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體驗
電子觀景器解像度為 236 萬像素,雖然未及 Leica Q3 及 GFX100RF 的一半,但好在顯示清晰銳利且反應流暢,符合旗艦級便攜相機應有水準。EVF 解像力雖非最高規格,但用上高解像度面板會更為耗電,對於本身電量頗為吃緊的 RX1R III 來說實在太浪費電力,所以沒有提升 EVF 解像力還是可以理解。
RX1R III 機身按鍵佈局簡潔,為了維持小巧便攝機的小體積,不設大型握把可說是明智之舉,實際持握手感意外地穩固,不易滑落。鏡頭上的 Sony 標誌性橙色金屬環比上代更幼細更低調,進行街頭攝影時更不易引人注目。至於鏡頭光圈環手感略有提升,轉動聲音更結實,符合專業用家的期待。
▲握把新設計的握把紋理,增加了防滑防跣的能力,用家使用時就能更安心
▲上代的錄影制,改為 C2 自訂功能鍵
新一代 BIONZ XR 處理器不僅帶來更流暢的操作反應,也顯著強化了自動對焦性能。雖然跟上代一樣均採用混合對焦,但相位對焦點數量由 399 個增加至 693 個,對焦覆蓋範圍也由 45% 擴大到 78%,實測中對焦猶豫情況大幅減少。
▲ISO 640、F2、1/125s
水泥牆上紋理清晰可見。
新增功能
由於今代 RX1R III 解像力提升至 135 格式最高的 6100 萬像像素,因此剪裁的空間也就變得更為充裕,令定焦鏡頭也可以實現「變焦」。跟 Leica Q3 與 GFX100 RF ,RX1R III 提供了數碼裁切(Crop Zoom)功能,只要一按 C1 功能鍵預,就可模擬 50mm 及 70mm 焦段,分別提供約 2,900 萬和 1,500 萬像素的解像力,增加創作彈性。
▲C1 自訂功能鍵預設為數碼裁切(Crop Zoom)功能
▲模擬 50mm 及 70mm 焦段效果
▲ 機身亦設有熱靴 ( Multi Interface Shoe ) 可供用家安裝 TTL 閃光燈、收音咪等配件
▲ 相機產地顯示為日本製造
▲螢幕介面具備方向感應功能,可隨相機方向切換為垂直顯示
今代亦新增兩種「創意風格」設定,包括 Film 2 與 Film 3,提供不同色調與氛圍效果,並支援機身直接輸出 JPEG 檔案,進一步方便用家快速調整影像風格。儘管 RX 系列一向以相片拍攝為主,不過 Sony 仍為 RX1R III 的拍片功能帶來顯著升級:由上代的 8-bit、1080p 提升至現時最高 10-bit 4K/30p 錄影,並加入 S-Cinetone 及 S-Log3 等專業色彩設定,雖然 Leica Q3 已經提供 C8K 的影片拍攝能力,但 RX1R III 的拍片規格也總算追上時代步伐。
▲今代的影片拍攝規格拍得住 A7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