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後遇上九十前 ─ 鐵路博物館人像拍攝記

得知小弟有意選點位於大埔的香港鐵路博物館拍攝人像,朋友傳來Whatsapp 提醒,博物館部份正在維修之中。為保證拍攝能夠順利進行,拍攝前的個多星期,特意前往視察。

視察當日天色晴朗,一如朋友所述,部份展區暫停開放,連極具代表性的,又名亞歷山大爵士號的51號柴油電動機車,亦被暫時封存。眼見如此狀態,退堂鼓已隱約敲響。但既然一場來到,即管到處看看,反正之前到此一遊,已是多年之前了。況且,這博物館展出的幾節歷史車廂,對曾經乘坐的人而言,總能帶回歷久常新的回憶。相反,對未曾乘坐過的人而言,除了從可以那些古老的外觀及物料,依稀地嗅到懷舊氣味之外,實在難以想像鐵路電氣化前後兩代列車版本的天淵之別。

可不是嗎?九十後的讀者們,可曾想過列車通過隧道時車箱會漆黑一片、濃烈癈氣從窗外撲面而來?可知道車卡的上落梯級與連接通道,是那樣驚險的非密封式,並且行車時也可以坐滿了人?還有那在車箱中叫賣的小販、像特警般從車外爬窗而入霸位的乘客,以及那放置於路軌之上,被駛過的列車壓至面目全非的硬幣 ……。這一切,隨着九廣鐵路於上世紀80年代初,分階段完成電氣化之後,便徹徹底底地在香港這片土地上消失。過程中,大埔墟火車站於1983年遷至現時的位置,舊站隨後被列為法定古蹟,並修建成為鐵路博物館,於1985年正式開放。

不妨坦白,以上關於博物館的發展概略,是小弟從網上抄回來的。事實上,對一位歷史文盲而言,即使身處歷史車廂之中,除了回憶之外,就只有想像,那來這麼多年份的細節。而當天想像的,主要就是車廂中的拍攝。包括是否適宜拍攝、如何拍攝,以至是否有足夠的場景,滿足攝影班同學的拍攝需求。

拿着相機在車廂中左穿右插,假設着模特兒擺甫士的位置、留意着可能存在的獨特拍攝角度 .....。左盤算,右思量,卻依然有未有十足把握。擔心的是,若然拍攝當日維修的部份尚未從新開放,而剛好又遇上天氣不佳,可供方便拍攝的,可能就只有這幾節車廂。直至留意到那個貨卡車廂中的光影,頓然靈光一閃:沒問題,模特兒配上這幾節車廂內的光影,已足夠拍上兩小時。

dcf-travel-img-34997

dcf-travel-img-34998

主意拿定,聽天由命。拍攝當日竟然真的下起大雨,但那又有甚麼問題呢?車箱中的光線雖比晴天明顯暗淡,然而光質不變,依舊迷人。九十後的女生、九十前的車廂,以數碼年代的相機,拍攝數十,以至一百年前的老爺車卡,時代的差距,此刻彷彿只有零距離。無論是眼前景象,還是儲存到記憶咭中的影像,竟然都似曾相識。── 全因為車廂中的回憶,曾經有過這樣的光、這樣的影。

光影,再一次展現永恆的魅力!

dcf-travel-img-34999

dcf-travel-img-35000

dcf-travel-img-35001

dcf-travel-img-35024

dcf-travel-img-35003

dcf-travel-img-35004

dcf-travel-img-35005

dcf-travel-img-35006

話時話,有沒有留意到上面提及的51號「柴油電動機車」?一路以來,只知道那是以柴油作為燃料的火車頭。又柴油,又電動,莫非當時已流行 hybrid vehicle?一查之下,果然如此。原來這種機車是以柴油推動發電機,再以電力推動機械裝置運行。沒料到一次人像拍攝,糾正了小弟數十年的錯誤認知。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首頁推介
城荷體統 攝光寫影 .6 月 20 日 六月初的某天,下午一時,驕陽似火。 站在城門谷公園最底層池塘的旁邊,彷彿感覺到有人正在用蒸汽熨斗熨衣服;又濕又熱的氣息,瀰漫四周。一時手癢,拿出機背屏幕取景器,嘗試用那放大鏡聚焦陽光,看看能否燒着地...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天賜塱原。早餐 A 攝光寫影 只是去年,望中猶記,噏耷荷花路 …… 近幾年,香港境內荷塘的狀態每況愈下,好幾處曾經的風姿卓約,花開變得千瘡百孔,慘不忍暏。承接去年頽勢,本以為今年難寄厚望,沒料到天賜塱原,為本地荷花挽回不少聲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從法則到原則 ( 四、探美尋源 ) 攝光寫影 前面三回,分別介紹了甚麼是美學原則、美學原則的常見版本,以及美學原則超越視覺的特性。為免流於齋講天下無敵,本回分享一些應用心得。 心得不多,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搞清楚美學原則的各個項目所指為何。但正如在... (繼續閱讀)
深水埗。再定義 攝光寫影 「可以先由你建議想拍的題材造型,我儘量配合。」 把自己說得萬能一般,甚麼造型風格也可以信手拈來,實情是因為與 Joey 未曾合作,無從建議。沒多久,便收到傳來的兩幅參考樣板。第一幅,黑白相,似是在中環舊最... (繼續閱讀)
荷光初現 攝光寫影 彷彿時空錯亂,初夏的荷花,竟然遇上秋季的天氣。碧空如洗,清風送爽,縱使烈日當頭,卻是汗不沾衣,更大的驚喜,是用不着噴蚊怕水;在香港拍攝荷花,從未如此舒適過。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去年開放之後的首個夏...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從法則到原則 ( 三、色光形意 ) 攝光寫影 前文介紹過美學原則幾個常見版本,並列出當中包含的項目。按常理,接下來應該解釋項目細節。然而相關論述網上多的是,讀者只要隨便搜尋便可找到一大堆,反而應用方面的討論,卻是絕無僅有,有見及此,先談應用。 ... (繼續閱讀)
從法則到原則 ( 二、美學原則 ) 攝光寫影 超然物外!上回簡單介紹過形式美,並以節奏為例,展示形式美獨立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特質。此外,亦提到除了節奏之外,合資格稱得上形式美的,還有好幾種東西,而且眾說紛紜,不同派別會有不同的選擇。然而選擇雖異...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從法則到原則 ( 一、形式美 ) 攝光寫影 談構圖,小弟總是對坊間流行的幾招構圖法則,表示不以為然,有時更會狠批一番。然而靜心反思,這並不公平,因為錯不在法則。 認識某事某物,從簡到繁,逐步了解,是正常程序。例如中小學教科書,電子都被形容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