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690III】黑白菲林 ILFORD DELTA 3200

前言:

有一直看筆者小小分享的朋友,也許也看過兩篇文章。

第一篇是關於 6 x 9 中幅菲林的人像拍攝分享,筆者有感之前的 GW690III 人像拍攝,其實可以做得更好,所以要各位耐心等候了,筆者拍到滿意作品的話,會在這個系列上寫第二章。

 

第二篇燈光人像入門心得,記得當時有寫,筆者的拍攝設定,當時用的是快門 1/125, ISO400 和 光圈 F8。

可能有對此認識的朋友會說,不是應該用 1/160 嗎?因為依筆者所知,一些標榜能使用 1/200 或 1/250 快門作閃光拍攝的器材,可能因應產品品質,老化等等問題,所以一般都會使用保險一點,慢一點的 1/160,但也不會教用 1/125 呀。

來到這篇分享,謎底終於要解開了。

 

正文:

關於 Fuji 的這台 6 x 9 中幅菲林相機,筆者並不太想在這篇寫太多,原因一,筆者也許會使用它,再寫一篇人像拍攝心得,原因二,這台相機其實相當熱門。

這台相機的另一個有趣稱呼 : Texas Leica。簡單說明了,這是一台放大了的旁軸相機,GW690III 的生產年份為 1992 ~ 2003鏡頭不可更換

同廠有另一台稱為 GSW690III 的,名字中多了個 S,分別就是鏡頭有所不同,GSW 是廣角版本,一支 65mm 定焦 F5.6 的鏡頭,135 等效是 28mm。這次分享介紹的 GW690III 是配 90mm 定焦 F3.5 鏡頭,135 等效大約是 39mm。

 

下圖 : 筆者的 GW690III。

dcf-travel-img-40927

這台是 GW/GSW 的第三代產物,一般說法,機身膠感頗重,但重量比較輕。其實 GW/GSW 系列有三種片幅大小,分別是 6 x 7,6 x 8 和 6 x 9。

三款大小其實各有支持者,6 x 7 在比例上,比較接近 4 x 5 或 8 x 10 大底菲林,6 x 8 則是剛好 4 : 3,而這次介紹的 6 x 9 則是 3 : 2 。

對於片幅當然是越大越好的筆者,當然是買 690 系列吧,但 680 其實當年就是比較少人買,所以現在易手價,反而其實偏高。

 

下圖 : 鏡頭可支援 67mm 的濾鏡,遮光罩是推拉形式的,但不算好用,推拉時有點卡。

dcf-travel-img-40929 

這兩個系列之前,富士有一堆可換鏡頭的中幅產品,筆者所知的有 G690,BL690 和 GL690 等等,除了機齡較大( 最早的在 1968 年出現 ),機身少不免較重之外,賣點是可以更換鏡頭,但這點於筆者來說,並不吸引。

問題在於鏡頭,筆者所知的,只有七支定焦鏡,G690 和 BL690 共通,能用其中四支,餘下的另外三支是 GL690 用的,焦距為 50,65,100,150 和 180 等,數字乘上 0.43 左右是 135 等效焦距。

計好了之後,會發現,可換鏡頭這說法,其實意義不大,鏡頭選擇其實很少

 

下圖: 機底的快門計,雖然坊間一致應為,對這個讀數不必認真,要重設還是很簡單。

dcf-travel-img-40930

說回這次的 GW690III,其實坊間是一致好評,體積大但不算重,鏡頭光學質素上佳。

讀者朋友們可能發現,這台 GW690III 好像多了一條線,是的,這是筆者另外再買的,一條 PC sync 閃燈用接線,筆者覺得可以寫一些網上很少提及的事。

原本的 hotshoe( 熱靴 )亦即機身上方的閃燈座,最好不要直接安裝閃光燈 / 引閃器,筆者發現這款很舊的 hotshoe 接口,會卡著現代的 hotshoe 接位,結果就是卡住一半,不能完全推入,但同時也不能拉出。

筆者同樣的事試了兩次,第一次還弄壞了人家的引閃器,解決方法是,筆者發現 hotshoe 正中央的那支針卡住了,要用螺絲批輕輕的把這支針推起,才可以退回來。

 

