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一年四季我們都見到銀河,為甚麼說春、夏是拍攝銀河的季節?其實我們在不同季節,會看到銀河的不同部分,而從攝影的角度出發,大家都將焦點放在銀河的核心,皆因這個只在春、夏季才現身的部分最絢麗、最多姿多采。
▲攝影人不惜捱更抵夜,都要拍到最絢麗的春、夏季銀河。(photo by 藍雨洋)
環繞地球的光帶
大家口中所講的「銀河」,又稱為星河或天河,粗略估計大約由 2000 億個星系所組成,而我們身處的太陽系,亦是這條「銀河」的其中一員。簡單來說,「銀河」屬棒旋星系,中央的核心呈棒狀,非常光亮,兩端延伸出 4
條旋臂,而太陽系則「屈居」在其中一條旋臂的內側。由於銀河星系呈碟狀,若從地球觀看,我們會見到「銀河」像一條光帶圍繞著地球,其中一端可見到光亮的核心,另一端則是相對暗淡的更外圍旋臂。
▲從俯視角度看銀河星系(圖左),中央的棒狀核心非常光亮,兩端延伸出 4 條旋臂。側視銀河(圖右)則只會看到一條光帶。
3 月中旬起較易觀測
以位於北半球的香港來說,由 2 月起已可看到銀河核心,從東南方的天際邊緣升起。可是,因銀河核心出現時間接近日出,再加上光污染與空氣質素等等的問題,觀測並不容易。往後銀河核心的升起時間會逐漸提早,一般來說,大概到 3 月中旬,銀河核心在凌晨 3 時左右便完全升起,到時會有較佳的觀測與拍攝效果。
▲踏入 5 月,銀河核心在午夜便完全升起。剛升起的銀河會呈接近水平的狀態。
(stellarium-web.org 模擬圖片,時間設定為 02-05-2022,00:00)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本港早前出現「藍眼淚」,不少影友專程跑到西貢,以剛升起的銀河作為陪襯,拍攝難得一見的「藍眼淚」與銀河合照。
先找出「地標」天蠍座
縱使有星圖在手,觀星初哥也未必一眼就能找出銀河核心在夜空上的位置。其實大家可從更容易辨認的天蠍座(Scorpius)入手。這隻「天蠍」由多顆相對光亮的星星組成鉗、身體與尾巴,其中最亮的星名叫心宿二(Antares),大約在「天蠍」的頭部位置。「天蠍」尾巴呈鈎狀,差不多就在銀河核心位置,成為春、夏夜空上最亮眼的標誌。
▲天蠍座是找出銀河核心位置的快捷途徑。(phto by Tiago Muraro @Unsplash,無編輯原相下載)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西貢萬宜水庫及石澳都是拍攝銀河的熱門地點。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垂直銀河要等到六月
同樣以香港而言,銀河在升起的時候,不論在哪個月分,大致都呈水平狀態,期後會移向南方天空的較高處,並在西南方落下,過程中銀河亦會慢慢地轉至垂直狀態。然而在開季初期,銀河升起不久即日出,所以大家與「垂直銀河」緣慳一面。想拍到「垂直銀河」,大家至少要等到 6 月。至於圓拱形銀河,如上文所說,踏入 3 月即可拍到,但這時的銀河尚未移到高位,弧度稍嫌不足。到 4
月甚至更後的月份,銀河更多部分會上場,令「大海參」(本地影友對銀河圓拱的暱稱)會更加壯觀。
▲銀河核心升起後,會慢慢變成垂直並移到南方的最高點,然後在西南方落下。
(stellarium-web.org 模擬圖片,時間設定為 02-05-2022,03:28)
▲在夏季中至未,銀河核心在下降時甚至會向西方傾斜。
(stellarium-web.org 模擬圖片,時間設定為 02-08-2022,00:28)
▲攝影師 Patrick Cheung 在 3 月中旬,在「天亮前的一刻」拍到銀河圓拱。中央的亮點是金星。
緯度影響銀河核心高度
順帶一提,銀河核心在天空上的位置,也受拍攝地點的緯度影響。在地球赤道地區,例如印尼和馬來西亞,銀河核心位置會比高緯度地區,例如英國和北歐為高。換言之,越接近地球赤道,可以見到更大範圍的銀河。
▲在近赤道的新加坡,天蠍座出現在天空高處。
(stellarium-web.org 模擬圖片,時間設定為 02-05-2022,03:28)
▲在相同時間的北海道札幌,只能見到「半隻天蠍」露出在地平線上。
(stellarium-web.org 模擬圖片,時間設定為 02-05-2022,03:28)
9 尾踏入尾聲 10 月結束
踏入 9 月,天空入黑之後,大家會見到銀河差不多在當晚的最高位置,並在午夜左右落下。到了 10 月底,當夜幕降臨,銀河亦快將落入地平線。影友想拍銀河核心的話,就要等翌年的新一季度來臨。
▲到 10 月底,當夜幕降臨,銀河核心亦快將落入地平線。
(stellarium-web.org 模擬圖片,時間設定為 10-10-2022,18:45)
大裂縫及夏季大三角
不過,見不到銀河核心不代表沒有靚景可拍。以北半球地區而言,離開銀河核心往東方向(或向上),還有個「大裂縫」(The Great Rift,也稱作暗縫)。簡單而言,「裂縫」其實是宇宙中的塵埃雲遮蔽了光線,形成一個暗黑區域。沒有被「大裂縫」遮蔽的銀河還有不少光亮細節,也適合作為拍攝素材。
其實沿著「大裂縫」,大家還可找到著名的夏季大三角,以及家傳戶曉的牛郎與織女星。所謂的夏季大三角,即由天琴座(Lyra)的織女星(Vega)、天鷹座(Aquila)的牛郎星(Altair)及天鵝座(Cygnus)的天津四(Deneb)組成。這三顆星都是該星座的最亮星,由於在北半球的夏季會在接近天頂的位置現身,形成最亮眼的標誌。
▲在這張照片中,天蠍座只餘下頭部可見,但黑暗的「大裂縫」及天鷹座卻甚顯眼。在天鷹頭部「T」字位中央的便是牛郎星。
(photo by EvgeniT @Pixabay,無編輯原相下載)
▲沿著「大裂縫」,大家可找到著名的夏季大三角。(photo by Evgeni Tcherkasski @Unsplash,無編輯原相下載)
▲「大裂縫」雖然不及銀河核心絢麗,但適當構圖的話,例如特寫天鷹座,還是可以拍出壯麗的效果。
(photo by Nate Rayfield @Unsplash,無編輯原相下載)
銀河拍攝地點推介
最後,影友想拍銀河的話,香港較熱門的地點大概有以下 8 個:
1. 西貢萬宜水庫東霸一帶
2. 石澳
3. 鶴咀
4. 大坳門
5. 昂坪心經簡林
6. 大嶼山水口
7. 塔門島
8. 蒲台島
▲影友分享「一 Take 過」(單張拍攝)的設定:12mm、f/2.8、ISO 6400、10s、Optolong L-Pro Filter、Sony A7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