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女孩洋紫荊 @ 重曝柔焦

以「梗有一棵喺左近」來形容香港市區的洋紫荊,雖不中亦不遠矣。或者,未夠貼切的,是實情往往不只一棵,而是很多。

dcf-travel-img-29899

對生活在香港的人而言,每天與洋紫荊相遇,早已習已為常。就好比鄰家的女孩,見慣見熟,加上其身處的環境,亦大都是尋常巷陌,難有驚艷。事實上,洋紫荊花色深,葉色濃,枝桿說不上千姿百態,難以像櫻花、紅葉那樣教人趨之若鶩。然而,貴為香港的市花,總不應是如此平庸吧?也許是這份情意結之使然,即使洋紫荊長相平庸,亦會嘗試用相機留住她的倩影。而為求能在平凡中突圍而出,拍攝時難免要出點「絕招」,其中一個極有效的招數,便是柔焦處理。

要達至柔焦效果有很多方法,其中雙重 (以至多重) 曝光是常用方法之一。一般所說的重曝柔焦,就是將多於一次曝光所得到的,合焦與失焦的不同影像,在相機中合成,從而達至柔焦的朦朧效果。就如下圖所示。

dcf-travel-img-29889
▲ 單次曝光

dcf-travel-img-29888
▲ 雙重曝光;合焦影像與失焦影像的合成。


對攝影初學者而言,重曝無疑是高級技法,但其實當中原理並不複雜。而在眾多透過重曝技巧可以取得的效果之中,柔焦可說是相對容易掌握、容易見效的;只要相機設有相關功能,便不難做到。以下簡單介紹一下。

先說基本原理,請看下圖。所謂重曝,就是先拍A,再拍B,然後由相機將兩者重疊,得出影像C。

dcf-travel-img-29891
▲ A + B = C


原理雖然簡單,變化卻不少,因為兩次曝光所得出的影像,可以有多方面的差異。延續上例,以下用Photoshop 模擬出以不同曝光量拍攝B影像所取得的重疊結果。

dcf-travel-img-29890
▲ 減少B的曝光量;柔焦效果並不明顯。

dcf-travel-img-29892
▲ 增加B的曝光量;柔焦效果過度明顯。

 

重曝中關於各影像的曝光多少,向來都是研習者關心的問題,然而實際上難有標準答案。筆者認為,重要的是要弄明白重曝的一些特性。就以現時討論的重曝柔焦而言,需關心的特性就是兩項:一、合成時各影像亮度相加;二、失焦影像的亮部向暗部擴散。知道這兩個特性,很多問題都不難自行解答。例如:因為亮度相加,各次曝光應比單次曝光所需的少;因為失焦亮部向暗部擴散,場景反差明顯時,失焦的一拍可減少曝光。懂得如此這般地思考,臨場應變便不成問題。

除了改變曝光量,B影像不同的失焦程度,或者採用不同的焦距拍攝,以至刻意略為移位,都會影響到影像C的結果。而這正是重曝的難處,亦是其吸引之處。── 成功取得要求的效果,讓人有成功感;得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驚喜。當然,當中亦不乏使人失望的個案!就以拍攝洋紫荊為例,由於枝葉的末梢纖幼,即使只是微風的日子,也難以做到準確重疊。幸而攝影很大程度是差不多的藝術,多試幾次,選出最好的就是了。事實上,準確重疊是重曝中較難掌握的技巧。但即使如此,筆者很多時拍攝重曝都沒用上三腳架。原因有好幾個,除了上述的風吹樹動之外,還有的是不準確重疊會帶來意外驚喜,此外,也許最主要原因是 ── 懶!

接下來,就以筆者在蝸居附近拍攝的幾幅鄰家女孩洋紫荊照片為例,看看透過簡單重曝所達至的柔焦美圖效果。但必須坦白,由於重曝柔焦很多時會產生反差不足的副作用,以下照片都經過PS處理 ,主要是修改明暗反差。

dcf-travel-img-29880
▲ 與上面例子同一場景。花葉依附的幼枝在風中搖曳不定,好容易才拍到較為滿意的一幅。

dcf-travel-img-29881
▲ 失焦的一拍減少曝光,裝飾性的光芒幾乎看不出來。
但無論是花瓣、樹葉表面,以至背景的瑕疵都減少了,仿如添加了「影像柔順劑」。

