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RAW 拍片有幾 Magic?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 使用體驗

原始色調有如 Natural Tone
另一個會令人不習慣的地方,就是 BMPCC 拍攝的色調相當的淡。這並不是相機本身的問題,而是刻意預留空間,這有如相機拍攝時使用 natural tone 一樣平淡。這種色調並非 BMPCC 專有,一些較專業的攝錄機如 Sony NEX-FS100/FS700 如 Cine Style 或 Canon C100 在 C-log Gamma 拍攝時,均會使用這種色調拍攝,用意是不讓相機的色彩處理器「主導」,待後期製作時有利調色師將色調校至心目中的水平,較易控制風格及令整條片的色調保持一致。而今次測試,我們請來影片製作人 Trevor Tse 拍攝片段,同時以 Canon EOS C100 用接近的角度拍攝,再以 Adobe Premeire Pro 進行調色(color grading),比較兩者在調色空間上的表現。

測試器材及設定:
BMPCC +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 Canon EOS C100 + EF 24-105mm f4.0L IS USM

BMPCC +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BMPCC +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BMPCC 於 12mm 段為準,相當於全片幅的 34.5mm,C100 則用 24mm 得出約 36mm 的焦段 (1.5X 裁放),兩機同時以 5600K 色溫拍攝。 拍攝當日於西港城對出拍攝電車行駛,同時觀察在逆光情況下高光及陰影之間,兩機表現上的差異,以及 ProRes 422 HQ 能否給予充足的後製空間。


當日拍攝時兩機並排,使用相同感光度、色溫設定。由於 BMPCC 的快門有限制,
所以 C100 盡量遷就至最接近為原則。

此外,為了解當日的拍攝光線狀況,特別拍下一張照片作為構圖及當時光線的參考,方便大家看過片段對比由未經調色及調色後的表現。
此外,為了解當日的拍攝光線狀況,特別拍下一張照片作為構圖及當時光線的參考,
方便大家看過片段對比由未經調色及調色後的表現。

BMPCC 的片段截圖(未調色)
BMPCC 的片段截圖(未調色)


BMPCC 試拍及 C100 色調與後製對比

在測試及調色的過程中,筆者發現 BMPCC 的片段需要大幅提升飽和度,才能達致正常肉眼的色調水平,不過想調至接近原本環境的色調,則似乎 C100 較易調至接近現場環境。幸好 BMPCC 由於色域寛容度相當廣闊,要濃要淡的彈性也算得上充裕。

至於 BMPCC 傳說中的 13 級動態範圍 dynamic range,在暗位的表現似乎較佳,在調色的過程所表現的寬容性令人滿意。但遇到如光差太強的天空,有些過曝的層次還不一定可以挽回。當然,今次測試的準確性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地方。由於首次使用的過程沒有測光錶,只能靠肉眼看那個淡淡的色調,根本不能準確判斷高光或陰影部份有沒有過曝,所以亦勸籲用家最好帶備測光錶以達最佳表現。

Canon EOS C100 於 Premiere Pro 內調暗截圖
Canon EOS C100 於 Premiere Pro 內調暗截圖

BMPCC 於 Premiere Pro 內調暗截圖
BMPCC 於 Premiere Pro 內調暗截圖

在 Premiere Pro 將曝光值大降低至看到天空細節為止,C100(上)在保留細節的能力不弱,
BMPCC (下)雖然有細節, 但無論怎調低曝光值還是略差一點。當時兩機無論是
感光度、光圈及曝光快門值均相同,從而推斷 BMPCC 的感光取向可能略高。

BMPCC 雖然在高光的動態範圍未如預期出色,不過 Trevor 以他的經驗指出,如當日同時使用 5D Mark III 拍同一片天氣,僅能顧及前景,天空的細難免一片死白,後期怎樣局部處理也難以拾回細節,所以 BMPCC 的表現仍然不錯,或許傾向再暗一至半級會有更好的表現。