這個問題,筆者發現一個英語討論區有人問過卻沒有答案,到底 hotshoe 分多少款,也許是筆者下一篇可以寫的資訊文章。

這條 PC sync 閃燈線,其實 50 年代後期的相機,全都支援了,你說 Nikon 黑色尖頂大 F 可以用閃光燈嗎?那個機頂,基本什麼都沒有呀,但其實於機身處,它是有這個 PC sync 接口的。

 

下圖: 這款筆者額外買的 PC sync 接線,底座設計是 coldshoe( 冷靴 )的,即是沒有電子接點,底部沒有針,所以推進去,不會卡。圖中顯示,如果真的卡住的話,大約就會如此,只能推入一半左右,重點是,也拉不回來。

dcf-travel-img-40928

 

關於攝影 :

ILFORD DELTA 3200 - 根據網上資訊,菲林於 1998 年面世,也有 22 年的歷史了。菲林本身並非真正的 ISO 3200 菲林 ( 原為 1000/31° ),但能夠谷沖( uprating / push processed )成 EI 3200/36°

 

1000/31° 意思是 1000 ASA 和 31 DIN,說得簡單一點,兩個不同的值,都是說這是現代人說的 ISO 1000,3200/36° 即是 ISO 3200 了。

EI 的意思是 Exposure Index,後方的數值,是谷沖後的值,EI 3200/36° 的意思是,當它是 ISO 3200 使用吧,但這是谷沖後的效果,當然這也是官方設計出來的。

當時可以相比較的產品,有比它早十年出現的 Kodak T-Max P3200,兩者同樣都是谷沖成 EI 3200/36° 的產物。

 

筆者對此菲林的最初印象,源於 135 菲林,只記得微粒相當粗,根本不是微粒,一點也不微,而且很多很密。

筆者有想過,到底用在 120 上,情況如何呢?事實上 6 x 9 菲林( 實際為 56mm x 84mm ) ,其實比起 135 格式 ( 36mm x 24mm ) 要大 5.4 倍,試想,如果菲林的質素是一致的話,微粒問題,看起來就要減輕很多了。

關於 ILFORD 這個老品牌,最早成立於 1879 年,有 140 年歷史了!早年以黑白菲林為主,也嘗試過推出彩色菲林,基本上學習攝影的,應該都有用過這個英國老品牌( 雖然最後也敵不過破產 / 被收購的命運 ) 。關於 ILFORD 菲林,筆者手上還有一款想分享的,之後再寫吧。

 

記得去年到日本白川鄉旅遊,日本海關有標示,ISO 1600 或以下的菲林,直接通過 X 光機,是沒有問題的。

當時筆者拿出 ISO 3200 的菲林出來,感覺對方也有點吃驚,日本年青關員,也許,也很少手動檢查菲林吧,他們會小心的拆開包裝紙盒,用人眼觀察,看看菲林外觀有否異樣( 致於檢查標準是什麼,我不清楚 )。

當然整個過程,都是相當有禮貌的,日本人的禮貌可是國際知名。如果拿它旅遊的話,這點要留意了。( 雖然菲林原生是 ISO 1000,谷沖成 3200 用使用,但筆者還是安全一點交關員人手檢查好了,筆者也在想,其實手動檢查是不必要的,印象中只在入境時檢查一次。 )

 

以下分享的作品都是沖曬後從店員收到的 scan 版本,筆者沒有加工。 

相機使用:GW690III

鏡頭:90mm F3.5 ( 不可換鏡設計 )

菲林:ILFORD DELTA 3200 

 

dcf-travel-img-40925

這次一筒只得八張的中幅拍攝,筆者也放一半,即是四張出來分享一下吧,晚間拍攝菲林是筆者的一個新嘗試,而且還是中幅 6 x 9 的,主要很怕不夠光,問題在於,雖然已經是 ISO 3200,但中幅相機的鏡頭光圈不大,筆者擁有的 rolleiflex,最大也只是 2.8,這台 GW690III 是 F3.5。

筆者用光圈 F4, 快門 1/8,試了一次深夜 + 中幅菲林 + 手持 + 街拍,沒反光鏡設計的旁軸相機,在偏慢快門下是有優勢。 

dcf-travel-img-40923

dcf-travel-img-40924

來到文章尾段了。

筆者有說過,為何在前一篇閃燈分享,用上了快門 1/125,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筆者想先用數碼相機,試拍燈光人像,試好了,才來一筒菲林閃燈人像!GW690III 沒有 1/160 快門呀。

