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午朝 @ 長洲太平清醮

在剛過去的香港國際旅遊展 (ITE Hong Kong),有幸獲一參展商提供時段,在其攤位作現場分享。老實說,當初接到負責人通知時,筆者的第一反應,是懷疑對方打錯電話。須知小弟極少外遊,在以旅遊為主題的活動中分享,豈不是近乎無中生有?後來幾經苦思,終於想出一招「角色扮演當遊客」,以假遊客身份,介紹著名的本地旅遊項目長洲太平清醮。

過去筆者曾於本欄發表數篇關於長洲太平清醮的文章,然而那些都是以某年的拍攝為基礎加以發揮,從未試過就當中的內容作較深入的描述。今次,藉旅遊展分享素材在手之便,將照片略加整理,撰文介紹幾個自己較為喜愛的拍攝內容。

提到長洲太平清醮,很多人都會想到飄色遊行與搶包山。其實,整個太平清醮的活動,從首日迎神建醮開始,到最後一天送神回廟結束,為期足有五天 (見下圖)。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富、傳統氣氛之濃厚,堪稱本地同類活動之冠。

dcf-travel-img-35661
▲  2019 長洲太平清醮日程表

從以上的官方日程表可見,飄色會景巡遊是在第四天舉行。至於搶包山比賽及伴隨的表演助興,則在當晚深夜至翌日凌晨進行。筆者之見,五天之中,以第三及第四天,活動內容最豐富緊湊。

曾經在本欄發表的《長洲太平清醮 2013》一文中提到,對於長洲太平清醮這題材,小弟長期秉持一個原則:別人多拍的,少拍;別人少拍的,多拍。因此,在眾多的不同題材之中,傳統題材拍得比較多,祭祀儀式當然亦在此列。而各種祭祀之中,拍得最多的,是第三天早上的走午朝及第四天晚上的山祭超幽。本文先介紹走午朝,一個小弟拍攝多次,但依然自覺強差人意的祭祀儀式。

既稱走午朝,儀式於午時,即早上11時開始,在長洲北帝廟前的神功戲棚內進行。場地佈置,除了作為主壇的大枱之外,還設有五張方桌,據說是對應五行觀念。各方桌上均放置插滿香燭的香爐一個,並有諸如水果、平安包、燒酒、元寶等祭品。儀式未開始之前,間中見有鄉民自行加添大包小包的「私人醒」祭品。

dcf-travel-img-35662

dcf-travel-img-35663

dcf-travel-img-35664

一切準備就緒,儀式開始。早段似乎沒有甚麼特別之處,驟眼看,視覺上平平無奇。倒是在聽覺上,道士們誦唱經文的旋律高低抑揚,節奏緩急交錯,頗堪玩味。這時候,筆者喜歡用上長焦鏡,捕捉道士們的神態。其表情的豐富多變,態度之嚴肅認真、煞有介事,足以令人相信祭祀儀式確具神威。

dcf-travel-img-35665

dcf-travel-img-35666

dcf-travel-img-35667

dcf-travel-img-35668

dcf-travel-img-35669

一番平淡之後,儀式漸入佳景。先是道士們手持令旗法器,到其中一張方桌拿取部份祭品,然後就在場中一面舞動令旗,一面圍繞各桌祭品奔跑。

dcf-travel-img-35670

dcf-travel-img-35671

dcf-travel-img-35672

dcf-travel-img-35673

dcf-travel-img-35674

以小弟多年觀察所得,奔跑時的招式路線既有一定規則,亦不乏臨場即興。如是者,其餘四桌祭品都進行同樣的「處理工序」,道士們的動作節奏一回比一回快,鑼鼓鎖吶伴奏助威一陣比一陣響。

dcf-travel-img-35675

dcf-travel-img-35676

dcf-travel-img-35677

dcf-travel-img-35678

當全部五桌工序完成之後,還有一段節奏更急速的疑似自由發揮,有說是像徵慶祝祭祀進行順利。霎時間,道士們仿若神明上身,令旗翻滾,彩袍繽紛 ……。與此同時,一路靜候場邊的民眾,已是如箭在弦,蓄勢待發,只待儀式完結。

dcf-travel-img-35679

dcf-travel-img-35680

dcf-travel-img-35681

dcf-travel-img-35682

dcf-travel-img-35683

dcf-travel-img-35684

如此緊張,搞乜?搶嘢是也。鑼鼓聲還未完全停歇,眾人已急不及待一湧而上。要搶的何只祭品?儀式中用過的杯碟器皿,同樣沾附了神明庇佑,當然也不能放過。搶的搶,拿的拿,派的派,不消片刻,全部附有神功的物品都一掃而空。公公婆婆之身手敏捷,超乎想像!

