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相機用家心得
顯示第 153 - 160 個心得
定價合理的準旗艦

Fujifilm X-S20

WilsonL607 於 2023-11-10 12:48:30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3 個月)
優點:
1. 有全自動模式,交部機俾朋友幫你影相,乜都唔使調較,當傻瓜機用
2. 7級五軸防震
3. 手柄夠深,握持感不俗 (覺得比X-T好)
4. 用NP-W235電量增加
5. 有獨立耳機孔 + MIC 孔,這個價位嘅機算係賣大包
6. 有得另購散熱風扇,這個價位嘅機算係賣大包
7. 支援UHS-II
8. 支援HEIF
9. 19種菲林模擬模式 (新機先會送新模擬,舊咗唔update firmware 俾你)
10. 內置閃燈雖然只有GN7,但想補吓光都好過沒有,但其實我自己會想用外置閃燈嘅,惟只支援1/180快門
缺點:
缺點是對比富士X-T / X-H 旗艦系列
1. 翻轉屏唔方便影相朋友 (對比X-T系列)
2. 機身唔係太多實體鍵,不便利快速設換,按鍵數量只比X100系列多少少 (對比X-T系列)
3. 唔係咁鐘意Eye- piece,感覺只能睇到75%畫面,睇不清楚EVF四隻角 (對比X-T系列是睇得舒服嘅!)
4. 個人唔係咁鐘意SD Card 同電放一齊, 但無計 cost down(對比X-T系列)
5. 要經機身USB C充電,個人唔鐘意,若電流有問題驚燒機。
6. 對比其他牌子:對焦好奇怪,如果你個畫面得一個人還好,如果畫面有幾個人,佢會跳嚟跳去, 對完A又對B/C/D/E,求其搵樣嘢對焦
7. 機身唔夠X-T/X-H系列靚仔,但我暫時都忍得到,貼了機身膜都OK
意見:
由X-T3上來,主要係睇中 IBIS 同埋新升級 X-Processor 5 自動對焦 (AI對焦)
XS系列同XT系列的設計語言截然不同,要一點時間熟習才能習慣

唔知係咪我錯覺,XS20用X trans 4 + X Processor 5,4 代CMOS 配5代處理器,發色好似無前代咁好。

感覺超值抵用,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最後更新:2023-12-07 22:13:13
又睇得又打得、復古與科技的結合

Nikon Zf

snoopy史 於 2023-10-31 16:30:48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意見:
1)ZF vs Z8

我本身用緊部Z8,主要鳥攝,所以買ZF的初衷,從來無諗過可以代替Z8,只是想買多部日常機,外貌先決。即使ZF只是得個復古外表,內裡只有Z5或Z6的功能,我都會買!何況…

除像數、手感操作及反應、和堆疊式CMOS外,ZF既功能並不輸Z8!尤其是防震及暗位對焦方面,我試過在同一場景下比較過,ZF既防震效果,特別是暗位對焦,實測確實比Z8強!

講到對焦速度,我覺得兩者差不多,不過Z8既反應會快少少,特別由最遠到最近,或最近到最遠,用單點對焦的時候。一般用tracking對焦時,兩者分別不大。

至於cmos方面,雖然ZF不是用堆疊式cmos,但高速連拍時,無論是機械或電子快門,都不覺有黑屏,用機械快門會有少少窒,但不嚴重,至於用電子快門時,我沒有認真考究有無變型問題。

所以,我覺得ZF用作鳥攝都可以,只是手感反應及操作問題,與及無得crop,或者crop完只剩返一千萬像。

2)復古與手動功能

我本身是Leica用家,包括數碼及菲林,諗住買部ZF可以玩埋Leica手動鏡。點知一試之後,我覺得用ZF玩Leica鏡頭,仲好玩過用M10i或M11!(當然,M機用疊影對焦,有另一種味道!)

