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超廣角、超遠攝、大光圈鏡頭應用實戰
Olympus ZUIKO DIGITAL 數碼鏡頭大檢閱}}


超廣角、超遠攝、大光圈鏡頭應用實戰
Olympus ZUIKO DIGITAL 數碼鏡頭大檢閱

文、攝︰DCFever.com
Model︰Sweet Tong

近年不少玩家已經轉玩 D-SLR,不少 D-SLR 都是以套裝形式發售,隨機附有一支標準變焦鏡頭,而 Olympus E-500 套裝更多送一支遠攝變焦鏡。跟機鏡頭的等效焦距多數約為 28-105 mm 之間,設計上以輕巧、實用、經濟為原則。如果要拍攝更專業的人像、風景相片,不少人都會選擇多買一、兩支更為專門的鏡頭。除了 Kit 鏡以外,究竟要多買一支怎樣的鏡頭才能切合自己需要呢?這是令不少 D-SLR 入門用家頭痛的問題。今次我們就以 Olympus 的幾支 4/3 鏡頭配合 E-500 為實例,跟大家分析一下幾類主流鏡頭的應用情況。

Kit 鏡以外的選擇


雖然 Olympus E-500 跟機已經有兩支套裝鏡頭
(14-45mm F3.5-5.6 及 40-150mm F3.5-4.5) ,
不過用家仍然可以額外選擇約 14 支 ZUIKO DIGITAL 高性能數碼鏡頭

除了跟機鏡頭外,所有原廠鏡頭生產商都會提供多支不同的鏡頭供大家選購,令大家可以更有效的發揮攝影創意。看起上來花多眼亂,不過常用的鏡頭不外乎幾種︰大光圈、超廣角、超遠攝及微距。要了解自己需要選購哪一類鏡頭,首先便要知道這些鏡頭的特性,以及自己喜愛拍攝的題材。

大光圈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35-100mm f/2.0 是同級最大光圈的鏡頭,
暫時亦只有採用 4/3 標準才能生產出如此大光圈的 AF 遠攝變焦鏡。

跟機鏡頭為了務求輕巧,光圈一般在 f/3.5-5.6 之間。不過對於很多題材來說(如人像、寫實等),大光圈鏡頭佔有一定的優勢,一來可以較容易控制景深,二來較高的通光量有助維持一個安全快門速度,可避免手持拍攝手震的機會。以往用於 D-SLR 的變焦鏡最大光圈為 f/2.8,而拜 4/3 標準所賜,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35-100mm f/2.0 是採用了全球同級鏡頭最大的 F2.0 恆定光圈設計,焦距相當於 135 格式之 70-200 mm,加上 2x 增距鏡後便變成一支有等效焦距 140-400mm f/4 的超遠攝大光圈鏡頭,用於人像、運動、雀鳥拍攝就最適合不過。
鏡頭前端設有暫停對焦按鈕,方便於動態攝影時更有效追蹤主體。

Olympus E-500 及 ZUIKO DIGITAL ED 35-100mm f/2.0 拍攝樣本,
在 E-500 及鏡頭銳利的解像度下,眉毛及頭髮的細節都纖毫畢現。

超廣角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7-14mm f/4
如果閣下是風景攝影愛好者,超廣角變焦鏡頭一定是最常使用的一類鏡頭。超廣角鏡頭的等效焦距一般為 16-35 mm 左右,而今次使用的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7-14mm f/4 是同級最廣角的超廣角數碼變焦鏡頭,等效焦距達 14-28 mm,並且擁有恆定 f/4 光圈。超廣角鏡頭可以輕易拍攝出具有強烈透視感的相片,對於營造空間感十分有幫助;加上此類鏡頭視角廣闊,大家可以很容易的利用前景、引導線等方法構圖。

以往超廣角鏡頭有一個常見的通病,就是用最大光圈時相片會有明顯四角失光的現象。構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鏡頭視角太闊,令品質較差的鏡頭較難在畫面所有地方投射出一致的光量。另一方面,D-SLR 感光元件的構造跟菲林不同,每個像素要靠一個微型透鏡集光,而這些透鏡的集光能力會受到光線的入射角度影響,入射角度愈斜,集光能力便愈低。由於在鏡頭邊緣收集的光線會以較斜的角度投射到感光元件,透鏡的集光能力便會有所減弱,加上斜射光線很容易在這些微型透鏡表面反射,甚至會錯誤地折射至隔鄰的像素,使 D-SLR 比菲林相機更容易出現四角失光的現象。要改善黑角情況,一般都需要收細光圈拍攝。

由於 Olympus ZUIKO DIGITAL 鏡頭的設計專為 4/3 標準 D-SLR 而設,成像圈尺寸不需要遷就 35mm 菲林標準,因此進入鏡頭的光線能夠以較接近垂直的角度投射到 CCD 上。由於光線由鏡頭中間至邊緣的入射角都接近垂直,因此大大減輕了四角失光的現象。即使用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7-14mm f/4 以最廣角、最大光圈拍攝,畫面的失光情況亦非常輕微。

普通 D-SLR 使用廣角鏡頭容易出現四角失光現像。
使用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7-14mm f/4 以最大光圈拍攝,四角失光現象非常輕微。
使用普通 D-SLR,鏡頭邊緣的光線太斜,感光元件上的透鏡不能有效將這些光線收集。
Olympus E-500 採用 4/3 標準 CCD,設計上能夠令鏡頭光線
盡量垂直投射至 CCD 上,即使鏡頭邊緣的光線都能夠有效收集。

超遠攝


南生圍旁的山貝河,在退潮時可見到大批候鳥覓食。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50-200mm f/2.8-3.5