色溫之掌握及影響
談到色溫,也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事項,雖然 BMPCC 的原始色調偏淡以方便後製,看似不用太擔心色溫上的偏差,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如果知道現場具體色溫的話,仍建議使用最接近的色溫值。 BMPCC 的色溫調校也是僅得 6 個數值,包括 3200K、4500K、5000K、5600K、6500K 及 7500K。當日筆者在影樓內以 modeling light 約 3300K 拍攝各個色溫值下的表現,然後在後期矯色時修正,最後發現如色溫過度偏離,例如 7500K 之下拍攝 3200K,矯色後黑白灰以外的顏色還是會偏黃,這也證明了 ProRes 422 HQ 不能當 RAW 看待的原因。 下列三幅圖以 Premiere Pro 跟據色板的白格作為色溫基準矯正,即當成是 DV 拍攝前常用的 check white,可見色溫仍然是要注意的。 (左為未矯色,右為矯色後)


機內設定 3200K


機內設定 5600K


機內設定 7500K

高感光表現理想
而值得一讚的是, BMPCC 的高感光表現其實相當出眾。在感光值方面僅得 ISO 200、400、800、及 1600 等 4 個選擇,在夜間拍攝時發現其暗影位並無難看的 color noise,對於在夜間拍攝僅得現場光的用家來說,相信會是個不錯的賣點。其實 BMPCC 能有這種高感光的表現有其原因,因為論每像素尺寸,其闊度相當於 6.5µm(0.0065mm),和 C100 的 6.4 µm 或 5D Mark III 的 6.4µm 相當接近。所以僅以 CMOS 的尺寸推斷其表現優劣並不準確,還要看每顆像素的受光面積才能得出較公正的結論。


感光度表現測試,於夜間在旺角進行。

感光度排序:(左上)ISO200、(右上)ISO400、(左下)ISO800)、(右下)ISO1600
感光度排序:(左上)ISO200、(右上)ISO400、(左下)ISO800)、(右下)ISO1600

第五頁:CinemaDNG 之體驗及入手理由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第 4 頁第 5 頁
最新消息
8 月 1 日
HUAWEI 近年持續在手機攝影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去年 Pura 70 Ultra 的伸縮鏡頭到 Mate X6 的紅楓色彩系統,不斷刷新移動影像的技術高度。最新旗艦... (繼續閱讀)
8 月 1 日
小米近日流出拍攝旗艦機 Xiaomi 16 Ultra,不過剛剛有消息指,小米 16 Ultra Max 才是真正終極旗艦,其核心影像技術已在今年 MWC 大會上初露鋒芒。 (繼續閱讀)
8 月 1 日
小米年度影像旗艦 16 Ultra 近期傳出多項升級消息,據悉這款新機將在外觀設計與硬體規格上帶來六大突破,令眾多「米粉」引頸期盼。最顯著的改變在於... (繼續閱讀)
8 月 1 日
香港首場大型 CHIIKAWA 主題活動「CHIIKAWA DAYS」將於 8 月 1 日正式登場,作為活動主要贊助商的八達通公司特別推出「CHIIKAWA DAYS 珍藏版八達通... (繼續閱讀)
8 月 1 日
八達通自推出手機支付服務以來,其 App 功能不斷擴展,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與優惠。為滿足香港旅客的海外消費需求,八達通 App 近期進行重大升級,推... (繼續閱讀)
8 月 1 日
每年 iPhone 新機發布除了硬體升級備受期待外,機身配色更是廣大用戶關注的焦點。最新流出的 iPhone 17 Pro 年度新色可說是歷代最具辨識度的設計! (繼續閱讀)
8 月 1 日
HONOR 近年來在 AI 技術、電池研發與影像系統等領域投入大量資源,成果已獲得市場廣泛認可。適逢 HONOR 影像部門成立一週年之際,首席影像工程師羅... (繼續閱讀)
8 月 1 日
HONOR 即將於 8 月 6 日在香港正式發表新一代旗艦摺疊手機 Magic V5,雖然官方尚未公佈具體售價,但已率先推出多項超值預購優惠,最高贈品價值達 H... (繼續閱讀)
8 月 1 日
近年 5G 旅遊數據 SIM 卡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不斷下探,但品質卻參差不齊。在這樣的環境下,新品牌 iReborn 以非低價策略進場,究竟憑什麼與眾多平價... (繼續閱讀)
8 月 1 日
耳機世界的魅力在於總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寶藏,Jomo 最新推出的 Nautic Gleam 正如其名「航海閃光」,彷彿是從深海打撈上來的音頻珍寶。這款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