首先我用天工電子接環,可以自動或手動都得,自動對焦速度不錯,特別是用tracking,真係好似玩緊原廠鏡頭咁,好爽!另外,用手動時,對焦點會顯示綠色,既方使睇,又比peaking準得多,而且同樣支援tracking,合焦時隻眼或面同樣會著起綠色,簡直是手動對焦的一大突破!

另外多左個黑白照片選擇製,真係方使好多!以前M機,要入menu起碼要㩒兩三次,先影到黑白,然後想影返彩色,又要入menu㩒兩三次,好麻煩!而家用ZF,影影下彩色,隻眼望住觀景窗,右手推一推就影到黑白,好爽!

3)鏡頭及配件

配長少少既鏡頭,唔好睇!暫時只有兩支28和40mm SE鏡夾部ZF!

加接環的話,原廠轉F鏡個接環又大又核突,加埋支F鏡好長!假如用天工接環,插上短少的M鏡連遮光罩,例如是七妹加方hood,超靚!又或者用天工再加多個FM接環,再插上短少的nikon手動鏡,例如是ais 50mm 1.8,就好襯!

假如支鏡較長,加手柄會好睇d,不過smallrig個手柄,不太靚,而且高度同快門制唔夾,唔好㩒!

希望Nikon快d出多d夾ZF既鏡頭和手柄。
最後更新:2023-10-31 16:35:43
果然每次富士出機都有人被逼害,今次會是誰??

Fujifilm X-T5

Marcoiori 於 2023-10-21 15:43:32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5 年)
優點:
佢係APC,標價過萬,令人失禁又失眠,仲吐咗幾桶血,但唔買又唔得咁,個心又好幸,又等唔到免費送真慘,又一次令人痛苦。大家可以去睇返xt4評論。😁😁邊個邊個記得叫埋嗰個寧檬茶一齊上。或者換多幾個AC同自己打打氣。
缺點:
上次XT4開賣標價過萬,即有人回應被逼害咁,又要生又要死,晚上瞓唔著,瞓著又失禁,今次唔使講過左萬,看來又有人要舊病復發,可能直接入小攬。富士真係害死佢了。
意見:
有人自稱用左幾代富士xt相機都用唔掂呢部xt5。你哋話啦!係咩問題?!換乜Q嘢機呀換腦啦!又有人話佢呢樣唔得嗰樣唔掂,重點得兩隻字(講唔晒,唔好買),咁就收左皮,可見其受害程度勁過五軸七級幾咁嚴重🤭🤭。
最後更新:2023-10-21 16:32:09
應該係最後一部apsc單反

Nikon D7500

ken1081b 於 2023-10-17 12:51:00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6 個月)
優點:
行貨六千鬆
單反中上級有嘅嘢佢都有
有內閃

電量充足
防水防塵
成像靚
ios10000 以下隨時用
缺點:
用落唯一不滿

覺得個握把與鏡頭位置真係好近

手指會頂住鏡頭尾
意見:
粒感光元件同 zfc 應該同一粒 ,
所以成像都係差唔多
對焦系統比無反快
鏡頭群充足 , 鏡頭價錢又平
機身又有防水防塵
所以我買咗zfc之後
都買返部 d7500 嚟打雀
最後更新:2023-10-24 11:04:27
一機走天涯

Nikon Coolpix P1000

ken1081b 於 2023-10-16 07:06:35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日)
優點:
可拍攝所有提材
iso 800 可用
鏡頭由 24-3000mm 成像也非常好
防震強橫
電池算耐用
我第一次用 , 一粒電影咗 6 百幾張
缺點:
全段最少光圈只有 F8
入門級設定
白平衡不夠準
內存不足 , 拖慢拍攝
錄影鍵太近重播鍵
意見:
旅行 , 演唱會 , 月亮 , 靜態鳥乜都影到
影唔清 , 轉拍片