dcf-travel-img-35685

dcf-travel-img-35686

dcf-travel-img-35687

dcf-travel-img-35688

某程度而言,走午朝儀式匯聚了長洲太平清醮的幾個特點。首先是鼓樂喧天。記得當初拍攝的那一次,隨後的好幾天,鑼鼓聲總是不時隱約在耳邊響起。其次是是動感十足。無論是抬着神轎的「走菩薩」,還是打衝鋒般舞着麒麟奔向神壇參拜,「走」的一環,不可或缺。還有的,就是搶;爭先恐後地搶收祭品或祭祀用過的器皿。可惜,當年最激烈的搶 ─ 真真正正的搶包山 ─ 已不復見。

時代在變,社會在進步,傳統的日漸式微在所難免。留住消失中的影像,應該是筆者拍攝長洲太平清醮的一個初衷吧!


相關文章 -
神壇燭影 ─ 長洲太平清醮 2016
以逸代勞、守株待兔 ─ 長洲太平清醮 2015
長洲太平清醮 2013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廣褔英雄頌 攝光寫影 .2 日前 一橋兩端,木棉三數;千百英雄,福田廣種。 從吐露港公路北上,左轉支路接大埔道,便進入了大埔市中心的邊陲地帶,就在廣福邨對開,一道行人天橋橫跨公路飛架,橋的兩端,各有幾株高大的木棉樹,碩大火紅的木棉... (繼續閱讀)
光色形物。用光小記 攝光寫影 .3 月 6 日 畫素描,碳筆怎用?揀選適當硬度的碳筆,用鉛筆刨或刀片,削出筆芯就可以。畫水彩,畫筆怎用?揀選適當大小的畫筆,醮上顏料加點水,塗上畫紙便OK。拍照片,光線怎用?揀選適當的光線 ……。這個似乎並不那麼容易...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蘋果。AI。扮國畫 攝光寫影 .2 月 25 日 蘋果、AI、國畫,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有助說明如何以攝影作品呈現「中式詩情畫意」。 過年之前,小弟撰寫拙文《上善若水,北區有園 ─ 中式畫意》,不知有心還是無意,標題只提畫意,略去詩情,結果就是講一半唔...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幽谷仙鐘。依乎天理 攝光寫影 十八比六,當中可有玄機? 拍攝照片,小弟偏愛使用橫幅,這可能與多對電腦屏幕有關。然而日前於沙田坳十二笏拍攝吊鐘花,選出交差的二十四幅功課之中,直幅數量是十八,橫的卻只是六。到底是甚麼特殊因素,至使...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加減乘除。港系花攝 攝光寫影 一語中的! 没料到最能表現港系花攝技藝精髓的一句,竟是由她道來。 她,是茱莉亞·羅拔絲。沒錯,就是電影《風月俏佳人》裡面那位 pretty woman,後來憑演出《伊人當自強》奪得奧斯卡女主角奬的著名演員 Julia ...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上善若水,北區有園 ─ 中式畫意 攝光寫影 冬春交替(1),頂白跟紅(2);上善若水(3),北區有園(4)。 【注釋】 1、冬末春初之時。 2、冬末紅葉,以及諸如梅、桃、櫻、李等冬春名花,即使色彩濃淡不同,色相略有差異,但基本上都是非紅即白;頂白跟紅,意指這...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遙知不是雪 ─ 嘉道理白梅 攝光寫影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每次拍攝白梅,都會想起這王安石的詠梅詩句。然而即使遠望枝頭點點亮白,即使嗅不到暗香,也絕不會聯想到是雪,因為這裡是香港,降雪記錄絕無僅有。 每年農曆年前後,嘉道理農場都...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五、入射光與反射光 ) 攝光寫影 再談曝光,轉眼來到第五篇。之前四篇,討論內容都關乎曝光理論,雖不算深入,卻都是基礎。然而世事奇妙,愈基礎的東西,予人的感覺愈離地。為免堅離地,本篇整合前文的理論基礎,送上些貼地實用的東西。 考慮以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