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對比與呼應 ── 踏出畫意第二步

前文《 新田新荷新意思 ── 踏出畫意第一步》介紹過以側寫的方式拍攝荷花,帶出畫意效果。並建議利用具體存在的色光為切入點,取代以何花為視覺重心的直觀拍攝方法,從而體會何謂側寫。本文繼續討論另一種能為照片注入畫意的側寫方式。大致而言,是透過適當的取材、適當的畫面舖排,觸發觀者聯想,以達傳情達意之效。

或者未掌握這種手法的人會有所懷疑:觸發聯想?傳情達意?街頭拍攝陋巷中一位佝僂的拾荒老婆婆,關心弱勢之情、控訴社會之意,溢於言表。但假若拍攝的對像是「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的荷花,得咩?點搞?

當然可以,且看一例。

dcf-travel-img-43490

主體與陪體、淸晰與模糊、青綠與粉紅、近與遠、剛與柔、虛與實。簡簡單單的組合,卻不乏對比。當中花瓣落盡的蓮蓬,與盛放的荷花,這樣的畫面能觸發甚麼樣的聯想,也不用多花筆墨形容了吧?枯榮、生死、今非昔比 ...... 。富有想像力的讀者,或者可以列出更多。而這樣的取材,這樣的佈局,不正是為畫面注入了視覺以外的內容或意思嗎?

類似的表現手法,可以稱之為呼應。在此例之中,就是以主體蓮蓬與失焦的荷花互相呼應。呼應手法之運用,可見於不同的文藝作品。寫文章,經常都提及要首尾呼應。繪畫,尤其是國畫,呼應也是畫面中的常客。然而攝影圈中,畫意沙龍派除外,其餘的似乎都較少提及呼應。其實營造呼應,是為畫面注入情感意思的有效方法。

呼應之妙,在於可以在畫面中呈現關聯,建立互動,從而觸發聯想。尤其當呼應的各方都是實物,觀者產生聯想的機會就更大。例如,畫面中只是一團粉紅和一團青綠,觀看的人可以聯想的未必太多。但倘若換上一朵荷花與一片荷葉,便較容影令人聯想到某種的內容。如果當中的實物,是帶有象徵意義的話,就不單只容易觸發聯想,更可能會呈現某種的引導性。上例中的呼應,正是如此。

再多看幾例。以下四圖都是類似地以色彩、虛實、遠近、大小等對比呈現呼應。事實上,這也是極常見亦很有效的手法。但與前例不同,選材的象徵性沒那麼明顯。象徵性偏弱孰好孰壞,見仁見智;引導性少了,然而想像空間卻更廣闊。

dcf-travel-img-43491

dcf-travel-img-43492

dcf-travel-img-43493

dcf-travel-img-43494

需要一提,對比手法,以至一些維持畫面均衡的手段,往往都與呼應混為一談。有些人認為畫面中的的色彩對比,以至數個形體位置安排產生的視覺均衡,都可以視為呼應,小弟對此不以為然。無可否認,畫面中的呼應,很多時都以對比的方式呈現,然而兩者其實有頗大的分別。當中主要的分別在於,對比強調的是差異,呼應重視的是關聯與互動,以至由此而來,超出視覺範圍的聯想。小弟愚見,對比與均衡,本來已有着相當清晰的意義,換上呼應的稱號,反覺含糊其詞。從以下幾例,可見即使有了對比與均衡,呼應之是否存在,強弱與否,以至能否傳情達意,並非必然。

dcf-travel-img-43498
▲ 畫面看起來算是賞心悅目,然而看不出甚麼呼應。

dcf-travel-img-43497
▲ 對比手法與之前幾例相似,然而荷花與蓮蓬體態右傾,與兩朵荷花的對角方向不符,有點貎合神離。

dcf-travel-img-43495
▲ 紅與綠、實與虛、花與葉,失焦荷葉形成的光影線條也相當吸引,亦營造出深遠感覺。
視覺上的呼應是成立的,然而能夠觸發甚麼聯想,要視乎觀者的想像。

dcf-travel-img-43496
▲ 荷花朝上生長,流水及光線由上而下。左右上下互動,就視覺而言,這是很好的呼應示例。
但跟上例一樣,沒有明顯可以觸發聯想的元素。