P950 同 P1000
整體上只有幾點需要考慮
重量 P950 輕約 400克 , 只有 1kg
焦段 P1000 有 3000mm 比 P950 多1000mm
體積 P1000 大好多
鏡頭 P1000 靚過 P950 DD

如果係手比較細嘅人
仲有想日日帶機喺身
我建議買p950

P1000 比較適合有體力同大手板嘅人

而我自己係因為性價比
怕買咗p950 行貨 $5780
可能會成日心痕痕想買P1000 行貨$6340
最後更新:2023-10-17 08:55:43
打雀性價比之王,af力壓z9

Canon EOS R8

Yiho2013 於 2023-10-12 00:20:46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6 個月)
意見:
利申持有z9, a1, 貪輕入埋呢部,有驚喜!

上網話缺點眾多,但買得呢部,要識避重就輕,純打雀影運動角度出發睇呢部機:

0. 竟然係接近blackout free, 睇下sony 賣2萬幾個d,nikon除左flagship外邊部做到?呢樣打雀來講有幾重要唔洗講

仲有r5 r6俾人屌到化嘅evf lag, shutter lag, 今代竟然好左好多,影人跳,雙腳係evf離地個下竟然所見即所得,可謂同廠計嘅大躍進!

講起同廠比較,今代無左r5 r6嘅靜音快門0.5秒嘅白痴限制,長曝落腳同用防震鏡嘅handheld明顯少左快門郁產生嘅震動

問題1.buffer唔夠,轉用c raw, buffer即刻跳到百幾張, 4秒絕大部份場景都夠,打燕子打鷹都掂, 其實就算打撲水, 幾可要超過3秒40 fps呢?m43機王om1去到50 fps都係得2秒

數據:r8 40 fps係去到4 秒,160張夠皮未?

慢少少30 fps 去到9秒
20 fps 去到12秒

最勁buffer嘅z9 he raw 20 fps去廿幾秒,但其實有咩題材要連打20 fps 成2x秒呢?

況且, 40 fps係135機天花板存在,唯2超過20mp 去到40 fps嘅機,實測完仲係用張uhs 1 sd就做到!

仲有,pre shot功能係暫時135機得canon出到raw!

的確,清buffer係要d時間,但每下用1,2秒去影40fps, 基本上我無需要等過佢clear buffer, 但有幾可運動打雀要去到40 fps長run呢?相信唔會太多人需要用盡到呢個功能,但用得盡佢嘅功能嘅時候又真係得佢先得,。

記住你只需要俾一萬蚊,佢就俾到你嘅絕大部份體驗係以前幾萬嘅級數

問題2. 電唔夠,差足電較flight mode 我一粒電去高原長期10度以下,打到4,5個鐘左右,頂盡一日3粒電出去加尿袋乜都夠用,就算打雀用連拍,一個下午平均打2000張用一粒電,我收貨。

問題3. ibis無防震,咁你可以買is鏡,成個rf得16 28 50三枝常用鏡無is而且運動打雀好多時根本要快過安全快門,影響不大,而rf長鏡都有is,呢個題材來講0影響,除非你想接ef鏡,但係!

456, 1848 i , 70 28同大部分中低價長鏡係用唔到30 fps上, 所以你都係用返rf啦

重頭戲: af, 算法上絕對比起a1 z9更智能認到主體,試勻哂d setting都係r8更易影到更唔使用腦按快門就得,尤其幾乎全黑都對到飛燕,平時日光就算影燕子或其他快雀只要你pan中係中frame,佢基本上都準,感覺好有安全感

可能俾左3,4萬買a1 z9嘅人會唔服,點解人地一皮野會af好過我3,4萬,無辦法,事實勝於雄辯,我三家買齊,毫無偏見,信不信由你
最後更新:2023-10-24 20:18:02
方便易用

