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即是楓 — 大棠楓香熱潮過後的小結

上月到訪大棠,紅葉指數仍是B級,葉的顏色,黃綠多於橙紅,然而當日天色好,造就了較多的色彩變化,於是選了幾幅強調楓葉與背景色彩的照片,寫了篇《色即是楓,楓即是色》

數星期之後,據報紅葉指數已達A級,於是再走訪一趟。這回的葉色,的確比之前紅,可是,殘的更多!加上適逢多雲天陰,色彩缺如,經驗告訢自已,若然仍抱追紅逐色的想法拍攝,定必敗興而回,當下調整心態,立即轉台,以另一眼光觀察眼前景物 ……。這方法果然湊效,轉瞬間,枝殘葉碎、瘀紅蒼灰的楓香,彷彿提升至另一境界!

只要改變想法便可以「升呢」?玄之又玄!說穿了,不外乎讓色彩退居次席,重點表現形態而已。須知枝葉疏落的樹木都有共通之處,大致而言,四個字:色少形多。拍攝殘楓,當然亦可利用這個特性,多強調形態,少用大堆頭的色彩表現。

要表現楓香形態,仿國畫手法絕對可取。常見的水墨國畫有幾個明顯特徵,包括大幅留白、簡單色彩、有如書法筆觸的線條描繪、着重形體的分佈與關係,以至畫幅長濶比例誇張等等。只要在照片的構成中加入了類似的元素,便自自然然流露出幾分中國畫的味道。

dcf-travel-img-17515» 灰朦的天色,最適宜留白手法的運用;只要把天空過曝就是了。

dcf-travel-img-17516» 上重下輕,由上而下的構圖方式,中國畫常見,西洋畫較少採用。

dcf-travel-img-17517» 楓香的枝葉,先天已具備這種向下斜傾的形態。

dcf-travel-img-17518
» 再來一個直幅,仍是由上而下的佈局。

dcf-travel-img-17519» 把缺葉的枝幹當作書法筆畫看待,曲、折、撇、捺 ……。

dcf-travel-img-17520» 留白不一定要去到盡,虛化的枝幹及葉子是不錯的點綴,並可令畫面呈現不同層次的深度。

dcf-travel-img-17521» 虛化的背景,凌亂,但不雜亂,同樣能為畫面營造一種層次。

dcf-travel-img-17522» 不用大堆頭色彩,不等於完全忽略,沉鬱中的幾點鮮明,反而更突出。兩塊就夠晒數。

dcf-travel-img-17523» 形態獨特的,當然不應放過。留意這裡紅葉只是配角。

dcf-travel-img-17524» 當然也不一定要用長焦特寫;廣角拍攝也可以。由於納入景物較多,需特別留意各種元素的配合。以此為例,粗幼、大小、疏密、遠近,取景時都不妨多點考慮。

除了留白,狹窄的畫幅,不論直橫,都是國畫常見,可以用來配合不同的枝幹形態。

dcf-travel-img-17525» 橫幅

dcf-travel-img-17526  dcf-travel-img-17527
» 直幅


模仿國畫,只是眾多表現手法中之一種,還有更多的殘楓演繹方式:簡單的、複雜的、有趣的、優雅的、愉悅的、沉鬱的 ……;只要放開心態拍攝,你會驚嘆大棠楓香的妙曼多姿。

dcf-travel-img-17528» Less is more.  但請留意,less 不等於 nothing,雖然某品牌美容產品以無添加招倈,但相信大家都不會期望買到的只是一小瓶蒸溜水吧?背景中的明暗與線條,擔當重要的角色。

