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交織 @ 南豐紗廠

從荃灣地鐵站A出口步行前往南豐紗廠,先要走過通往愉景新城的一道長長的走廊。這長廊,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十多年前經常走過;陌生,是現在的裝潢比以前華麗得多。

曾經有過好幾年,工作地點在荃灣,從地鐵站步行上班,走的正是這長廊。偶爾自駕上班,亦會把車泊在愉景新城的停車場。還記得那一天,大概是晚上九時許吧,偌大的商場,竟然只有行人三數。匆匆交付停車場費用,走進升降機。門關上了,肯定自己是唯一的乘客,竟然情不自禁地舒一口氣。驅車出了停車場,在紅綠燈前停下,朝旁邊的巴士車廂瞥了一眼,空無一人。那是2003年春天,沙士肆虐的日子。

穿過愉景新城,途經幾道有蓋行人天橋,便走到無遮無掩的街道。天正下着雨,但人懶冇藥醫,不超一百米的距離,除非是滂沱大雨,否則,小弟是不會輕言舉傘的。快步走到南豐紗廠,走進室內,些微濕潤的T裇遇上冷氣,比齋啡還要提神。環顧四周,只見活化了的廠房,與之前網上所見的,或者拍友上載群組的,大相徑庭。連忙退出門外,左右細看,一再確定沒有去錯地點。重新返回室內,圍繞大堂還未走上一圏,主意已經拿定:黑白演繹。因為這燈、這光、這影、這氛圍,都適宜黑白。

dcf-travel-img-35843

dcf-travel-img-35844

dcf-travel-img-35845

去年曾在本欄發表《 是非黑白》一文,粗略介紹過黑白與彩色攝影之分別,然而當中提及的只是拍攝效果。其實要拍好黑白照片,除了要注意拍攝與後製之外,拍攝之前的選材亦相當重要。因為,並非任何場景都適宜以黑白演繹。

dcf-travel-img-35846

dcf-travel-img-35847

▲ 就此個案,彩色明顯比黑白優勝。

要判斷某場景是否適宜以黑白演繹,並不困難。基本原則是善用資源。任何場景,若然撇開複雜的非視覺元素,餘下的視覺資源離不開三項:形狀(包括線條)、色彩、階調。色彩吸引而不用、形狀明顯而不顧、階調豐富而捨棄,都是浪費資源。明顯地,去除了色彩的覊絆,黑白更能使作品聚焦於形狀與階調。因此,舉凡形狀突出、階調豐富的場景,都適宜以黑白演繹;若然當中本來就沒有太多的色彩,那就更加適合不過了。而當晚紗廠中展現的景像,大都屬於此等類型。

dcf-travel-img-35848

dcf-travel-img-35849

或者是受到某些黑白大師影響的緣故,很多人拍攝黑白,都偏向表現強烈的反差。有時反差之強,令人側目,不敢正視。然而筆者之見,除特殊表現需求之外,反差的控制應該因材而異。形狀主導的,不妨調高反差;階調豐富的,則不應盲目追求反差以至失去階調。簡而言之,善用資源的基本原則不變。

dcf-travel-img-35850

dcf-travel-img-35851

▲ 形狀主導

dcf-travel-img-35852

dcf-travel-img-35853

▲ 豐富階調

除視覺元素之外,我們亦可從效果營造方面來衡量是否適宜採用黑白演繹。須知黑白照片雖然欠缺色彩,卻依然可以運用高、低色調來表現氛圍與情感。而當中又以運用低色調表現深沉、憂鬱、神秘等方面別具感染力。這種獨特效果,在一些包含人物、主體、像徵、內容的照片之中,往往更容易展現出來。

dcf-travel-img-35854

dcf-travel-img-35855

dcf-travel-img-35856

dcf-travel-img-35857

 

拍攝後記

這次南豐紗廠的夜攝,說是百分百不似預期絕不誇張。首先,事前完全沒有考慮過以黑白演繹。其次,從沒想過這開幕才半年的藝文地標,入夜後竟然是這樣的冷清:打烊的店舖、半關的卷閘、餐廳中孤單的顧客,以致昏暗無人的平台花園……。有道是相由心生,情景的共鳴,使這輯照片趨於低調。後製時,影像由彩色變為黑白,調子更加深沉,不禁又再度回憶起2003年的春天。

但這明明是2019年的夏天呀!感覺,為何竟是如此蒼涼?!

dcf-travel-img-35858

 


相關文章 -
無添加夜燈人像 @ 南豐紗廠
是非黑白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廣褔英雄頌 攝光寫影 .2 日前 一橋兩端,木棉三數;千百英雄,福田廣種。 從吐露港公路北上,左轉支路接大埔道,便進入了大埔市中心的邊陲地帶,就在廣福邨對開,一道行人天橋橫跨公路飛架,橋的兩端,各有幾株高大的木棉樹,碩大火紅的木棉... (繼續閱讀)
光色形物。用光小記 攝光寫影 .3 月 6 日 畫素描,碳筆怎用?揀選適當硬度的碳筆,用鉛筆刨或刀片,削出筆芯就可以。畫水彩,畫筆怎用?揀選適當大小的畫筆,醮上顏料加點水,塗上畫紙便OK。拍照片,光線怎用?揀選適當的光線 ……。這個似乎並不那麼容易...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蘋果。AI。扮國畫 攝光寫影 .2 月 25 日 蘋果、AI、國畫,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有助說明如何以攝影作品呈現「中式詩情畫意」。 過年之前,小弟撰寫拙文《上善若水,北區有園 ─ 中式畫意》,不知有心還是無意,標題只提畫意,略去詩情,結果就是講一半唔...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幽谷仙鐘。依乎天理 攝光寫影 十八比六,當中可有玄機? 拍攝照片,小弟偏愛使用橫幅,這可能與多對電腦屏幕有關。然而日前於沙田坳十二笏拍攝吊鐘花,選出交差的二十四幅功課之中,直幅數量是十八,橫的卻只是六。到底是甚麼特殊因素,至使...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加減乘除。港系花攝 攝光寫影 一語中的! 没料到最能表現港系花攝技藝精髓的一句,竟是由她道來。 她,是茱莉亞·羅拔絲。沒錯,就是電影《風月俏佳人》裡面那位 pretty woman,後來憑演出《伊人當自強》奪得奧斯卡女主角奬的著名演員 Julia ...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上善若水,北區有園 ─ 中式畫意 攝光寫影 冬春交替(1),頂白跟紅(2);上善若水(3),北區有園(4)。 【注釋】 1、冬末春初之時。 2、冬末紅葉,以及諸如梅、桃、櫻、李等冬春名花,即使色彩濃淡不同,色相略有差異,但基本上都是非紅即白;頂白跟紅,意指這...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遙知不是雪 ─ 嘉道理白梅 攝光寫影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每次拍攝白梅,都會想起這王安石的詠梅詩句。然而即使遠望枝頭點點亮白,即使嗅不到暗香,也絕不會聯想到是雪,因為這裡是香港,降雪記錄絕無僅有。 每年農曆年前後,嘉道理農場都...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五、入射光與反射光 ) 攝光寫影 再談曝光,轉眼來到第五篇。之前四篇,討論內容都關乎曝光理論,雖不算深入,卻都是基礎。然而世事奇妙,愈基礎的東西,予人的感覺愈離地。為免堅離地,本篇整合前文的理論基礎,送上些貼地實用的東西。 考慮以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