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六年「坊塘」攝影生活

我自少並非於觀塘成長,工作也毋需踏足這區。記憶中在2000年前後,我曾與朋友於觀塘市中心吃宵夜。附近的康寧道、物華街一帶已歸於寧靜,但裕民坊的巴士總站卻熱鬧得很。原來這裏是大排檔的集中地,巴士站的四周幾乎被大大小小的圓枱「佔據」。在數以百計的鎢絲燈映照下,深夜中的裕民坊就像漆黑中的一顆明珠。這有趣的畫面,時至今天仍瀝瀝在目。

時間一晃就是十年。當晚吃宵夜的裕民坊,正逐漸步入一個翻天覆地的巨變…

2011年,我還是一名攝影新手。偶然在互聯網上看到「觀塘重建攝影計劃」進行成員招募。起初擔心自己力有不逮,但看到工作坊的對象是「有興趣發掘以攝影作為深入記錄『重建』的市民」,於是便「膽粗粗」前去報名。有幸得到取錄,讓我有機會以相片去記錄這個社區的改變。

工作坊由資深攝影師孫樹坤先生(Leon)帶領。他首先向各新加入的成員介紹攝影計劃的願景。由於拍攝的位置是觀「塘」的裕民「坊」,而當時市建局打算用十二年的時間去重建,因此我們以「坊塘拾異(十二之諧音)」為名,着手計劃如何記錄這區的變遷。

Leon 是一位親力親為的導師,他經常與我們「落區」考察。有次他為了拍攝,竟攀上天台的石牆上去取景。我靠近石牆一看,天啊﹗這裏約有7層樓吧?石牆後面甚麼也沒有,一失足就會掉到裕民坊那條熙來攘往的街道……我盡力撇除這個想法。但見Leon 仍繼續氣定神閒地注視相機的取景框,那一刻我深切體會到,原來為了一幅相是可以「去到咁盡」﹗

裕民坊位處觀塘市中心,這裏充滿形形色色的小店。店主一般與街坊的關係良好,他們長期的動態互動,形成具社區文化的生活網絡。Leon很早意識到利用相片呈現鄰里關係的重要性,於是替小商戶拍攝是我們工作坊的關注事項之一。我曾在這裏分享了幾篇與小店老闆拍攝的文章,因此不在這裏敍述。

除了實地拍攝,我們還會定期到JCCAC的「光影作坊」討論每年的攝影主題。每次例會在Leon的引領下,大家會把已充曬的照片攤放在地上,然後討論那一刻為何會按下快門。參與工作坊之前,我只認識邱良、鍾文略及何藩等攝影師,因此拍攝初期多以「光影」作為構圖的基礎。經過Leon的講解後,我開始明白相片的內容和細節也同樣重要。讀者能否從影像中看到一個與主題相關的故事,就得看攝影師如何取材。

例如有張夜拍的相,暗黑的大廈裏只有一扇窗亮着燈光。這景象與樓下「夜夜笙歌」的雞記招牌形成強烈對比。為何這戶人家仍要留守空城?還是那位在樓下寫着「年中無休」的靚菜,仍在單位內等待着恩客的出現?

dcf-travel-img-44923

 dcf-travel-img-44924

下面是一棟待清拆的大廈外牆,牆身寫滿不同的數字。畫面中的十六扇窗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當中有扇窗並未關上,是強風令它打開嗎?如果有望遠鏡,真想一窺單位內的面貌。

dcf-travel-img-44921

 

至於為合興粉麵家拍攝的朋友,相信他對資訊科技具有前瞻性的洞察力。2013 年拍攝的照片,竟看到有QR code?坦白說,我是近幾年才開始接觸和使用QR code。是別人走得太快,還是我太落後?

dcf-travel-img-44916

 

有時遇到晴朗的天氣,我也會忍不住抓拍幾張光影的相片。那位站在裕民坊講電話的先生看上去有點煩燥。是否他的基金回報不似預期,因此在街上投訴銀行的經紀?

