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走過百年經典 帶你親訪 Leica 德國新總部

文、攝:mic

講起 Leica,大家即時想起可能是質素及貴族化的價錢,能夠在相機界中享有神級的地位,大概還有其上百年的歷史。趁著一百周年,今年 Leica 便將廠房由 Solms 遷回發源地的德國 Wetzlar(距離法蘭克福約 1 小時車程),在新總部 Leitz-Park 開幕下帶領品牌走向下一世紀。本站便有幸受邀見證新總部的開幕,除有機會一睹 Leica 相機的生產過程及 Leitz-Park 內數之不盡的銘機及經典作品,走進 Wetzlar 舊城區,原來亦可發現 Leica 百年來走過的歷史足跡,時不宜遲,出發!

Leitz-Park 新總部似樂園、機鏡製作過程曝光

回到 1914 一百年前 Leica 的「原點」Wetzlar,Leitz-Park 新總部在不少人期待下終於落成。沒有高樓大廈又或是廠房般的建築,佔地 36,400 平方米的 Leitz-Park 反以簡約及空間感作為主調,總部大致以三個圓形加上廠房部份的長方形所組成,而最高也只有三層。作為香港人,可能會認為未有用盡地積比率是種浪費,不過走在其中,卻有充足的空間感,Leitz-Park 於主樓以外還有不少露天空間,有設計感十足的餐廳 Cafe Leitz,又有噴水池及一個巨型的地球模型等,一如 Leitz-Park 的命名,感覺有如置身公園。

於開幕期間,巧遇 Leitz-Park 的建築設計師 Helmut Kleine-Kraneburg 教授,當大家以為大量用上透光玻璃、圓形線條,以至是黑白主色都是攝影元素的時候,他卻表示這絕對是個美麗的誤會。Kraneburg 表示設計時主要以環保、節能和簡約現代化為目標,並未於設計刻意加入攝影元素,不過可能是作為 Leica 總部先入為主的感覺,筆者就認為建築物無論外在內在,都有一點跟攝影有關的藝術味道。

進入總部後,即時感覺是走進了博物館,當中不可錯過的部份當然是 Leica 相機展覽,除了展覽區中央位置放置了對 Leica 來說最具意義的 12 部相機(如 1914 年第一部的 UR-LEICA、大家熟悉的 M6 及 Leica 第一部數碼相機 Leica S1 等),另外在周邊亦有舊鏡頭、望遠鏡甚至是工程師的設計圖等展出,假如閣下是 Leica Fans 的話,在這裡肯定可花上不少時間。除了器材,廠方亦不忘對帶動攝影文化,不只展出了 100 年來以 Leica 相機拍下的 36 張名作,亦同時舉行了一個名為 10 x 10 的展覽,展出了 10 位各有風格的攝影師,各 10 張的精選作品。

Leitz-Park 新總部用上大量弧形元素。 巨大的地球模型中,當中紅點正正就總部 Wetzlar 的所在地。
Leitz-Park 新總部用上大量弧形元素。 巨大的地球模型中,當中紅點正正就總部 Wetzlar 的所在地。
落地玻璃帶來更強的空間感。 建築以黑白作為主要色調。
落地玻璃帶來更強的空間感。 建築以黑白作為主要色調。
建築內處處都可成為拍攝景點。 設計感十足的餐廳 Cafe Leitz。
建築內處處都可成為拍攝景點。 設計感十足的餐廳 Cafe Leitz。
建築設計師 Helmut Kleine-Kraneburg 教授。
建築設計師 Helmut Kleine-Kraneburg 教授。
一眾高層於 Leitz-Park 開幕典禮的進行了簡單的「交匙」儀式。
一眾高層於 Leitz-Park 開幕典禮的進行了簡單的「交匙」儀式。
室內採用高透光設計,空間感充足。
室內採用高透光設計,空間感充足。
展覽區中央位置放置了對 Leica 來說最具意義的 12 部相機。
展覽區中央位置放置了對 Leica 來說最具意義的 12 部相機。
百年來以 Leica 相機拍攝的 36 張經典相片相當值得細看。
百年來以 Leica 相機拍攝的 36 張經典相片相當值得細看。
同時舉行的「10 x 10」展覽展示了 10 位攝影師各自 10 張的精選相片。
同時舉行的「10 x 10」展覽展示了 10 位攝影師各自 10 張的精選相片。
樓梯亦採用了全白設計。 展覽區有如一個攝影博物館。
樓梯亦採用了全白設計。 展覽區有如一個攝影博物館。
1905 年的皮腔相機。 鏡頭設計圖。
1905 年的皮腔相機。 鏡頭設計圖。
1914 年的第一部 Leica 相機 UR-LEICA。 1954 年推出的 Leica M3。
1914 年的第一部 Leica 相機 UR-LEICA。 1954 年推出的 Leica M3。
1925 年的 Leica IA 相當經典的 Leica M6。
1925 年的 Leica IA 相當經典的 Leica M6。
1968 年推出的 LEICAFLEX SL。 單反機 R8。
1968 年推出的 LEICAFLEX SL。 單反機 R8。
Leica 第一部數碼相機 S1。 展館內有不少舊鏡。
Leica 第一部數碼相機 S1。 展館內有不少舊鏡。

