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Mic:「升價有理」- Tamron 新舊 150-600mm 實拍比較

文、攝:mic

要有一定靈活性,而又要同時具備 600mm 遠攝能力,近年最熱門的選擇就有 150-600mm 規格鏡頭,而 Tamron 作為首間開發同類鏡頭的獨立鏡廠,現時賣街的同時便有新舊兩代 150-600mm,第一代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與最新的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定價分別為 HK$7,500 與 HK$9,980,以 2 千多的差距,到底兩代此操控以及畫質上有多大的分別?我們就簡單地比較了一下。

左為一代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右為新版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以重量規格比較,無疑新一代的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是略有提升(2010g vs 1951g),不過如果考慮到新版功能的改良,個人便認為重量的增加是微不足道,例如新增的 FLEX ZOOM LOCK 的設計便可隨時於不同焦段進行鏡筒鎖定,以避免拍攝期間鏡頭出現「自動變焦」的情況。從細節上,新版亦花了一定心思,如腳架座除了一般的 3/8" 螺絲孔,更可如快拆板般直接對應 Arca-Swiss 標準的雲台,簡化了鏡頭裝拆於腳架的過程。新舊兩代鏡身均具備防塵防水滴設計,有一定應付不同拍攝環境的能力。

兩鏡同樣具備了防塵防水滴功能。

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792

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026

解像力測試(配合 Nikon D810 以 Jpeg 拍攝、 600mm 端、AWB)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f/6.3
f/8.0

色差控制測試(配合 Nikon D810 以 Jpeg 拍攝、 600mm 端全開 f/6.3 光圈、AWB)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入手 150-600mm 的用家,相信很多時候都會將鏡頭推向遠攝端,因此今次就集中比較一下新舊兩代於 600mm 的質素。以像素達 3,630 萬的 Nikon D810,對鏡頭質素可說是種考驗,正好亦可以看出兩者細微的分別。平心而論,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於 600mm 一端畫質上的分別並沒有想像中大,全開光圈下基本上都已有一定質素,不過 100% 放大之下,還是可發現新版略勝一籌,不單是中央及邊緣解像,反差方面新版亦是比舊要高一點,跟鏡頭改用了全新的光學設計,相信會有直接的關係。

VC 防震效能測試(手持 600mm 拍攝)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1/250s
1/125s
1/60s
1/30s
1/15s
1/8s

600mm 的遠攝,基本上最低安全快門亦要有 1/600s,要如此快門以上才可手持拍攝的話,鏡頭的實用性就可謂降低了不少,因此防震對於此類鏡頭來說,便顯得更加重要。Tamron 新舊兩代 150-600mm 都內置了 VC 防震系統,不過效能上卻是有所分別,官方的數據是,新舊分別為 3 級及 4.5 級。筆者透過實測,的確可發現以兩者有一定分別,當中以 600mm 手持,新版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以低至 1/15s 的快門速度,畫面仍有可接受的清晰度,而舊的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則最慢只可以 1/30s 手持而已。加強的 VC 防震效能,除了於手持拍攝時有用,另一方面亦有助更穩定的取景構圖,特別對於視角極窄的 600mm 遠攝,就可減少因手震而「走失」主體的情況。

總結
單以畫質來看,新一代的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可能未必算得上是脫胎換骨,不過新鏡於操控性能上卻有明顯的改良,特別是 VC 防震的加強,就令拍攝的成功率提高了少。如果純粹為了畫質,一代用家未必太有急切需要升級,反而初次入手 150-600mm 的用家,個人就認為倒不如貴一點一步到位入手二代,免卻之後心思思要升級的情況。

最新消息
9 小時前
已故日本恐怖漫畫鼻祖楳圖一雄的經典之作《漂流教室》,跟《伊藤潤二》的恐怖作品一樣,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以筆者為例又要驚又要睇,時至今日... (繼續閱讀)
1 日前
一年一度的 Nikon Comedy Wildlife Awards 又來了。大會剛公布 2025 年度 40 張入圍決選照片,依然是「笑到噴飯 + 潛力圖」的「強強」組合:作品不... (繼續閱讀)
1 日前
Insta360 香港首家專門店於今天(10 月 25 日)上午 11 時正式於尖沙咀栢麗大道開幕。開幕儀式邀請了藝人陳展鵬及一眾本地影像創作 KOL 出席,現場... (繼續閱讀)
2 日前
入境處於 10 月 17 日至 23 日期間在全港多區展開多項反非法勞工行動,今次行動其中一個重點是針對近期有內地攝影師利用社交平台宣傳「來港提供攝影... (繼續閱讀)
2 日前
藍牙耳機通話質素總是不如預期?Nothing Ear (3) 革命性的 Super Mic 技術,讓充電盒化身無線收音麥克風,有效降低環境噪音達 95 分貝!Hanaa 今次... (繼續閱讀)
2 日前
Toyota 於今年三月發表的 FT-Me 微型電動車,據外媒最新報道指出,Toyota 正加速研發並準備投入小規模量產。這款車型專為歐洲 L6e 輕型車法規設計,...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在 2012 年,加拿大 Apple 專門店內曾有一位名為 Sam Sung 的員工,由於其姓名讀音與競爭對手「Samsung」相似,被顧客拍下名片上傳至 Reddit 後,迅... (繼續閱讀)
2 日前
巴黎時間 10 月 19 日凌晨,法國文化界發生一起震撼事件——世界級博物館「羅浮宮」內的珠寶展廳在短短數分鐘內遭多名人士闖入。根據巴黎檢方後續公... (繼續閱讀)
3 日前
今年是 Leica I 相機誕生 100 周年,雖然 Leica 仍未帶來新一代 M 系列相機(M12),但是品牌剛剛亦革命性帶來首部內置電子觀景器的 M 機 Leica M E... (繼續閱讀)
3 日前
隨著新機 X-T30 III 登場,Fujifilm 今日同時發表 XC 13-33mm F3.5-6.3 OIS。這支鏡頭擁有 X 系列鏡頭之中最細小的體積,但仍然保留光學防震功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