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拍車男
近年車款的更新周期越來越短,讓人覺得新車變得像消耗品般,所以有消息指,Toyota 計劃將旗下主要車型的產品換代週期,大幅延長至 9 年。這不僅標誌著品牌成立以來最長的換代週期,更預示著在汽車行業邁在電動及科技化時代,要追趕更新周期的趨勢下,維持車廠傳統的產品策略。
Toyota 其實一直守住一定的車型更新周期,早期多維持在大約五年進行一次大改款,而進入 2000 年代後,則逐漸拉長至七年左右,期間通常會進行一次中期改款(Facelift)以維持產品的競爭力與市場新鮮感。例如其全球主力車系 Corolla,現行的產品週期便大致維持在七年左右。
然而,隨著電動車,以及科技應用的興起,未來汽車產品的更新將日益依賴軟體級。Toyota 正是看準了這一趨勢,決定將換代週期延長至 9 年。他們決定更靈活運用 OTA(Over-The-Air)技術,持續為車機系統進行軟體更新,確保車輛在漫長的九年生命週期內,其功能和價值都能保持競爭力。廠方更期望能透過這種方式,讓較舊款的車主也能受惠於最新的技術與功能。
從廠方的角度來看,延長改款週期帶來顯著的營運優勢。首先,它能讓 Toyota 釋放更多的資源和工程精力,專注於開發全新的車型、新一代平台技術,以及更具前瞻性的動力系統。其次,這項變革亦有助於緩解產線的巨大壓力。鑑於 Toyota 多款熱銷車型在全球市場往往有數月以上的候車期,改款週期的拉長能讓生產線擁有更穩定的供貨節奏,減輕頻繁換代帶來的產能轉換壓力。
儘管這項策略對廠方有利,但卻引發了經銷商層面的強烈反對。經銷商憂慮的核心在於批發價的定價機制。傳統上,Toyota 給予經銷商的新車批發價格會隨著產品週期的推進而逐步調降。然而,隨著改款時間延長至 9 年,經銷商預期原廠的批發價策略勢必會作出調整,甚至可能以市場銷售表現為基礎,採取更為靈活、但對經銷商而言更難預測和掌握的價格策略。這對經銷商的盈利空間和營運規劃無疑構成了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