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續水鄉情

那個晚上,我夢見似曾相識的色彩繽紛。

dcf-travel-img-37201

夢境中,彷彿重遇昔日醉人光影、紛亂線條 ......,當然還有那如火的落日。

dcf-travel-img-37202

dcf-travel-img-37203

dcf-travel-img-37204

沒錯,夢中所見的,是大澳,那靜處於大嶼山西邊角落的水鄉。然而發夢冇咁早,所說的夢,其實只是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曾有過一段日子,經常到大澳拍攝。喜愛的,除了光影線條落日之外,還有那樸素民風、水鄉情懷。那時候,龍田邨只是第一期,周圍仍是大量古舊的棚屋。沒有行人橋,只有橫水渡;小遊艇沒有馬達聲,只聽得到「依吖」的搖櫓,以及伴隨着小艇搖搖晃晃,一波接一波溫婉的浪濤 ……。

回憶湮遠,不覺間,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之後,雖曾數次走訪大澳,但都是和家人及朋友的一般旅遊,若以純粹拍攝而論,可說是此調不彈久矣。

相隔多年,大澳的變化當然不小。尤其是近巴士總站一帶,全然淹沒了昔日的痕跡。或許是潛在的懷舊心態,甫到埗,很自然地朝龍田邨旁邊方向走,因為從前的拍攝也多數採取如此路線。

手上的相機雖非高檔,但相比當年使用的全手動菲林機 FM2,先進程度,可以用隔世二字來形容。然而型號不同,品牌依舊,仍是 Nikon。而一脈相承的,除了相機牌子,還有拍攝題材的偏好。就在龍田邨附近開始,穿梭於狹道棚屋之間,拍攝了以下的照片。取材、風格,依然故我。對小弟而言,大澳的人文景觀最為吸引。

dcf-travel-img-37205

dcf-travel-img-37206

dcf-travel-img-37207

dcf-travel-img-37208

dcf-travel-img-37209

dcf-travel-img-37210

dcf-travel-img-37211

dcf-travel-img-37212

dcf-travel-img-37213

dcf-travel-img-37214

dcf-travel-img-37215

回想當年,從沙田到大澳,需要先車後船再轉車,單程大約三個小時。無懼舟車勞頓前往拍攝,除了景觀吸引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事緣在那連串拍攝的首次,發現近坑尾的一道橋堤頗具韻味,拍了些照片。但沖印出來之後 (沒錯,要沖印之後才有嘢睇;當時拍的是幻燈片呀),覺得不大滿意,打算隔週前往再拍。不料卻遇上颱風,被迫押後,到再訪之時,橋堤已被大水沖毁。自此之後,「欲留還去」這四字詞語,便經常在腦海中縈迴。

大澳的棚屋水道,景致如詩,晚霞落日,風光如畫,無疑都是攝影人的心頭好,到大澳,當然希望拍得到美景。但以當年小弟的拍攝心態而論,趁景物尚未消失之前,留住光影記錄,同樣重要。因此,每次出動拍攝,菲林的消耗,以業餘標準衡量,可說是絕不吝惜。記得有次拍攝途中,聽到附近一位村民對身邊的同伴說:「呢個 X X,乜嘢都影!」

「乜都影一餐」,本來就是攝影人的特性。只是在大澳,因為題材景觀的獨特多樣,攝影人來到這裡,「乜都影」特性更容易被誘發,更加表露無遺。

dcf-travel-img-37216

dcf-travel-img-37217

dcf-travel-img-37218

dcf-travel-img-37219

dcf-travel-img-37220

dcf-travel-img-37221

二十多年的光景,轉眼便已消逝,更何況只是數小時。半個下午的拍攝,只粗略地覆蓋了太平街附近的小部份棚屋區,來不及把眼前所見對應回憶中的景物,太陽已漸西下。棚屋夕照,如鏡水映,別夢依稀。

dcf-travel-img-37222

dcf-travel-img-37223

dcf-travel-img-37224

dcf-travel-img-37225

黃昏日落總有永恆的魅力,任何人都難以抗拒,分別只在於你選擇如何欣賞。這一回,我選擇了退居二線,放棄完整的鹹蛋黃,以換取更為豐富的前景,以及更多的清冷色調。

dcf-travel-img-37226

dcf-travel-img-37227

dcf-travel-img-37228

dcf-travel-img-37229

拍過日落,太陽完全消失於棚屋之後,才返回大街,轉到橫跨涌口的行人橋上。遙望遠方,餘輝漸褪,暮色漸濃,不覺撫機自問:相隔超過四分一世紀,水鄉情緣再續,手中的相機,可會譜寫出不一樣的光影樂章?

dcf-travel-img-37230

 

相關文章 -
河北 @ 水鄉大澳
夜靜 @ 水鄉大澳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二、平亂有道】 攝光寫影 .4 日前 前回提及,康樂公園的荷塘相當細小。然而別小覷規模丁點,荷攝常遇的不利因素卻是一應俱全。何謂不利因素?各花入各眼,各人心目中的不利因素未必相同,對小弟而言,主要歸類為二:一、雜亂;二、不配。雜亂不用多...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一、地點 & 器材】 攝光寫影 .8 月 9 日 既曰兼讀,荷塘選擇不論好醜,只求就手。粉嶺康樂公園本來就是個小型公園;公園細,荷塘更細,康樂味濃,每天早上拍攝時段,都有幾位年長女士在亭中邊閒談邊晨運 (唔想用大媽一詞,感覺略帶貶意)。「面面髪梳,梳...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序】 攝光寫影 北上成風,本地掏空。自從 COVID 疫情過後,不同行業的生態都有明顯變化,小弟的理論網課首當其衝,遭遇斷崖式下滑。有見生意淡薄,又不懂賭搏,而屋企附近就有間 IVDC,於是的起心肝扮好學,揀了個 ERB (Employe...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新田舊塘。綠葉紅荷 攝光寫影 曾幾荷時,小弟拍荷首選新田荷塘,喜歡那份自然質樸。但自從幾年前池塘經歷颱風山竹一役,以及旁邊加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之後,新田夏荷的狀態明顯一年不如一年。本以為這裡的荷花從此一蹶不振,沒料到今年夏天,竟然...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城荷體統 攝光寫影 六月初的某天,下午一時,驕陽似火。 站在城門谷公園最底層池塘的旁邊,彷彿感覺到有人正在用蒸汽熨斗熨衣服;又濕又熱的氣息,瀰漫四周。一時手癢,拿出機背屏幕取景器,嘗試用那放大鏡聚焦陽光,看看能否燒着地...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天賜塱原。早餐 A 攝光寫影 只是去年,望中猶記,噏耷荷花路 …… 近幾年,香港境內荷塘的狀態每況愈下,好幾處曾經的風姿卓約,花開變得千瘡百孔,慘不忍暏。承接去年頽勢,本以為今年難寄厚望,沒料到天賜塱原,為本地荷花挽回不少聲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從法則到原則 ( 四、探美尋源 ) 攝光寫影 前面三回,分別介紹了甚麼是美學原則、美學原則的常見版本,以及美學原則超越視覺的特性。為免流於齋講天下無敵,本回分享一些應用心得。 心得不多,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搞清楚美學原則的各個項目所指為何。但正如在...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深水埗。再定義 攝光寫影 「可以先由你建議想拍的題材造型,我儘量配合。」 把自己說得萬能一般,甚麼造型風格也可以信手拈來,實情是因為與 Joey 未曾合作,無從建議。沒多久,便收到傳來的兩幅參考樣板。第一幅,黑白相,似是在中環舊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