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舖:中民冰室
開業年份:60年代
地 址:九龍城東頭村22座9-11號舖
「聽講22座好快會拆,你地會做到幾時?」
「今日係最後。」
這天是2012年7 月14日。我首次與鍾老闆接觸,也是最後一次。
「隨便坐,外面冇咁逼。」他指着冰室外的幾張圓桌。
「你睇吓想食咩?我一陣過嚟落單。」放下餐牌後,鍾老闆便回到廚房繼續工作。
簡樸的餐牌,只有底面兩頁。前頁是飲料及常餐類別,而後頁則是冰室的主食,分左右兩邊列寫。乍看之下,這裏的食物款式與其他傳統冰室的分別不大。
「兩邊都係意大利粉、通粉同公仔麵,點解要分開兩邊寫?」我騷着頭問。
「你睇清楚啲啦,左邊係「炒」,右邊係「湯」呀﹗」我太太笑着說。
「通粉都有得炒?唔係卦?」我有點疑惑。
「你要唔要試吓?」太太問。
老實說,我從未聽過「炒通粉」。食客還可以選擇用沙嗲或咖哩去炒,的確很有創意。看過這個餐牌後,誰還會說舊式冰室沒有創意?可惜當日我未能鼓起勇氣,最後只是點了一客平凡的豬扒湯意及西多士。
下單後,鍾老闆就返回廚房準備,我亦趁機進入冰室的「內部」參觀。這裏面積不算大,舉目四顧,可見靠牆的位置放着幾張長窄的卡位。牆壁的上下部分各以紙皮石及綠色的方形瓷磚舖砌,為樸實的設計帶來一點變化。地板則是典型的馬賽克圖案。通風的鐵窗框與頭頂的吊扇是多年的老拍檔,在沒空調的環境下為食客帶來涼風。鑲在牆上「勿將痰液吐在地上」的告示牌,令我更覺自己返回六、七十年代的時空。
1965年落成的東頭邨22座,是香港首座較顧及居民生活質素的公營房屋。
開埠以來,港英政府一直對華人的住房問題袖手旁觀。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逼使政府正視港人的住屋問題。翌年政府便開始着手興建徙置大廈,向災民提供住所。第一型徙置大廈外形像「H」字,左右兩翼各有逾三十個單位。由於要在短時間內建造多幢房屋,工程師惟有把最複雜的水管、浴室及廁所等設施放在兩翼之間的位置。
這些減省建築時間和成本的設計,卻為日後徒廈居民帶來各種不便。
首先,每日一到煮飯時間,住戶就要去各層惟一的兩個水龍頭輪候取水。此外,一層數十戶共用只有幾個廁格的廁所,衞生情況自然惡劣。淋浴間沒有熱水供應,冬天洗澡就要自己煲水。女士在晚上沐浴時更要結伴同行,以防有人在外偷看。
第一及二型的徙置大廈主要採用以上佈局來建造,設計上未能為住戶帶來理想的生活環境。第三型徙廈的單位雖有較大改動,每戶不但擁有私人露台,更設有獨立水龍頭。惟一不足之處,是兩個相鄰單位仍要共用一個廁所。
六十年代中出現的第四型徙置大廈,終使政府完成為市民提供獨立住所的建屋目標。四型徙置最大的突破是單位內附有獨立廁所,從此住戶毋須再與鄰居共用。此外,每座大廈設有兩座升降機,這是首三型徙置大廈所欠缺的。升降機除方便居民上落外,樓宇亦因而可建得比之前更高,增加土地的使用效率。
服務香港逾半世紀的四型徙置大廈已逐漸褪出歷史舞台。位於石籬的兩幢中轉房屋,是現時碩果僅存的四型徒廈。隨着政府宣佈於2022年將它們拆卸,四型徒廈將與中民冰室的炒通粉一樣,只能在我們的腦海中懷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