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原,more than 打雀天堂

相信為數不少的人,最初知道塱原這名稱,是因為2000年的「九廣鐵路落馬洲支線事件」。當時的九廣鐡路公司(後來與地鐵合併成為今天的港鐵)計劃興建落馬洲支線,以舒緩羅湖站漸趨飽和的流量。支線的塱原路段,原設計為高架鐵路,後遭環保團體極力反對,最終改以鐵路隧道方案完成,塱原濕地生態環境得以保留。

伴隨該事件產生的良性副作用,塱原的生態保育備受各方關注,並在保育團體配合政府保育政策的推動下,逐漸變成了人所共知的雀鳥天堂。雀鳥多,愛好拍攝雀鳥的拍友當然亦聞風而至,於是,塱原亦成為了「打雀」天堂。踏入秋冬候鳥季節,每逢週末假日,在這一帶的農田池塘,鳥攝的人比務農的還要多。阡陌之上,鮮見荷鋤的農夫,扛着腳架長炮的拍友倒是不少。

動輒數萬元的長焦鏡頭,安放於穩如泰山的重量級腳架之上,那氣勢,好比蓄勢待發的獵鷹;併發出來的「器場」─ 器材力場 ─ 之強,足以令不少只有普通裝備的拍友望而生畏,不敢踏足塱原。其實,拍雀鳥,不一定要長炮;到塱原,不一定要打雀。

先說打雀。正如拍人像不一定要影大頭,鳥攝也不一定要拍得纖毫畢現,大可因應手上器材的特點加以發揮。就以下圖為例,是以意趣為先。

dcf-travel-img-37293

再多一例。影孤隻單的大鳥翱翔,未必比眾鳥齊飛來得精彩。

dcf-travel-img-37294

除了打雀,塱原確實仍有不少題材值得一拍。首先,這裡本來就是香港現存佔地最廣的濕地農田。到處瓜、菜、稻米,阡陌縱橫,池塘散佈,擁有全港僅見的,開濶無比的農田景觀。

dcf-travel-img-37300

dcf-travel-img-37296

dcf-travel-img-37295

dcf-travel-img-37301

在這裡,大可以直接了當的拍攝寫實風光,但只要略花心思,亦不難發掘出趣味小品。

dcf-travel-img-37298

dcf-travel-img-37297

dcf-travel-img-37299

而在眾多題材之中,不可不提秋天的殘荷。與常見枯萎了的夏荷不同,這裡的殘荷大都是嬌小玲瓏,散落於淺淺的水田當中,頗具小家碧玉的風範。每當晴天午後,陽光映照之下,千變萬化的殘荷倒影,妙趣横生。

dcf-travel-img-37306

dcf-travel-img-37303

dcf-travel-img-37302

dcf-travel-img-37304

dcf-travel-img-37305

之後的日落黃昏,以至暮色蒼茫之時,小小的荷塘更添色光之美,魅力非凡。

dcf-travel-img-37307

dcf-travel-img-37308

提起日落,很多人的心水日落景點,大都是香港境內的名山大川。然而塱原日落景致的特色,卻在於平凡。小弟之見,日落本來就是個不論地點,都可以綻放精彩的題材,塱原的平平無奇,正好突顯這個特點。

dcf-travel-img-37309

dcf-travel-img-37311

dcf-travel-img-37310

以上的介紹,相信多少反映出塱原風光的多樣性,絕對不限於打雀。若然喜歡多方面嘗試的話,更不必囿於寫實。日前一次拍攝,由於上面照片中的一個小荷塘過去已拍過好幾次,一時心血來潮,借助日落後的餘輝,以慢快門配合變焦及搖鏡,拍了幾幅似是而非的彩墨山水,以作自娛,倒也不乏詩情畫意。

dcf-travel-img-37314

dcf-travel-img-37313

dcf-travel-img-37312

這塱原,不只是 more than 打雀天堂,而是 much much more than 打雀天堂。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 大頭民 @2020-06-21 00:17:38
    打雀天堂???? 你意思係鳥攝活動? ???
    攝光寫影 
    @2020-06-22 14:50:51
    是呀。這裡是鳥攝熱點。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首頁推介
城荷體統 攝光寫影 .6 月 20 日 六月初的某天,下午一時,驕陽似火。 站在城門谷公園最底層池塘的旁邊,彷彿感覺到有人正在用蒸汽熨斗熨衣服;又濕又熱的氣息,瀰漫四周。一時手癢,拿出機背屏幕取景器,嘗試用那放大鏡聚焦陽光,看看能否燒着地...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天賜塱原。早餐 A 攝光寫影 只是去年,望中猶記,噏耷荷花路 …… 近幾年,香港境內荷塘的狀態每況愈下,好幾處曾經的風姿卓約,花開變得千瘡百孔,慘不忍暏。承接去年頽勢,本以為今年難寄厚望,沒料到天賜塱原,為本地荷花挽回不少聲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從法則到原則 ( 四、探美尋源 ) 攝光寫影 前面三回,分別介紹了甚麼是美學原則、美學原則的常見版本,以及美學原則超越視覺的特性。為免流於齋講天下無敵,本回分享一些應用心得。 心得不多,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搞清楚美學原則的各個項目所指為何。但正如在... (繼續閱讀)
深水埗。再定義 攝光寫影 「可以先由你建議想拍的題材造型,我儘量配合。」 把自己說得萬能一般,甚麼造型風格也可以信手拈來,實情是因為與 Joey 未曾合作,無從建議。沒多久,便收到傳來的兩幅參考樣板。第一幅,黑白相,似是在中環舊最... (繼續閱讀)
荷光初現 攝光寫影 彷彿時空錯亂,初夏的荷花,竟然遇上秋季的天氣。碧空如洗,清風送爽,縱使烈日當頭,卻是汗不沾衣,更大的驚喜,是用不着噴蚊怕水;在香港拍攝荷花,從未如此舒適過。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去年開放之後的首個夏...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從法則到原則 ( 三、色光形意 ) 攝光寫影 前文介紹過美學原則幾個常見版本,並列出當中包含的項目。按常理,接下來應該解釋項目細節。然而相關論述網上多的是,讀者只要隨便搜尋便可找到一大堆,反而應用方面的討論,卻是絕無僅有,有見及此,先談應用。 ... (繼續閱讀)
從法則到原則 ( 二、美學原則 ) 攝光寫影 超然物外!上回簡單介紹過形式美,並以節奏為例,展示形式美獨立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特質。此外,亦提到除了節奏之外,合資格稱得上形式美的,還有好幾種東西,而且眾說紛紜,不同派別會有不同的選擇。然而選擇雖異...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從法則到原則 ( 一、形式美 ) 攝光寫影 談構圖,小弟總是對坊間流行的幾招構圖法則,表示不以為然,有時更會狠批一番。然而靜心反思,這並不公平,因為錯不在法則。 認識某事某物,從簡到繁,逐步了解,是正常程序。例如中小學教科書,電子都被形容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