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on F5 】初代一體化機皇

 

前言:

曾經寫了多篇 Nikon 相關的文章,直到有天,聽說將要推出機身一體化的無反旗艦 Nikon Z9,我想,是時候也寫一寫它了,我的 Nikon F5

 

正文:

Nikon F5 ( 1996 ~ 2004 ) ,是為 Nikon5 代菲林單反旗艦相機,每秒最高 8 張的連拍速度,對比起上一代旗艦 Nikon F4 的話,對焦點數量提升了 5 倍之多!( Nikon F4 只有中央單點對焦,1 個對焦點 ),也能夠完全支援 G 系列鏡頭,也支援鏡頭防手震 VR 技術。

當然還有一個重點,它是 Nikon 第一台機身一體化,亦即是將直度手柄,香港人稱之為「 直倒 」的東西,直接加到機底,不能分拆。

dcf-travel-img-44631

關於相機

先說連拍一秒 8 張,後來者 Nikon F6 在加上直度手柄 MB-40 之下,也同樣只做出這個數字,不過要在 Nikon F5 上達到最高效能的話,需要配合 Nikon 的特別電池 MN-30,當然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也再買不到啦。

反觀 Nikon F6 用的 MB-40,在使用 8AA 電池的情況下,就能簡單使用了,當然,大前提是,今天你還希望用菲林做出如此連拍,希望 4 秒可以拍完一筒 36 張的菲林的話,據說 Nikon F5 使用 8AA 電池時,其實也能做出大約 56 秒的佳績。

機身一體化是一大賣點,往後的 Nikon D1 一直至 Nikon D6,和現在大熱的 Nikon Z9Nikon F5 就變得是這個系列的老祖宗,據說當時的 Nikon D1 的機身,根本就是沿於它。

不過也得說明一下,單從 NikonCanon 兩家來說,機身一體化設計,其實是 Canon 先有的,Canon EOS 1N RS 是為其第一台一體化產品,1995 年推出市場,同時也擁有每秒 10 張連拍的性能,也是同樣吃 8AA 電池,能夠 3.6 秒就解決一筒菲林啦,雖然筆者覺得 3.6 秒還是 4 秒拍得完,未必真的很大分別。

( 歷史總是在重重覆覆的發生,在無反世界裡,Canon 又再一次,首先推出一體化機身相機 Canon EOS R3。)

 

還記得這台 Nikon F5,是筆者很早期購買的一台相機,當時手上可能是 Nikon D80 或是筆者的第二台單反 Nikon D300,當時覺得 Nikon F5 外觀真的很好看,機身一體化也是旗艦象徵,很有型吧? 這是受到當時革命性的產品,20078 月推出的 Nikon D3 所影響,Nikon 的第一台數碼單反全片幅相機,於當時而言,全片幅相機,並不如現在的普及,結果筆者就買了它回來體驗一下,那時覺得,分別只是數碼和菲林吧。

順道的說一下,第一台全片幅數碼單反,是 200510 月的 Canon EOS 5D200711 月,推出了第二台,是為旗艦級全片幅數碼單反 Canon EOS 1Ds Mark III

 

相關型號 / 銷量

除了原來的型號以外,於 1998 年還推出過 Nikon 50 周年紀念版,限量 3000 台,日本本土分派 2000,餘下 1000 供海外用家購買。

也因為 Nikon 一直跟 NASA ( 美國太空總署 )有合作關係,Nikon F5 是為最後一台執行太空任務的菲林相機,亦因此產生有所謂 NASA 版的 Nikon F5,或稱為 NASA Nikon F5 EVA 版本,其實這台相機據說和原來版本沒什麼差別,好像有更換過機油之類,不過曾經上太空的話,價錢就不一樣了。

還有被數碼化的版本: Nikon F5 Digital Kodak DCS 620 / 660 / 720 / 760 等不同系列,建基於 Nikon F5 機身,再配上 Kodak 的感光元件,用作數碼攝影之用。

筆者沒找到官方的銷售數據,但根據機身號碼,由最早期的 300xxxx 去到尾期的 323xxxx 來看的話,估計銷量可能在 23 萬左右,這個數字,雖遠遠不及 Nikon F3 官方所公佈的 75 萬銷量,但比起 Nikon F6 的大約 3 萬多台,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網上圖片 - Nikon F5 Digital Kodak DCS 760

圖片出處 : https://www.edwardnoble.com/760

dcf-travel-img-44632

 

用後感

筆者相信,Nikon F5 用於太空站工作的話,絕對是一件美好的事,畢竟在一個無重力的環境之下,基本上它就不重了,但如果你打算,還是把它留在地球上使用的話,就先得要有心理準備,這也是筆者的 Nikon F5 為何還是新的一樣,在防潮箱裡睡了很久啦,也許上一手機主也是如此吧?

