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Z5】 無反初體驗

 

前言

先得多謝今年的「 消費劵 」計劃,筆者手上的 $5000 港元,再加上家母的 $5000,當初計劃要買的東西其實也很多,結果最後買了一台 Nikon Z5 加一個 FTZ 轉接環,最後花了 $9440 港元。

要先說幾件事,首先家母的 $5000 為何給了小弟,那是因為家父的 $5000,其實轉給了她 ... 在這個大前提下,家母先說,這 $5000 就隨便拿去用吧!結果這台 Nikon Z5 買了回來之後,發覺,家母似乎想利用小弟來個「 套現 」,好了,這個遲一下我現金給回她吧 ...  但無論如何,這台相機是兩張「 消費劵 」下換回來的。 

再想說說的事,那是 10 月的第 2 天,到了旺角 DCFever 購買這台相機,本人有感,像吃「 自助餐 」但晚了到場的感覺,什麼都被掃一空,沒貨了,第一台 Nikon Z5 是陳列品,這一點,店員也先跟我說明白,我覺得這很值得表揚一下,因為很多店家,為了生意,未必會跟客人說明這事,事實上你不說,我不可能會知,但你說了,我可能會不買。

而言筆者有用軟件測試過,快門數是由 1 開始,是真的沒有用過。

 

也要再表揚一下,因為小弟在家中試了一會,發現了些在店內沒注意到的問題,但旺角店真的沒貨了,結果第二天就到了銅鑼灣店,換了另一台也是全新的 Nikon Z5,也因此在短短的一天內,小弟把兩台全新的 Nikon Z5「 開光 」了,在此感謝店員的耐心和專業,遇到了我這種麻煩人也招呼得很好。

 

本文想再說說的事:為何筆者最後買了一台無反相機,也寫些單反用家初轉無反的困難和體驗。

 

正文

其實 Nikon 無反相機,筆者一直都有計劃過要買,在店內試玩的話,筆者也試玩過很多,但始終真的用來拍攝的話,這還是第一次。

dcf-travel-img-44336

 

首先說一下買它的理由。

如果有看過筆者一篇大三元介紹文章,筆者的 Nikon D750,是和某些鏡頭不夾的,不能對焦,詳情就不再說了。這次 Nikon Z5 加上 FTZ 來用這些鏡頭的話,目前來說,一切都正常,很不錯,現在可以用 2400 萬像素的相機來拍攝了,就不必用之前的 Nikon D700 啦,這也是前幾篇有說明過,為何相片都是用 Nikon D700 來拍。

 

Nikon Z 系列的「 法蘭距 」也是目前無反相機中最短的,要加個轉接環的話,一些什麼 M42QBM 之類的鏡頭就方便用了,當然筆者選用 Nikon 的無反,也是因為手上的 Nikon 單反鏡頭吧。

 

說坦白的,Nikon D750 之後的單反,都沒很深入研究,這次 Z 系列有很多東西,於筆者而言都是新的,Nikon 相機內的 「 Picture Control 」增加了「 Creative Picture Control 」這類拍攝風格,雖然 Nikon D780 其實都有這些東西,但我得說,Nikon Z5 賣得最平,真的沒動力再買一台新單反吧 ( 暫時 )。

不過千千萬萬個理由,也不及這個一個 : 它有人臉識別和對焦功能。雖然有這功能的相機,筆者有實戰用過的,例如 FujiGFX50R,個人認為,Nikon Z5 在這方面是好太多,是真的用得著的。我覺得 90% 以上情況是能夠正常使用,當模特兒是側面向著你的時候,或躺下,頭部接近你的時候,上下倒轉時就認不到,但我認為實戰中是方便了不少。

其實筆者是主要因為這個原因而買機的,感覺相逢恨晚,拍攝時方便了不少,如果換上從前的「 單點對焦 」,亦即「 先對焦,再構圖。 」,多拍幾張的話,就會發現鏡頭因為移動太多,有時未完全停下來,就按了快門,相片有點蒙糊了,個人認為現在科技進步了,專注力可以更投放在攝影本身之上,而不是機械上的操作。

 

也說一下相機的體積,確實是輕巧了不少,同場本應想順道也拍些菲林相片,所以也拿了 Nikon F80 ( 其實筆者的是後期版本 F80S ),發現機身大小重量,其實兩者也差不多,Nikon F80 其實是微微的大了一點點,也得說,科技進步了太多。

dcf-travel-img-44335

這次筆者沒有拍到菲林相片,因為 Z5 真的太好玩了,很方便,結果拍了很多,也發現中焦率其高,結果這次 Nikon F80 沒有上場啦,也許下一篇可以寫寫它。

 