dcf-travel-img-29882
▲ 逆光重曝,光差大,效果明顯。柔焦效果帶出的光芒,總是討好。

dcf-travel-img-29883
▲ 經柔焦處理。殘落的洋紫荊花蕊也變得沒那麼碍眼。

dcf-travel-img-29887
▲ 長在路旁休憩處的洋紫荊,在淺景深及柔焦雙重效果之下,樹叢背後建築物的干擾完全淡化。

dcf-travel-img-29884
▲ 重曝柔焦只是添加朦朧,與大光圏鏡頭的散景模糊略有分別。

dcf-travel-img-29893
▲ 選擇孤立的幼枝,適當地配合鏡頭景深,主體柔焦效果似有若無;
遠處的花叢卻有效地淡化,清晰與模糊並存。

dcf-travel-img-29894
▲ 虛的一拍大程度失焦,並且減少曝光。相反,合焦的一拍卻增加曝光。
結果是沒太多的柔焦味道,反而有點像水彩畫的筆觸。


擱筆之前的一點補充

或者有讀者會想到:既然柔焦效果是由合焦與失焦影像合成,那麼,只拍單一影像,然後透過PS的模糊濾鏡來建立失焦版本,再應用圖層混合,不就可以模擬出重曝效果了嗎?答案是:可以的,但效果不同。最大不同之處,是PS的模糊,例如高斯模糊,基本上是明暗部份互相滲透的。而鏡頭失焦拍攝得出的模糊,則是由亮部滲向暗部,因而影像合成之後,亮部表現較為討好。然而,即使PS不可完全模擬重曝效果,筆者依然認為PS合成的想法很有意思。首先,這表示即使相機沒有重曝功能,仍可做出相似的效果(若非相同)。我們大可先拍虛實兩幅照片,然而後以PS重疊;本文上面的模擬例子就是如此得出的。其次,採用PS合成,除了可以在合成之前對各影像作出曝光調節之外,亦可以調整個各影像的大小、相對位置,以至圖層透明度,從而得到最佳的重疊效果,減少「撞彩」成份。

至於這樣的後期重疊合成,是否仍是正宗的多重曝光,還是旁門左道,已屬哲學層面的討論,在此省略。

 

相關文章 -
幽篁夢醉竹影深 ─ 多重曝光技巧初探
枝橫葉碎繽紛落 ─ 畫意洋紫荊簡易版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教我如何學攝影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1 日前 間中會在中學客串攝影導師,由於教學對象是中學生,不時也會在技術以外,嘗試加插一些自以為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日前的一次講課,介紹過關於曝光基本知識之後,見距離打鐘散班尚餘少許時間,便隨便東拉西扯一番,其... (繼續閱讀)
萬物有情,末本重置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10 月 13 日 自認是「感覺系」攝影人,喜歡拍攝有感覺的照片;也慶幸拍出的感覺,多少也能引發共鳴。而作為攝影導師,少不免也會在攝影班中建議同學們嘗試為照片注入情感、拍出感覺。然而根據以往經驗,在眾多攝影課題之中,「...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四、不擇手段】 攝光寫影 .9 月 30 日 上回指出,「在未有明確演繹方向之前,首先尋找可供選擇的規律。規律,就是選擇中的選擇。」聽落幾 OK,然而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選擇規律同樣不可奢望心想事成。在場景中選擇規律,在畫面中建立規律,是目的;為求...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三、選擇的選擇】 攝光寫影 上回提到,若然拍攝條件並不理想,要拍出好照片,除了依靠感性直覺之外,還需要理性的選擇、組織、分析,以至判斷。本回集中談談選擇。 選擇,驟聽起來並不複雜,不就是在多於一種選擇的情況下,選出其中一種吧。...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二、平亂有道】 攝光寫影 前回提及,康樂公園的荷塘相當細小。然而別小覷規模丁點,荷攝常遇的不利因素卻是一應俱全。何謂不利因素?各花入各眼,各人心目中的不利因素未必相同,對小弟而言,主要歸類為二:一、雜亂;二、不配。雜亂不用多...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一、地點 & 器材】 攝光寫影 既曰兼讀,荷塘選擇不論好醜,只求就手。粉嶺康樂公園本來就是個小型公園;公園細,荷塘更細,康樂味濃,每天早上拍攝時段,都有幾位年長女士在亭中邊閒談邊晨運 (唔想用大媽一詞,感覺略帶貶意)。「面面髪梳,梳...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序】 攝光寫影 北上成風,本地掏空。自從 COVID 疫情過後,不同行業的生態都有明顯變化,小弟的理論網課首當其衝,遭遇斷崖式下滑。有見生意淡薄,又不懂賭搏,而屋企附近就有間 IVDC,於是的起心肝扮好學,揀了個 ERB (Employe...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新田舊塘。綠葉紅荷 攝光寫影 曾幾荷時,小弟拍荷首選新田荷塘,喜歡那份自然質樸。但自從幾年前池塘經歷颱風山竹一役,以及旁邊加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之後,新田夏荷的狀態明顯一年不如一年。本以為這裡的荷花從此一蹶不振,沒料到今年夏天,竟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