每年冬季都是候鳥南下過冬的季節,在香港除了米埔之外,大家還可以在南生圍、尖鼻咀、鹿頸等地方現候鳥出沒,這亦是雀鳥攝影愛好者影雀的常到地方。要拍攝這張相片的白鷺一點也不容易,因為候鳥一般十分怕人,一定會跟大家保持一段距離,要使用焦距 400mm 或以上的鏡頭才能將雀鳥放大。除了拍攝雀鳥相片之外,超遠攝鏡頭所產生的壓縮感亦可幫助拍攝平面化效果的風景相片,同時又可以收窄畫面的視角,在一片雜亂的環境中突出最有趣味的部份。

以往菲林及 D-SLR 用家較常用的超遠攝變焦鏡頭,焦距一般在 80-400 mm 之間,光圈只有 f/4.5-5.6,重量至少都有 1.3 kg 或以上,長途拍攝頗感吃力。今次使用的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50-200mm f/2.8-3.5,等效焦距有 100-400 mm,光圈比同級大一級以上,重量亦只有 1.07 kg。ZUIKO DIGITAL 的遠攝鏡頭之所以能夠做到又輕巧又大光圈,主要原因是 4/3 標準的鏡頭設計上只需符合 4/3 標準的 CCD 尺寸,因此減省了因為要兼容全片幅的額外重量及鏡片尺寸,加上 4/3 系統的後截距(flange back)距離較短,在同樣大小的鏡片直徑下可以做出更大的光圈值。

沒有 400mm 的等效焦距,很難拍攝到城門河上的白鷺及南生圍的反嘴鷸。

微距鏡


Olympus ZUIKO DIGITAL 35mm f/3.5 Macro
香港雖然是石屎森林,不過在效外的地方仍然可以找到不少細緻而漂亮的小生物。要拍攝昆蟲、蝴蝶、花卉等細微動物,一支高放大率的微距鏡頭是不可缺少的器材。普通標準變焦鏡只有 1:3 至 1:4 左右的放大率,而不少微距鏡頭都可以做到 1:1 的放大效果,即是說投射到感光元件上的影像最多可達到跟主體一樣的尺寸。例如這支 Olympus ZUIKO DIGITAL 35mm f/3.5 Macro 便是一支輕巧而又有 1:1 放大率的微距鏡,由於採用 4/3 標準的關係,鏡頭的等效焦距及等效放大率都相當於 135 格式的 2 倍,即是說此鏡的微距拍攝效大效果可達到相當於 135 格式的 2:1,能夠輕易拍攝出比普通微距鏡更細緻的相片。


在 ZUIKO DIGITAL 35mm f/3.5 Macro 鏡頭下的蝴蝶,複眼清晰可見。

總結

看完這篇介紹後,相信大家對於不同種類的鏡頭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如果閣下是 Olympus E 系列數碼單鏡反光機的用家,相信一定都會知道 Olympus ZUIKO DIGITAL 鏡頭大多數都既輕巧又有極佳質素,加上很多都擁有比同級較大的光圈,無論閣下的拍攝題材是人像、風景、微距、生態、運動,一定可以找到幾支合適的 ZUIKO DIGITAL 鏡頭切合閣下的拍攝需要。

拍攝器材

Olypus E-500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7-14mm f/4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50-200mm f/2.8-3.5
Olympus ZUIKO DIGITAL 35mm f/3.5 Macro

ZUIKO DIGITAL 鏡頭陣容分佈

相關連結

(資料由客戶提供)

Olympus E-500 詳細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full_spec.php?CameraID=612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雖然香港無耐前的熱汽球節搞到「一鑊粥」,但話明盛事經濟,盛事當然浪接浪。新活動是全球首創的「維港海上大巡遊」,多啦 A 夢、KAWS & 芝麻街、滑...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早前市場有消息指 Laowa AF 200mm F2 大砲將會在 10 月上市,然而這支話題作確實帶來很大迴響,也令 Laowa 不禁亦作出超前部署,表示會在國慶前限量...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街拍的重點,是決定性的瞬間,是光線運用,還是鮮明的主體?要集所有元素於一身看似很難,但只要多拍多試,大家都可以拍到出色的作品。請各位看看 ...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Hasselblad X2D II 100C 來襲!今代延續上代的一億像素,並帶來 10 級機身防震、LiDAR 光達對焦與全新 HDR 拍攝體驗!在 10 級機身防震下,手持長曝...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常說攝影是以光作畫,那麼,光線不就是工具嗎?當然不是,舉例說明。閃光燈、LED 燈,都是工具,但從它們發出的光線,不是工具。其情況就如畫筆是工...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英國皇家氣象學會(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每年都會舉行氣象攝影師比賽(Weather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旨在透過國際平台提高大...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終於回歸,而且更加由汽油車搖身一變成了純電 SUV。新車在歐洲發表了,外型不但更具動感,更擁有超過 600 公里的驚人續航...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 Viltrox 主打的 Air 系列鏡頭以輕巧和平價見稱,如今再添兩員新將:全片幅用的 AF 14mm F4.0 Air,以及對應 APS-C 格式的 AF 9mm F2.8 Air。兩... (繼續閱讀)
1 日前
Nikon ZR 的推出雖在業界引起廣泛討論,但資深用戶普遍反映 Nikon 在電影鏡頭方面的選擇存在不足。近日 Nikon 似乎正視這一反饋,於昨日發佈預告,... (繼續閱讀)
1 日前
新一代 iPhone 於今日正式開賣,Apple 一如以往舉行了首賣活動。今年 Apple 店外除了設有已預購並等待即場取機的人龍外,更新增了一條可即場購買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