電量使用方面,也是值得一說,網上說 Nikon Z5 能拍 390470 張,說是最新款電池 EN-EL15c 的效能表現。而言筆者實際使用,半天拍了 861 張,但也還有 38% 剩餘電量,重點還是這是 EN-EL15a,三四年前買的,個人覺得和設定有關,因為筆者關閉了很多功能,連觸控,減噪,變形控制等等,連機身的 LCD monitor 也設了長關,這個使用方式很個人化吧,但我覺得旅行的話,應該都夠一天使用了。

dcf-travel-img-44337

dcf-travel-img-44338

可能要說說的就是「 副廠電 」已經用不到了,電池有晶片吧? 但筆者認為 Nikon 的電池,是值得投資的,效能耐用性等等真是無敵,如果有天它不做相機,可以直接想想做電池吧。

 

這次拍攝分享,也分成兩部份,原相,和後制版本,拍攝設定是,自動對焦,人臉識別,自動白平衡或室內白平衡,光圈先決,亦即基本上什麼都是由相機去決定了。

Picture Control 控制方面,選用了 PT 人像模式,感覺上人像膚色,好像比以住 Nikon 的顏色偏白了,要長期再測試一下,方才能下結論,不過每個世代的 Nikon ,顏色上其實都略有不同,所以也很難說,什麼才是 Nikon 的顏色了。

 

這次拍攝,發現相機的各方面都已經很不錯,之前要用 M mode 的室內逆光拍攝,現在簡單 A mode 攪定了,雖然偶然一張半張會出現明顯過暗,但整體表現是很好。

 

鏡頭選用是 Nikon 28-70mm f/2.8 AF-S

後制方面,覺得在調色方面,比較上是輕鬆了,對上一次有這個感覺,用的是 Fuji GFX50R,這方面說起來,雖然有點不科學,但事實上是有這種感覺。

 

原相( 只有變更圖檔大小 )

dcf-travel-img-44327

dcf-travel-img-44329

dcf-travel-img-44331

dcf-travel-img-44333

 

後制版本

dcf-travel-img-44328

dcf-travel-img-44330

dcf-travel-img-44332

dcf-travel-img-44334

 

謝謝收看 !!!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中片幅分享 : 支鏡唔 sharp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曾經寫過關於「 黑柔焦 」濾鏡(  Black Mist  ) 的使用分享,當時也有表明,買的是 77mm 口徑濾鏡,本打算配合 GFX 中片幅鏡頭使用。一轉眼,也原來已經是一年多之前的分享。   正文: 最近一年... (繼續閱讀)
【 新手系列 】新手應該買什麼器材? 椒絲腐乳西瓜 關於新手器材問題,記憶中筆者是沒有為此開過主題。 筆者認為這是很個人的選擇,也說些例子,也希望令新手得到啟發。 首先,筆者並不會強調自己說 「 真心話 」,早年在職的關係,筆者有從事資訊科技上的成人班... (繼續閱讀)
卡塔爾 - 世界盃迷思 椒絲腐乳西瓜   本篇分享,說得坦白,全因 2022 卡塔爾世界盃要開鑼了,筆者也來參一腳,說一說卡塔爾的事情。 其實相關分享,筆者在三年前也有寫過,到了今天,卻又有點失落的感覺。 事情發生在 2018 年 8 月,那天正準備... (繼續閱讀)
【 新手系列 】淺談初心 椒絲腐乳西瓜   本文以簡單為主,分享一下筆者的個人意見,希望能給新手們一點啟發。 還記得大約一年前,在回家的路上,車箱裡,遇到一位多年沒見的攝影班同學,記得對上一次去攝影班,也有十年之久,這次遇到的,正是當年活... (繼續閱讀)
【 新手系列 】拍不到好作品時,應如何部署? 椒絲腐乳西瓜 萬萬想不到,筆者已經寫到第 101 篇分享文章了,確實最初並無此打算。 這也令筆者想起,是時候寫一寫「 新手系列 」,101 這個字有另一意思,解作「 the most basic knowledge about a subject 」,即是一些在一... (繼續閱讀)
淺談人像攝影 - 眼神處理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 最近忙於其他事情,也少有文章更新,請見諒。 萬萬也想不到,這篇是筆者 「 攝影達人 」生涯中第一百篇文章 ,一直也不敢當什麼達人,卻倒是有些少少分享,攝影新手可以容易一點的踏上攝影路。   正... (繼續閱讀)
人之患 在好為人師( 後期調色分享 )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最近時間分配,都比較多投放在其他玩意上,文章更新的頻率也降低了,請見諒。   正文: 調色後制,不是筆者的強項,也沒有資格說教學,分享一下想法,也是可以的。 攝影創作,本應不設限制,創作... (繼續閱讀)
學會放下 - IT 行業篇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本文在於探討一下筆者認識的行業,也沒有什麼深入攝影理論,謝謝。 並非從事攝影行業的筆者,如果讀者們一直有留意小弟的分享文章,其實都知道,小弟是從事 IT 行業( 不是賣衫那間 IT ),即是資訊科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