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越級犯上?Panasonic G95 用後感

文、攝:Stephen

Panasonic 的 Micro 4/3 旗艦機 G9 推出了接近兩年,雖然 G9 的功能龐大,但是 G9 那 658g 淨重,以及媲美全片幅入門無反相機的外型,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負擔」。故今年 Panasonic 決定為其 G 系列的中檔機來個徹底升級,在月前推出簇新的 G95,用來取締有接近 3 年機齡的 G85,期望可以透過 G9 部分的 DNA,令 G95 可以在同級 Micro 4/3 無反相機中脫穎而出。

G9「輪廓」揮之不去
雖然 G95 的機身線條仍然有點 G9 的影子,剛陽味十分濃烈,但是由於機頂剔走了單色 LCD 顯示屏,以及像 PC Sync 閃光同步接口等比較「鮮用」的功能,令 Panasonic 得以將 G95 的重量由 G9 時的 579g 減至 481g,減幅有近 17%,惟仍然較上代的 G85 輕微「增磅」。略為「瘦身」的 G95 對比上代更加講求操控性,手柄的深度和厚度更加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手柄上用來承托右手無名指的指托更為深入,即使配上較為重型的超遠攝鏡頭亦不會容易疲累。至於按鍵的數目亦大幅增加,像 ISO 感光度、白平衡,以及曝光補償功能都在機頂上有專屬的按鈕,無需像以往的 G85 一樣,需要利用實體 Fn 功能鍵來指派特定的功能,感覺非常方便,這點是完全繼承至旗艦機 G9 的操作方式。而且論操作性甚至較街價已回落至港幣八千餘元的 Olympus OM-D E-M1 Mark II 略為優勝,最少在無需改動自定鍵下,就已經有一個完全獨立的 ISO 感光度按鈕,這點 Olympus 要在最頂級、賣近兩萬多元的 OM-D E-M1X 才得以賦予。兼 G95 的「一鍵一功能」不夠多嗎?三個實體 Fn 功能鍵,以及額外 8 個利用 Live View 介面衍生而成的 "Soft Button" 亦隨時為你效勞,只怕你會不記得由 Fn1 至 Fn11 是被指派那一個功能吧了。

▲G95 改用與旗艦機 G9 同級的 2,000 萬像素級別的 Live MOS 感光元件。
▲相機的手柄部分較 G85 稍闊和深,手柄的弧度亦較為明顯,論手感而言是非常之好的。
▲相機是在中國的廠房製造。
▲機底設有電子接點,可以裝上 DMW-BGG1 直度電池手柄,並可透過額外一枚 DMW-BLC12E 鋰離子充電池來延長使用時間。

為解像力「搏盡」
G95 用上不設低通濾鏡的 2,000 萬像素 Live MOS 感光元件和最新的 Venus 影像處理器,與高階機 G9 的配置幾乎一樣,正式與上代 G85 所搭載的「萬年」1,600 萬像素感光元件分道揚鑣,同時亦支援機身防震功能,當配合內置光學影像穩定器的 Lumix G 系列鏡頭時,G95 的 Dual I.S.2 技術最高可以得到 5 軸 5 級的防震效果。至於新機也採用了新的快門組件,當配合 G95 的鎂合金前機身面板時,可以有效減少快門的聲浪和震盪,進一步締造高解像力的拍攝效果。續航力方面,G95 沿用上代 G85 的 DMW-BLC12 鋰離子充電池,不過標準的拍攝數目卻由上代的 330 張下降至 290 張(CIPA 標準),跌穿「300」這個心理關口。而小編實際在戶外試拍下,亦發現相機的耗電量較預期的大,幸好的是今次 G95 支援 USB 充電功能,可隨時透過流動電源來補充相機電力,不然用家就要多花一般流動電源兩至三倍的價錢來為 G95 多添置一枚後備電池。

▲使用 DMW-BLC12E 鋰離子充電池,利用 LCD 下,最多可拍攝 290 張照片(CIPA 標準),以無反相機來說,耗電量只算是一般。
▲機側設有收音咪插孔,可以借助外置收音咪來提高影片的聲音效果。
▲除了收音咪孔外,機側亦設有可以在錄影時作監聽用途的耳機插孔。
▲用上 236 萬像素、0.74x 放大倍率的電子觀景器,而眼杯的設計亦十分穩妥和舒適。
▲機頂設有 ISO 感光度、白平衡,以及是曝光補償的快捷鍵,相當有旗艦機的操作體驗。