dcf-travel-img-44917

 

Leon 也曾跟我們分享:「有時攝影唔駛諗太多。若眼前的畫面令你有feel,你就影咗先﹗」因此有些照片,可能背後未必有太多故事,但拍攝的瞬間,我是有某種特別的感覺才去按快門。

dcf-travel-img-44920

dcf-travel-img-44922

dcf-travel-img-44919

 

今天翻開電腦內「裕民坊」的檔案,內裏的相片確實給予我很多回憶。可惜自2016年後,我因工作繁忙而再沒有參與攝影計劃。六年來的「坊塘」攝影生活,除了使我可用相片去記錄裕民坊的轉變外,也讓我探索攝影的意義。看着裕民坊這十年來的變化,感覺與自己的攝影心路歷程一樣,是改變也似重生。

感謝在我的攝影路途上,遇到Leon及一眾「坊塘拾異」的影友。如今「坊塘」的成員已各散東西,但我仍然懷念與大家一起走過的攝影歲月。

分享感想
Chris Kwok 的其它文章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徙廈回憶錄最終章 -- 再會,石籬 Chris Kwok 怎樣的城市,便有怎樣的建築。 建築可反映一個城市在某時期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了解建築背後的設計理念,有助我們一探當年的社會環境。 我手影我心 香港是彈丸之地,寸金尺土人所共知。身處這地,我們對於拆...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煩囂鬧市中的靜土 – 西方寺 Chris Kwok 寺院是中國的傳統建築。 西方人進行宗教活動的地方是教堂。 「西方」與「寺」走在一起,初聽起來有點矛盾。 幾年前聽說香港有座「西方寺」,很好奇這座寺院究竟是何模樣? 雖然一直都很想前去參觀,可是俗務繁...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徙廈回憶錄(二) Chris Kwok    與觀塘一樣,我約在2011年下旬才開始認識九龍城。    最初我嘗試從九龍寨城公園去探索這區的歷史。有次沿東頭村道前往寨城公園的入口時,卻被對面美東邨「一字長形」的建築佈局深深吸引着。美東邨的樓宇就...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我的六年「坊塘」攝影生活 Chris Kwok 我自少並非於觀塘成長,工作也毋需踏足這區。記憶中在2000年前後,我曾與朋友於觀塘市中心吃宵夜。附近的康寧道、物華街一帶已歸於寧靜,但裕民坊的巴士總站卻熱鬧得很。原來這裏是大排檔的集中地,巴士站的四周幾...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好好洋服,為客人做到最好 Chris Kwok 店舖﹕好好洋服 地址﹕眾坊街71號地下 開業日期﹕約1960年代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內地人擔心政局不穩,於是大舉南下來港「暫居」。鍾達明(亞達)是當年「難民潮」的其中一位。亞達到港後,經朋...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念。海安的情味 Chris Kwok 2021年10月30日。 一如以往在這段日子與太太慶生。晚飯期間,收到友人傳來一則訊息:「你知道海安今天結業嗎?」 那一刻沒有查證訊息的真偽,內心只浮現幾個疑問:「之前都傳過會執,但老闆好似話個業主唔收舖之...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徙廈回憶錄(一) Chris Kwok 店舖:中民冰室 開業年份:60年代 地  址:九龍城東頭村22座9-11號舖   「聽講22座好快會拆,你地會做到幾時?」 「今日係最後。」 這天是2012年7 月14日。我首次與鍾老闆接觸,也是最後一次。 「隨便坐...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那些年的裕民坊 -- 何記露天補鞋 Chris Kwok 店舖﹕何記補鞋 地址﹕觀塘輔仁街仁信里中南樓地下              觀塘仁信里盡頭的角落,有間並不起眼的「何記露天補鞋」。         在露天店舖工作,少一點堅持也不行。冬天要適應乾燥的空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