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仙鐘

唔講唔知,原來吊鐘花又稱 Chinese New Year Flower,顧名思義,每年農曆新年前後,就是吊鐘花開的時節。在香港,長有野生吊鐘的地點不少,但今年有點特別,感覺上,似乎西貢大枕蓋當紅當旺,社交媒體中曝光侓特別高。本來,與其他賞吊鐘地點比較,大枕蓋相對偏遠,理應不大為一般人所接受。如今一反常態,可能是因為新冠疫情產生副作用,人們沒法外遊,大量娛樂場所設施關閉,致使不少港人染上了行山遠足的好習慣吧?

疫情之下,行山人多容易理解,倒是翻山越嶺,不辭勞苦為了觀賞吊鐘,甚至揹負重量不輕的鏡頭腳架,特地去拍攝吊鐘,卻令小弟感到奇怪。奇怪的理由,是因為吊鐘花向來在小弟心目中,並不上鏡。

dcf-travel-img-42279

吊鐘屬灌木類,一般高度不過三四米,並不高大,花朵伸手可以觸及。因此就器材而言,拍攝吊鐘,長焦、標準、近攝、廣角鏡頭均可派上用場。驟聽起來,似乎比拍攝高大的喬木花卉容易得多,然而實際上,就如不少灌木花卉那樣,吊鐘是屬於拍到容易拍好難的一類。平心而論,吊鐘的外觀並不標青:枝幹缺乏形態、線條雜亂;葉大花小,形狀奇特,獨具氣質。

就如形容女生,不直呼漂亮而稱讚氣質獨特,不難意會是甚麼一回事。亦因如此,小弟過往拍攝吊鐘,大都只是行山路過的順手牽羊,絕少認真看待。然而近期的大枕蓋吊鐘熱潮,不禁令小弟從新思考:貴為著名春花,吊鐘應有其過人之處,所謂凡物皆有可觀,凡可觀者皆可拍,吊鐘花又豈會只供路過 snapshot,又或者手機打咭之用?有思及此,自然萌生嘗試認真拍攝吊鐘的念頭。首要目標是擺脫 snapshot;其次,貪心一點,嘗試為照片注人畫意。

坐言起行,立馬出動。往大枕蓋?當然是 no 喇。作為沙田友,又何必捨近求遠,就在沙田的半山,沙田坳附近的十二笏,不也是同樣盛產吊鐘嗎?雖然同樣需要行山,但相比之下,前往十二笏是輕鬆得多。就以日前小弟行程,由沙田圍沿慈沙古道而上所見,不乏男女老幼,當中不少還昰一副拜年裝束,似行街多於行山,輕鬆程度可想而知。且看一段路程簡述:首段沙田圍站到馬鞍山郊野公園慈沙古道入口,15分鐘;次段沿慈沙古道往沙田坳,中途多次停步拍攝,45分鐘;尾段由沙田坳沿衛奕信徑前往十二笏吊鐘花生長區域,10分鐘。全程家樂徑難度,就係咁簡單!

自家炮製的一次吊鐘專題拍攝,在心無旁騖的情況下,作多方面的觀察與嘗試,總算是略有收獲。先不談花枝形態,近距離細看吊鐘,花朵色澤質感媲美碧玉;盛放之時,遠眺有如紅粉火燄,燃點漫山遍野。遇上光線適合,又彷彿連串的珍珠瑪瑙掛在山頭,閃閃生輝。由是看來,吊鐘在色光方面絕不輸蝕。

dcf-travel-img-42280

dcf-travel-img-42281

dcf-travel-img-42282

dcf-travel-img-42283

dcf-travel-img-42284

至於形態方面的發現,收獲亦不遜於色光。原來吊鐘的枝幹形態,並非完全雜亂無章。首先,雜亂的主要是接連花朵的幼枝,主幹卻是相當明顯的由下而上,絕少橫行霸道。其次,幼枝雖亂,但花朵普遍朝下。主幹朝上,花朵向下,兩者配合起來,成為視線引導,於看似無序的叢雜之中,呈現出反覆上下的節奏規律,相當符合形式美法則。

dcf-travel-img-42285

dcf-travel-img-42286

dcf-travel-img-42287

dcf-travel-img-42288

形色俱備,夫復何求?於是,將平時慣用於拍攝花卉植物的畫意手法,甚麼「五軸挪移取景法」、「我詩故我在」、留白、重曝等等,悉數移植應用。結果,不單只成功擺脫 snapshot,亦實現了為相片添加一絲半點的畫意味道。 ( :「五軸挪移取景法」及「我詩故我在」,請參考文末所列相關拙文。)

dcf-travel-img-42289

dcf-travel-img-42290

dcf-travel-img-42291


相關文章 -
紅梅一樹報春來 ─ 五軸挪移取景法
知竹常樂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 thomaslcs @2021-03-25 10:10:09
    這是私人的回應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教我如何學攝影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10 月 24 日 間中會在中學客串攝影導師,由於教學對象是中學生,不時也會在技術以外,嘗試加插一些自以為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日前的一次講課,介紹過關於曝光基本知識之後,見距離打鐘散班尚餘少許時間,便隨便東拉西扯一番,其... (繼續閱讀)
萬物有情,末本重置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10 月 13 日 自認是「感覺系」攝影人,喜歡拍攝有感覺的照片;也慶幸拍出的感覺,多少也能引發共鳴。而作為攝影導師,少不免也會在攝影班中建議同學們嘗試為照片注入情感、拍出感覺。然而根據以往經驗,在眾多攝影課題之中,「...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四、不擇手段】 攝光寫影 上回指出,「在未有明確演繹方向之前,首先尋找可供選擇的規律。規律,就是選擇中的選擇。」聽落幾 OK,然而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選擇規律同樣不可奢望心想事成。在場景中選擇規律,在畫面中建立規律,是目的;為求...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三、選擇的選擇】 攝光寫影 上回提到,若然拍攝條件並不理想,要拍出好照片,除了依靠感性直覺之外,還需要理性的選擇、組織、分析,以至判斷。本回集中談談選擇。 選擇,驟聽起來並不複雜,不就是在多於一種選擇的情況下,選出其中一種吧。...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二、平亂有道】 攝光寫影 前回提及,康樂公園的荷塘相當細小。然而別小覷規模丁點,荷攝常遇的不利因素卻是一應俱全。何謂不利因素?各花入各眼,各人心目中的不利因素未必相同,對小弟而言,主要歸類為二:一、雜亂;二、不配。雜亂不用多...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一、地點 & 器材】 攝光寫影 既曰兼讀,荷塘選擇不論好醜,只求就手。粉嶺康樂公園本來就是個小型公園;公園細,荷塘更細,康樂味濃,每天早上拍攝時段,都有幾位年長女士在亭中邊閒談邊晨運 (唔想用大媽一詞,感覺略帶貶意)。「面面髪梳,梳...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序】 攝光寫影 北上成風,本地掏空。自從 COVID 疫情過後,不同行業的生態都有明顯變化,小弟的理論網課首當其衝,遭遇斷崖式下滑。有見生意淡薄,又不懂賭搏,而屋企附近就有間 IVDC,於是的起心肝扮好學,揀了個 ERB (Employe...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新田舊塘。綠葉紅荷 攝光寫影 曾幾荷時,小弟拍荷首選新田荷塘,喜歡那份自然質樸。但自從幾年前池塘經歷颱風山竹一役,以及旁邊加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之後,新田夏荷的狀態明顯一年不如一年。本以為這裡的荷花從此一蹶不振,沒料到今年夏天,竟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