首部非 GH 機種原生支援 V-Log L 模式
對焦系統方面,Panasonic 在今次 G95 身上就沒有如此慷慨了。雖則 Panasonic 為 G95 注入較新的 DFD(Depth From Defocus)散焦測距技術,使自動對焦時間可減至 0.07 秒,與旗艦機 G9 的 0.04 秒仍有點距離,但是 G95 對焦系統卻是沿用多年的 49 點,而非像在 G9、以至是全片幅 S1 系列無反相機的 225 點對焦系統!若然在追蹤拍攝的主體較為細小的話,49 點對焦系統的區域幾近是 225 點對焦系統的 4 倍,精準度難免成疑。影片拍攝繼續是 Panasonic 中高檔可換鏡頭相機的又一強項,除了支援 4K30p 超高清影片攝錄之外,亦在全高清格式下提供了高達 120fps 的慢動作攝錄功能,而為了針對較專業的攝錄用途,Panasonic G95 亦是第一部非 GH 系列相機在出廠時已經預置了 V-Log L 曲線,它可以輸出更平淡的色彩調子和提供 12 級動態範圍以便日後的影片剪輯之用。一般相機在拍片時會有所謂的最長攝錄時間或最大檔案尺寸限制,大多數會分別以 29 分 59 秒或 4GB 為限,當細閱 G95 的拍片模式規格的話,就會看到 Panasonic 在 G95 身上「放寬」了有關「限制」,只要使用高速的 SDXC 記憶卡攝錄,連續攝錄時間可以長達 3 小時 4 分鐘或 96GB,這點甚至比更高階的 G9 還要強,令用家在毫無顧慮下進行「一機直錄」,用來記錄長時間舉行的特別場合就最為合用。 

樣本照片

▲ISO 200、f/8、1/400s、焦距:33mm(等效焦距:66mm)、鏡頭:Panasonic Lumix G Vario 12-60mm F3.5-5.6 Asph. Power O.I.S.
 使用預設的測光模式下,相片的光暗過度恰到好處。
▲ISO 200、f/8、1/160s、焦距:30mm(等效焦距:60mm)、鏡頭:Panasonic Lumix G Vario 12-60mm F3.5-5.6 Asph. Power O.I.S.
套裝鏡頭 Lumix G Vario 12-60mm F3.5-5.6 Asph. Power O.I.S. 的解像力表現算不上是非常突出,想發揮 2,000 萬像素解像力表現還是建議上高一級的 Leica DG Vario-Elmarit 12-60mm F2.8-4 Asph. Power O.I.S. 或 Lumix G Vario 12-35mm F2.8 II Asph. Power O.I.S.。

Panasonic Lumix DMC-G95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30

Panasonic Lumix DMC-G95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598

下一頁: 感光度測試及更多樣本照片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4 小時前
iPhone 17 Pro Max 已經正式推出,此機不僅沒有加價,維持 HK$10,199 起的定價,更在外型、拍攝能力、處理器性能及電池續航等方面均有改進或提升。...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Leica 向來不只是賣相機,品牌有時會將攝影文化包裝成生活態度。今次,他們索性把遊戲元素搬進攝影領域,推出一副標準 52 張的 Leica Akademie Card...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雖然香港無耐前的熱汽球節搞到「一鑊粥」,但話明盛事經濟,盛事當然浪接浪。新活動是全球首創的「維港海上大巡遊」,多啦 A 夢、KAWS & 芝麻街、滑...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早前市場有消息指 Laowa AF 200mm F2 大砲將會在 10 月上市,然而這支話題作確實帶來很大迴響,也令 Laowa 不禁亦作出超前部署,表示會在國慶前限量... (繼續閱讀)
1 日前
街拍的重點,是決定性的瞬間,是光線運用,還是鮮明的主體?要集所有元素於一身看似很難,但只要多拍多試,大家都可以拍到出色的作品。請各位看看 ... (繼續閱讀)
1 日前
Hasselblad X2D II 100C 來襲!今代延續上代的一億像素,並帶來 10 級機身防震、LiDAR 光達對焦與全新 HDR 拍攝體驗!在 10 級機身防震下,手持長曝... (繼續閱讀)
1 日前
常說攝影是以光作畫,那麼,光線不就是工具嗎?當然不是,舉例說明。閃光燈、LED 燈,都是工具,但從它們發出的光線,不是工具。其情況就如畫筆是工... (繼續閱讀)
1 日前
英國皇家氣象學會(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每年都會舉行氣象攝影師比賽(Weather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旨在透過國際平台提高大... (繼續閱讀)
1 日前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終於回歸,而且更加由汽油車搖身一變成了純電 SUV。新車在歐洲發表了,外型不但更具動感,更擁有超過 600 公里的驚人續航...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 Viltrox 主打的 Air 系列鏡頭以輕巧和平價見稱,如今再添兩員新將:全片幅用的 AF 14mm F4.0 Air,以及對應 APS-C 格式的 AF 9mm F2.8 Air。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