dcf-travel-img-17529» 枯葉兩片,並不孤單,但樣子委實可憐。這種表現方式很直接,主體本身已能說故事。

dcf-travel-img-17531
» 楓香葉不一定要紅。纖細葉梗,淡淡的綠與黃,倍覺輕盈優雅。


dcf-travel-img-17530» 有了背景豐富的明暗變化,即使只有細小的一片葉,也不太單調。

dcf-travel-img-17532» 散亂的細枝掛着幾片黃綠的楓葉,彷彿飄浮在幽深的楓林。

dcf-travel-img-17533» 壓軸出場,幾株主幹亮相,為2015小弟的大棠楓香拍攝作結。

兩次到訪大棠楓香林,楓景各有千秋;一次宜色,一次宜形。這多少道出了我等業餘拍友面對的現實— 拍攝條件不到我們選擇。沒有太多的業餘拍友,可以今天條件不符預期,改天再來。因此,作為業餘攝影人,多少要練就一點心隨景變,景由心生的本領。聽起來有點像武俠小說,但事實上,美感是多方面的:俊美、秀美、嬌美、淒美、沉鬱美、缺憾美 ……;只要不堅持獨沽一味,不固執於追尋某一種特定的美態,則凡物皆有可觀,凡景皆有可拍。雖說大棠楓景美絕香江,但與韓、日、美、加等世界級的相比,仍有大段距離,加上楓葉的最佳狀態稍縱即逝,臨場觀察,採用相應的表現手法,以至取景時的靈活應變,是足以影響拍攝成敗的重要因素。

楓即是楓,楓形於色。不論重形還是重色,拍出來的,只要能令自已眼前一亮,那感覺,就是滿足美好!


相關文章 -
色即是楓,楓即是色 — 大棠楓香色彩

枝橫葉碎繽紛落 – 畫意洋紫荊簡易版
此文提及以留白仿國畫手法拍攝洋紫荊,可互為參考。

攝光寫影 -
www.pageposer.com.hk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首頁推介
城荷體統 攝光寫影 .6 月 20 日 六月初的某天,下午一時,驕陽似火。 站在城門谷公園最底層池塘的旁邊,彷彿感覺到有人正在用蒸汽熨斗熨衣服;又濕又熱的氣息,瀰漫四周。一時手癢,拿出機背屏幕取景器,嘗試用那放大鏡聚焦陽光,看看能否燒着地...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天賜塱原。早餐 A 攝光寫影 只是去年,望中猶記,噏耷荷花路 …… 近幾年,香港境內荷塘的狀態每況愈下,好幾處曾經的風姿卓約,花開變得千瘡百孔,慘不忍暏。承接去年頽勢,本以為今年難寄厚望,沒料到天賜塱原,為本地荷花挽回不少聲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從法則到原則 ( 四、探美尋源 ) 攝光寫影 前面三回,分別介紹了甚麼是美學原則、美學原則的常見版本,以及美學原則超越視覺的特性。為免流於齋講天下無敵,本回分享一些應用心得。 心得不多,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搞清楚美學原則的各個項目所指為何。但正如在... (繼續閱讀)
深水埗。再定義 攝光寫影 「可以先由你建議想拍的題材造型,我儘量配合。」 把自己說得萬能一般,甚麼造型風格也可以信手拈來,實情是因為與 Joey 未曾合作,無從建議。沒多久,便收到傳來的兩幅參考樣板。第一幅,黑白相,似是在中環舊最... (繼續閱讀)
荷光初現 攝光寫影 彷彿時空錯亂,初夏的荷花,竟然遇上秋季的天氣。碧空如洗,清風送爽,縱使烈日當頭,卻是汗不沾衣,更大的驚喜,是用不着噴蚊怕水;在香港拍攝荷花,從未如此舒適過。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去年開放之後的首個夏...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從法則到原則 ( 三、色光形意 ) 攝光寫影 前文介紹過美學原則幾個常見版本,並列出當中包含的項目。按常理,接下來應該解釋項目細節。然而相關論述網上多的是,讀者只要隨便搜尋便可找到一大堆,反而應用方面的討論,卻是絕無僅有,有見及此,先談應用。 ... (繼續閱讀)
從法則到原則 ( 二、美學原則 ) 攝光寫影 超然物外!上回簡單介紹過形式美,並以節奏為例,展示形式美獨立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特質。此外,亦提到除了節奏之外,合資格稱得上形式美的,還有好幾種東西,而且眾說紛紜,不同派別會有不同的選擇。然而選擇雖異...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從法則到原則 ( 一、形式美 ) 攝光寫影 談構圖,小弟總是對坊間流行的幾招構圖法則,表示不以為然,有時更會狠批一番。然而靜心反思,這並不公平,因為錯不在法則。 認識某事某物,從簡到繁,逐步了解,是正常程序。例如中小學教科書,電子都被形容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