除了重量之外,Nikon 本來也很喜歡把旗艦級機能下放,甚至超越,中階機款在 Nikon 的世界裡,以下犯上,這是很平常的事,這也是每當說起 Nikon F5 的時候,總好像不得不說 Nikon F100( 詳情也許就留待下回再說吧!),從今天的角度來說,如果只想拍拍菲林相片的話,可以有很多其他選擇,畢竟單從機能來說,出盡全力的一秒 8 張,又如何能和現在的一秒 30 張,甚至 120 張做比較呢?

當然筆者也得補充說,買它,就是因為它是機身一體化的旗艦造型,很好看吧? 雖然,如果一直有收看的讀者,可能會發現筆者並不常拍「 直度 」相片,所以直度手柄上的快門 ... 基本上是沒實際使用過啦。

明亮的觀景器,暴力對焦,無可替代的機身手感,經典清脆的快門聲,平易近人的易手價錢,還有途人的注目禮,一代機皇的體驗 ... 不要再多想了,買吧。

 

關於攝影

拍攝工具:

相機: Nikon F5

鏡頭:Nikon 80-200mm f/2.8 AF-S

dcf-travel-img-44630

 

以下分享的作品都是沖曬後從店員收到的 scan 版本,筆者沒有加工。 

 

菲林使用:FujiFilm 業務用  ISO100 - 24張版本

這次室內拍攝,筆者採用場地所提供的燈具,一支神牛 LED 燈加上柔光箱,光線從右方打在模特兒身上,左手邊放置反光板,當光線從右方的 LED 燈而來,穿過模特兒後,再經由反光板,反射回模特兒身上,作為補光之用,這也算是簡單基本的補光方式。

dcf-travel-img-44627

dcf-travel-img-44628

 

菲林使用:Kodak Pro Image 100

同樣採用單燈,右方放置一支 LED 燈加上柔光箱的補光作品。由於模特兒身邊有一堆物品,放置燈具時,可留意物品有否因為放在模特兒和光源之間,阻擋了光線而造成陰影。如很害怕模特兒會因為光線,在臉上會產生不必要的陰影,可引導模特兒面向光源。

dcf-travel-img-44629

 

謝謝收看 !!!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關西遊記 :「小鹿亂撞」篇 椒絲腐乳西瓜 .2 日前   前言:   應該是本遊記最後一篇:奈良公園篇。   其實長篇大論是一件辛苦事,寫太多的話,「 關西遊記 」都變成「 西遊記 」了。有興趣也看看前兩篇的朋友,2025 年關西之旅,也有「 大阪世博篇 」和 「...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造幣局」篇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8 日   前言:   一切都是巧合,2025 年 4 月份,筆者的日本關西之旅,主打其實並非「 世博 」也非「 賞櫻 」,但時間實在太配合,結果以上兩樣全都做了。     關於 2025 年 4 月 13 日開幕的「 大阪關西万博...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關西 • 萬博」篇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4 日   前言(1):   記得在最初計劃行程,大阪關西的 2025 世博( 日本稱為萬博 )不是主打項目,會專程由香港,去日本看世博的人,應該不可能太多,不過最終,行程中也加了這個地方。   筆者在開幕的第一天... (繼續閱讀)
畫意 • 創意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說起來,筆者也算是個懶人,曾幾何時,家母,親妹,親弟,親戚朋友等等,都跟了同一位繪畫老師,當中以學習西洋油畫為主,粉彩素描也有,但偏偏,筆者就是沒有上過老師的課,其實練習繪畫相當花時...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2025 - 花展造像攝影比賽 椒絲腐乳西瓜   一年一度的花展又來了。 每年都在星期五開幕的花展,也會在前一天的星期四下午,來一個「 造像攝影比賽 」,雖然筆者也從不以比賽來看待這個活動。   活動困難之處,在於人山人海。   筆者也很怕一些拿...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四)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出入平安。   最近又打了兩支燈,順道的做一下紀錄,也作一點分享,謝謝。   第一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一) 」 第二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二) 」... (繼續閱讀)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三)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自 2019 年開始,在 DCFever 上作文章分享,至今也寫了百多篇,可說是完全意料之外,從沒想過可以寫這樣的多。一些文章標題,在當初是有給加上「 一 」或 「 上 」 等等註解,看似有一有二,就應該有...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攝影回顧( 風景旅遊心得篇 ) 椒絲腐乳西瓜   一轉眼又到年尾,筆者也來一下攝影回顧,說起來在 DCFever 作文章分享,自 2019 年起,也有 5 年多的時間,「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 」這句話,也用得上一半了!   如果是較後期參與的讀者,也許覺得,筆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