筆者不明白的地方,當天拍第一張,閃燈居然是正常的,第二張時發現閃燈不閃了,才知道引閃器沒完全推進 hotshoe 內,燈也不閃了。

閃燈不閃的第二三四張,其實應該是接近全黑的,所以後來筆者把菲林抽出來,重新再捲,拿來街拍了。

說來這張其實剛開始的作品,是筆者第一張菲林閃燈人像,而且是 6 x 9 的。 

dcf-travel-img-40926

 

結論 :

微粒極粗的 ILFORD DELTA 3200,用在中幅上,在較大的片幅優勢之下,畫面看起來比較正常,可用度也相對高很多。 

但相對問題,中幅相機都沒有很大的光圈,如果最大光圈是 2.8 或 4 的話,135 格式裡的很常見的 1.4 光圈,已經要比它大兩或三級曝光值了。

如果光圈能開大兩至三級的話,ISO 可以轉回 800 甚至 400 了,微粒也會少很多。

如果真的要做個結論,這款 ILFORD DELTA 3200,比較適合用於 120 機種上吧!( 在堅持要手持拍攝的情況下 ! )

 

後記 :

黑白相片很難看得到富士 GW690III 的鏡頭發色,來補一張吧,菲林是同廠的 Pro400H。

關於 GW690III 的更多人像分享,筆者相信是會有的,敬請留意 !!!

dcf-travel-img-40931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新手入門 : 審美觀 vs 大衆化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1 日   前言: 這篇文章分享,個人覺得是有點挑戰性,但也希望為新手朋友們在思考上有所幫助。 在筆者學習攝影之初,香港攝影班風氣很盛,可能當時的攝影世界,正從菲林轉成數碼,在大家心目中都覺得,門檻低了,大... (繼續閱讀)
GR 遊 : 鈴鹿賽車場 / 吉卜力公園之旅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0 日 前言: 筆者一直說,在日本拍照,實在沒多少張滿意作品,日本可能是其中一個對攝影愛好者最不友善的地方,很多地方,免費的,收費的,都會跟你說,不准拍照。 這篇文章分享,建基於對器材的選擇和心得,也為大家... (繼續閱讀)
控制器材 / 被器材控制 椒絲腐乳西瓜 .3 月 26 日   最近看過一名 YouTuber,自費購入一台相機之後,把這台相機評價得一文不值,筆者有感而發,有此一文。 先暫時不說,公開批評某家公司的產品,是否有其目的,對於一衆攝影愛好者而言,實在是毫無得著;如果要...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淺談女像拍攝,技巧以外的事(一) 椒絲腐乳西瓜 因公務繁忙,也有一段時間沒更新,一些早早想好的文章主題,看來也要開始動筆,先感謝各位讀者大駕光臨。 早兩星期,筆者有看過一段 YouTube 影片,片頭的女像在「 壓光 」這個打燈技巧之下,看起來有點老,言而... (繼續閱讀)
為何我很少街拍 : 附台北旅遊分享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今年 5 月,走了一轉台灣,因為少說也有兩三年沒出國了,目的地其實並不十分重要,能夠出出去就好。 作品是為 Ricoh GR III 作品,筆者只有變更相片大小,以方便上傳,相片沒有後制。   正文: 說到... (繼續閱讀)
淺談人像攝影 : 街頭拍攝 vs 影樓 椒絲腐乳西瓜 很久沒有更新,感謝還在有看的讀者們。 今年終於有機會外遊了,5 月份的台北之旅,一半時間是人像外影,一半時間是參加當地一日團,儘管拍攝作品還不是很滿意,但難得到外地走一走,感覺也很良好。 台北給我的... (繼續閱讀)
中片幅分享 : 支鏡唔 sharp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曾經寫過關於「 黑柔焦 」濾鏡(  Black Mist  ) 的使用分享,當時也有表明,買的是 77mm 口徑濾鏡,本打算配合 GFX 中片幅鏡頭使用。一轉眼,也原來已經是一年多之前的分享。   正文: 最近一年... (繼續閱讀)
【 新手系列 】新手應該買什麼器材? 椒絲腐乳西瓜 關於新手器材問題,記憶中筆者是沒有為此開過主題。 筆者認為這是很個人的選擇,也說些例子,也希望令新手得到啟發。 首先,筆者並不會強調自己說 「 真心話 」,早年在職的關係,筆者有從事資訊科技上的成人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