揭開 Leica 機鏡製作過程

大家手上可能不只有一部 Leica 相機,不過又是否知道相機或鏡頭怎樣生產呢?相對於大部份品牌,Leica 於這方面就可說是大方得多,於生產區內,廠方便分別設有三個大窗,分別讓大家觀看鏡片打磨、測試校正以及包裝等工序,比起筆者過去參觀日系品牌流水作業偏重自動化的方式,Leica 就顯然不會將產量放於首位,反而廠方為追求品質,就更為重視人性化及員工的經驗。參觀過後,大家或許就會同意 Leica 相機、鏡頭是貴得有道理。

透過大窗,大家可近距離觀看機鏡的生產過程。
透過大窗,大家可近距離觀看機鏡的生產過程。
鏡片打磨工序。
鏡片打磨工序。
校正工序。
校正工序。
相比起日系品牌大幅自動化,Leica 的生產明顯人性化得多。
相比起日系品牌大幅自動化,Leica 的生產明顯人性化得多。
包裝工序。
包裝工序。
個人化的相機換皮。
個人化的相機換皮。
總部內當然少不得亦有一間 Leica Shop。
總部內當然少不得亦有一間 Leica Shop。
店內亦有充足的空間,並有相機、Studio、書刊等不同部份。 相當注目的大型相機模型。
店內亦有充足的空間,並有相機、Studio、書刊等不同部份。 相當注目的大型相機模型。
過百萬的 Leica 電影鏡亦可隨便試玩。 服飾算是店內價錢較易入口的選擇。
過百萬的 Leica 電影鏡亦可隨便試玩。 服飾算是店內價錢較易入口的選擇。
Leica T-Shirt 聽聞未來會於香港 Leica Shop 中出現。 Leica 杯會是 Leica 迷的目標之一吧。
Leica T-Shirt 聽聞未來會於香港 Leica Shop 中出現。 Leica 杯會是 Leica 迷的目標之一吧。

Leica 將推雲端、T 系統有新發展

作為一個百年品牌,Leica 並不只滿足於過去輝煌的戰績,對新機新鏡的開發亦同樣積極。問到 Leica 主席 Dr. Andreas Kaufmann 品牌未來會有何發展時,他便表示 Leica 很有可能會於今年 Photokina 推出雲端服務,雖然未有進一步說明服務範圍,不過除了相片儲存,估計高質素的相片打印可能亦會是雲端的另一出路。 Dr. Andreas Kaufmann 另一方面還表示,Leica T 系統未來還會有新發展,至於是新鏡還是新機,就要大家到時拭目以待了。

主席 Dr. Andreas Kaufmann 透露了未來 Leica 的發展,而桌上正正就是剛推出了不久的 Leica T。
主席 Dr. Andreas Kaufmann 透露了未來 Leica 的發展,而桌上正正就是剛推出了不久的 Leica T。

下一頁會帶大家走過 Leica 百年足跡、另有 Wetzlar 市內風光介紹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4 小時前
近年來,Console 及電腦遊戲玩家對遊戲畫面與音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追求極致的沉浸體驗。最近 Cololight 推出了一款外型酷似《機動戰士鋼彈》中 RX-...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韓國鏡頭品牌 Samyang 在早前的 IBC 2025(國際廣播展)舉行期間已經發表 AF 24-60mm F2.8 FE 恆定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不過原來 Samyang 仍有強大...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婚禮攝影本來應該是人生大日子的一部分,卻有人因婚姻告吹,反過來向攝影師「追數」。來自美國猶他州的婚禮攝影師 Rachel Stone,近日就在社交平台...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近年來,LED 貫穿式燈條幾乎成為全球汽車設計的標配,無論是入門小車還是豪華房車,都能見到這項設計。說實在的,由有特色,變為沉悶。幸好有這個想...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日 Laowa AF 200mm F2 引起不少關注,不過早在 5 月公佈的 Laowa AF FF 180mm f/4.5 CA-Dreamer Macro 1.5X 同樣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的目光。昨... (繼續閱讀)
1 日前
Apple 一向習慣在新一代 iPhone 推出前,為自家平台進行大型更新,今次亦不例外。最新已釋出的 iOS 26 更新,更同時帶來 iPadOS 26、macOS Tahoe 2... (繼續閱讀)
1 日前
剛剛發表的整個 iPhone 17 系列與 iPhone Air 手機,將於 9 月 19 日正式推出。不少用戶入手新機後,相信都會第一時間貼上保護貼。不過,最近網絡傳... (繼續閱讀)
1 日前
如果事情可以重來,再拍一次的話,筆者會嘗試來一支光圈 f/0.95 的,其實當天用 f/2.8 確實是有點錯,ISO 也可以因此降低 3 級。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小米本代數字系列旗艦手機為 Xiaomi 15 系列,按照慣例下一代理應命名為 Xiaomi 16 系列。不過,小米手機部總裁盧偉冰已在微博明確指出,小米新一代... (繼續閱讀)
1 日前
自 Tesla 車款採用隱藏式門把手後,雖然許多車廠效仿,可以這個聲稱能夠改善車輛空氣動力學的設計,近來受到挑戰。首先是有報道指中國擬 2027 年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