如果覺得以上提到的「超出視覺範圍」難以理解,不妨思考一下以下兩個例子。先想像一幅照片,拍的就只是左邊一片黑,右邊一片白。很明顯這畫面在視覺上呈現強列對比,然而可以稱之為呼應嗎? 另一例子,照片記錄的是兩人在激烈吵架。無需導賞,不用解說,不用講究色光構圖,場景中的你來我往,炒蝦拆蟹,互相呼應,已是躍然紙上。

dcf-travel-img-43499
▲ 網上圖片。嶺南畫派大師趙少昂先生的作品。 呼應何在?無需多言。

呼應之存在雖非必然,但反過來,卻可營造。再看以下兩組例子。

dcf-travel-img-43500

dcf-travel-img-43501
▲ 上圖整朵荷花一目了然,主角分明。手法平舖直敘,看不出有何呼應。
下圖改為只取荷花局部,突顯了花與葉的關聯,呼應因而成立。

dcf-travel-img-43502

dcf-travel-img-43503
▲ 上圖兩朵荷花與上方荷葉略呈呼應,但不明顯。
下圖將天空也納入畫面,上下內外呼之欲出,甚至可以引發「外面世界」的聯想。

無論是畫面中呈現的光影,還是藉照片中的景物營造呼應,引發聯想,都同樣可以避免照片流於單刀直入,一目了然,從而達到側寫之效,為觀者提供想像的空間。有了空間,照片就不只是一個平面,而是有深度的作品。若然照片可以看出弦外之音,觀賞的角度,更不囿於視覺上的美麗愉悅,而是進一步可以細味畫中之意。換言之,升呢了!

 

相關文章 -
路邊拾遺 ─ 莫名其妙的新田荷塘
新田荷花池發現的邂逅
估佢唔到的驚喜 @ 新田荷塘
估佢唔到的考驗 @ 新田荷塘
新田荷塘五月天
荷塘日當午
新田新荷新意思 ── 踏出畫意第一步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繁花似咁 攝光寫影 .3 月 31 日 去年底國內上映的電視劇《繁花》爆紅,紅的程度,以發紫形容還不足夠。因為那不只是紅,而是在相當程度紅出個文化現象。文學、歷史、政治、文化、流行音樂,一時間,網上媒體繁花競放,嘩啦啦的甚麼都被拉落水,沾... (繼續閱讀)
春城飛花到人間 攝光寫影 「曾經滄海難為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九唔搭八的兩句,其實都與賞花相關,也能與今次小弟到南昌公園拍攝黃花風鈴扯上關係。 曾幾何時,南昌公園的黃花風鈴仿佛獨市生意,短短一段黃花隧道,導致萬人空... (繼續閱讀)
不拘一格攝櫻材 攝光寫影 今年春節姍姍來遲,急景殘年與梅花山櫻的花期重疊,加上過年前的一陣忙碌,便錯過了拍攝的機會。真的是那麼忙嗎?撫心自問,更大的原因還是懶。 去年年初,側聞有關當局計劃在城門河邊栽種更多的觀賞花卉。果不...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當心中的一切隨光 攝光寫影 著名的地標不易拍。困難之處,在於同樣的地點,如何才能拍得與眾不同?因此,拍攝一些具知名度的地點之前,小弟通常都會稍稍思考一下可以如何演繹。這次到粉嶺皇后山印度廟拍攝也不例外,大概思考了半分鐘。 曾...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自動,or not 自動 攝光寫影 攝影班中,經常有人提出類似以下的問題:幾時用自動曝光?幾時用手動?而我回答的 model answer 會是:可以手動就手動,唔可以手動就自動。似乎講咗等於冇講,卻是非常正確兼且好用的指引。 其實以上的答案,還有...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荷去何從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自從當初喜歡攝影,就是個雜家小子,除了一兩個例外,基本上沒有題材的偏愛,哪裡就手,哪樣覺得好看,哪樣覺得有趣,就拍甚麼。某年秋天某日,在烏溪沙因為追拍幾隻蝴蝶,偶然發現了一片蝴蝶天地,於是,就接連的...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怎一個愁字了得? 攝光寫影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宋朝詞人辛棄疾,雖名棄疾,卻沒有放棄窒人的本領。名句「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表面上說的是自己,暗地裡是窒年青人,而且窒中要害。然而他並沒...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蘭亭雅聚 攝光寫影 附庸風雅,按照一般解釋,是指一些人雖然不懂藝術,卻又喜歡參加藝術社交活動,略帶貶義。然而,對於不懂藝術之小弟而言,類似行為不失為見賢思齊之舉,說不定是上進的表現。有見及此,加上不知哪來的靈感,小弟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