放左佢,入番部500D先(新手來)。
4
sinkumiwa (2個心得) 於 2009-11-08 03:10:40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個月)
外觀設計
功能
操作性能
影像質素
整體評分
優點:
1. 外形輕巧,方便帶出街
2. 除了萬能插座外,加上機身防震可以令好多舊鏡復活
3. AF自動對焦後,可以放大再手動微調
4. 自動除塵,這個今時今日更換式相機必備
5. ISO1600可用,平時去到ISO800都非常可用
6. 自動白平衡有心思,唔需要下下手動
7. 直出JPG非常可靠,已經做了除雜訊及一般微調,唔洗再搞一大輪
缺點:
1. 個LCD mon顯示麻麻地,不過比之前啲OM好
2. AF始終都係慢,手動重快過佢。暗位對焦唔洗講,同其他廠一樣好多時對唔準
3. 機身防震唔係自動set距離,要自已下下手動set,好唔方便。(唔明白點解連原廠鏡都唔識auto)
4. 無EVF,搞到日間陽光充足既時間,對焦會變得困難
5. 無內閃 (不過本人少用,所以可有可無)
6. 拍片無自動對焦,下下要自已按掣追焦,有點不方便
評價:
本人是等GF1發售後,經過考慮後才購入E-P1的。原因是用這類機種都是求方便為主打,GF內閃燈GN值只有6,而且機身閃燈本身太低,影相好多時會比支鏡身個影遮擋,況且又少用。其次是收光圈時,快門變慢的話,機身防震一定可以幫到你,若然話帶腳架的話,就不是方便了。再者見到直出JPG的效果,更不需要再費神。
自從入了E-P1之後,可能是重量及大細關係,好多時都會放在工事包內,一有時間就會盡量去用多啲。而且有些突發事件,亦可以方便用來進行記錄,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再者以後幫人拍照,亦變得更加輕鬆愉快,同時亦希望這段心得可以對想加入M43的朋友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