Sony ZV-1 II

KS9658 於 2023-10-04 11:23:08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個月)
優點:
以下既評價係作為純影相角度而寫,因為我好少拍片
- 好細部易袋,牛仔褲後袋都裝到
- 18-50焦距超廣角到中距都照顧到,同類機仔好少18mm起跳,好窄既室內或者好大既建築物都影到晒
- 18mm F1.8大光圈,如果大機咁既spec會好大碌
- 開機熄機反應好快
- 對焦快,一貫Sony特色
- 反芒取景方便
- 可以USB-C叉電
- 新menu介面冇以前a6000咁混亂
- 我揀黑色機身,細細隻係街影相好低調唔會阻到人
缺點:
- Sony既發色比以前有改善,人臉少左青黃,但都係不及其他牌子
- 無防震,快門要較快D
- 同埋無防震,室內自拍容易手震(唯有連拍幾張再揀)
- 30mm左右已經跌到F3.5,光圈縮得好快
- 如果攝影為主,冇PASM轉盤同viewfinder始終冇咁就手
- Wifi連Creator's App唔係好穩定 (仲會同vpn撞,其他N記C記牌子唔會)
- 電量十分之麻麻,影100張相冇左一半
- 高iso始終唔及大機
- 暫時iPhone同MacOS仲未睇到raw file (但LR睇到)
- 價錢唔平,同價錢買到既手機影相已經3鏡頭
意見:
以前Nikon公佈左一部一吋相機DL 18-50但最後冇生產,
事隔幾年,Sony呢部機仔應該係最接近既產品,
雖然呢部機係以vlog為主,但係作為相機都相當稱職,
焦距係最大賣點,18mm起跳既機好少,
出去玩又唔想大機阻手阻腳,去旅行連人帶景一張影晒,
呢架機的確好方便,
以前用過a6000對Sony印象好差,顏色差,鏡又鬆郁朦,
不過試用過依架機,感覺colour rendition有進步,
佢絕對唔會比到你好淺景深,好artistic既相,
但係紀錄下生活日常十分之唔錯,簡單易用,
雖然一吋好多人會覺得不如用電話,但係識得用,
影出黎點都會靚過手機少少,加上相機既操控感,
同埋相機唔似手機,唔會下下AI加色自動sharpen,
早幾日帶佢去日本玩,一路買野一路影相,十分滿意
最後更新:2023-10-05 12:17:41
理想中的攝影系統

Fujifilm X-T5

sossossos 於 2023-10-04 06:45:21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市面上難得的似相機的相機,然後是作為一個完整攝影系統 aps c 其實係好過135(FF) 整體平衡性. 淺景深 做到. 深景深 做到. 高通光量 實用景深 掂! 像素數 夠用 . 機身 兩三支高性能鏡頭 整體重量及體積 機動性完全ok. 價格 極掂! 特別是考慮到 唯卓士 1.2光圈鏡頭 又平又正又勁! 我用A7V都恨唔到無得用! Sony係唔錯, 手殘都影到相.但一個正常影相人 富士完全夠用 返studio 仲可以入手富士中幅機! 又係平靚正! 依個系統真係好明確好完整覆蓋面好專.另外要提醒各位 係菲林年代富士已經出強大的120機 在後期更幫過哈穌oem出自動對焦120機及鏡頭,富士做相機工藝係高於一般日本品牌. 我為了節省 唔搞咁多嘢著 何況sony系統唔差 一部135加鏡 重重哋outdoor勉為其難 頂硬上 還可以 studio 扮下接近中幅來用 又勉強係掂嘅 最多6000萬像素插值到1億 幅度唔算大 所以呢!我只遠觀先 .但如果可以重新開始 這一刻,我會選擇完全投入富士系統.
缺點:
我估富士總會有缺點 但都係攝影人可以克服的缺點, 唔識影相又要玩相機果班友 就難搞D 我估.
意見:
抱歉各位師兄 我無富士系統 我一直用緊sony系統 包括閃燈 studio閃燈搖控 outdoor TTL閃燈系統都係sony腳,否則我一定會轉會富士.經詳細分析後 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