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坊的最後手記《上》

觀塘歷史簡介

       位於九龍東的觀塘,是香港最早發展的新市鎮之一。開發前的觀塘是一片鹽場,屬「官」府擁有。每當鹽場注滿海水後,看起來就像一個池「塘」,「官塘」之名亦因此而來[1]。

       五十年代初內地大量移民來港,逼使港英政府開發新市區,以應付急遽膨脹的人口。當時觀塘道一帶只有小山丘,加上原居民較少,開發相對較易,政府遂決定於1954年發展觀塘[2]。

1958年的觀塘。圖中可見已填海的部份(相片來源﹕香港公共圖書館)

       最初觀塘是根據「衞星城市計劃」的概念來發。計劃期望能將觀塘建設成一個可「自給自足」及「均衡發展」的新社區。當時政府把觀塘道以南的空地劃為工業區,以提供就業。觀塘道以北的地方則用作興建住宅及學校。為了方便居民到工業區上班,政府便把裕民坊定為市中心。這裏不但商舖林立,還有大量巴士及小巴的路線來往觀塘各屋邨。直至今天,裕民坊依然是觀塘區的交通樞杻。

 

位於觀塘工業區內的鱷魚恤廠房。(相片來源﹕香港公共圖書館)

       半世紀後的觀塘市中心,區內大部份建築物早已殘破不堪,衞生條件惡劣。由於維修費用高昂,加上保養困難,市區重建局於是在2007年啟動觀塘重建計劃,以改善區內居民的生活質素。重建項目的範圍東至協和街﹑南至觀塘道﹑西至康寧道及北至物華街。加上月華街的地盤,重建面積約5.35公頃[3]。

觀塘與我

      我不是在觀塘長大,工作的地點亦離九龍東很遠,這區的重建可說是與我互不相干。然而經過石硤尾邨及牛下的清拆,我卻意識到舊區是構成香港歷史的重要部份。於是在三年前,我參加了《光影作坊》舉辦的「觀塘社區重建」攝影計劃。我希望透過親身接觸,嘗試用影像來記錄這個已「生存」了超過六十年的社區。

      還記得第一次在「觀塘市中心」的巴士站下車,眼前整條小路滿佈一輛又一輛的小巴,準備接載居民往返不同的屋邨。等候小巴的位置貌似昔日唐樓的「騎樓底」。

在這條小巴路上,你會發現一些「騎樓底」下掛滿了塑膠水喉,而小巴路上亦會有單車經過。這些有趣的元素,在光影的襯托下形成鮮明的影像。

      沿小巴路向同仁街方向行走,經麥當奴轉入裕民坊。映入眼簾的建築物大多建於六十年代,用「五十年不變」來形容就貼切不過。

      漫步裕民坊,看到路過渣打銀行的行人都好像垂頭喪氣,沒精打采似的。走在前面的街坊,是否因為裕民坊的重建而拿着行李黯然離開?

      再向前行,在馬路的盡頭見到一名馬迷正在聚精會神地「刨馬經」。康寧路的馬會就在對面。看來我已由西至東橫越了重建的範圍,是時候「北上」了。

      穿過裕民坊休憩公園,是101的巴士總站。「這裏我有印象。」記得十多年前,我曾經與朋友在此「共渡一宵」(不要誤會,是「宵」夜個「宵」……)。昔日巴士總站一帶入夜後總是人頭湧湧,市民都喜歡聚首在此,一邊食宵夜一邊喝啤酒。今晚這裏是否像往時般熱鬧呢?「先生,不好意思……」看來我太過用神追尋久遠的回憶,並沒留意身後新南苑的伙計正為晚市的「亮燈儀式」作準備。可惜我和他都知道,這一帶屬於重建範圍,政府很快便會派人來收地,店舖將要關閉,食客從此又少了一個聚腳點。(註﹕新南苑已於2013年遷往牛頭角街市。)

      走入仁愛圍的休憩花園,抬頭望着依然矚目的「銀都」戲院。雖然已沒有新戲在這裏上映,但我認為裕民坊仍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大舞台。你看,附近的建築物雖已十室九空,但街道上依然如舊日般熙來攘往;有的途人也許是這裏的舊街坊;有些可能每天都要在這裏「轉車」回家;亦有人可能和我一樣,到裕民坊只是為了用相機作最後的記錄。《待續》

 

參考資料

1.   觀塘區議會,吃喝玩樂在觀塘 – 「觀塘攻略」

      http://www.kwuntong.org.hk/tc_submain2.htm

2.  香港掌故之觀塘重建話當年

     http://forum.ourradio.hk/viewthread.php?tid=21351

3.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http://www.ura.org.hk/media/976288/public-engagement-report-for-road-closure.pdf

Chris Kwok 的其它文章
告別大坑西 Chris Kwok 2024年3月15日,本應是大坑西清場的期限。但當晚所見,仍有十多戶還未遷離。 在此為這個特別的屋邨留下最後光影,祝福所有居民都能獲得合適的搬遷安排。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兄弟「銅」心 、「炳」承傳統 -- 炳記銅器 Chris Kwok 十多年前,我獲贈一本名為《街坊老店》的紀實攝影集。適逢那時候,我參加了由「文化葫蘆」舉辦的油麻地導賞計劃。為了在帶隊時講解更清晰,並加深自己對這區的認識,我經常拿着攝影集拜訪區內老店的負責人,藉此聆...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漫步石硤尾大坑西 Chris Kwok 近年興起城市散步。不少年青人、攝影師、文化工作者及普羅大眾,閒時遊走各大小社區,以漫步的形式來重新探索變化急速的香港。公共屋邨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當中更有不少設計獨特的大廈,如圓柱形的勵德邨、錯層式...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皇」「室」回憶錄 (下) Chris Kwok 每年踏入12月,是一眾「英皇仔」努力播種後收成的月份。     為表揚在上個學年於學術、運動或音樂等範疇有傑出表現的學生,母校會在12月的Speech Day舉行頒獎禮。踏上禮堂的台階,接受校長授予的證書,應該是...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皇」「室」回憶錄 (上) Chris Kwok 說起皇室,大家或會想到歐洲各國的皇族。然而筆者只是一個普通的地道香港人,又沒有皇族血統,對於「皇室」我又有何回憶可言? 年輕時我曾在「皇」「室」生活,而且一待就是7年。這正是我的母校,英「皇」書院及...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弘法大會 -- 2023年佛誕節吉祥大會 Chris Kwok 香港佛教聯合會每年舉辦「佛誕節吉祥大會」,讓市民從參與各種活動中,追尋生命的真諦。 繼西方寺後,能再為佛聯會的活動進行拍攝記錄,實在感到十分榮幸。吉祥大會舉行的地點為紅磡體育館。除我和另一位同工外,... (繼續閱讀)
「香港情味」師生攝影展 Chris Kwok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素以聞、思、修(學習、反思和實踐)的方法,啟發同學本有的智慧。 我們相信帶領學生遊走社區,讓他們接觸不同的人和事,能加深他們對香港的歸屬感。觀賞舊屋邨的設計、喝一杯絲襪奶茶,或是品...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徙廈回憶錄最終章 -- 再會,石籬 Chris Kwok 怎樣的城市,便有怎樣的建築。 建築可反映一個城市在某時期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了解建築背後的設計理念,有助我們一探當年的社會環境。 我手影我心 香港是彈丸之地,寸金尺土人所共知。身處這地,我們對於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