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 紅圈白色入門版, 價錢唔算太貴但係俾足一塊螢石加兩塊 UD 鏡片, 色散同銳利度控制一流, 連光圈都唔駛收 (反而 2.8 嗰兩支都冇螢石鏡片, 祗係將 UD 鏡片數目加多兩塊)
* USM 對焦速度不用置疑
* 內對焦密封鏡身, 幾乎搵唔到邊個位可以俾你吹粒塵入鏡裡面
* 恆定 F4 雖然唔係 70-200mm 裡面最 top 嘅 spec., 但係經已好好用, budget buyer 無謂花咁多錢盲追小白 / 小白 IS
* 輕過好多鏡頭嘅 700g 重量, 更加可以支持到 budget buyer 連 IS 版小小白都唔駛追
缺點:
老實講, 貨比價嘅平衡之下小小白個人其實覺得冇咩缺點, 以下幾點嘅都係夾硬揸出嚟嘅 (笑)
* F4 光圈, 夠光時真係天下無敵, 唔夠光時真係有心無力 (不過可以推 ISO 彌補呢個不足)
* 冇 IS (不過支鏡都係得 700g 重, 除非你左手真係好虧, 如果唔係 keep 住安全快門影炒相機會率其實唔會好高)
* 冇腳架環送, 買原裝相對鏡頭價錢都幾貴 (好在有大陸 OEM 產品)
* 遮光罩好薯 (溫馨提示, 大陸有白色 OEM ET-74, 裝咗之後觀感完全係兩回事)(笑)
評價:
老實講, 小弟之所以會買小小白, 完全為因為自己影開人像, 乾燥箱裡面除咗支 50 F1.8 同埋 24-70 F2.8 之後, 支天涯鏡根本就全年出唔到箱一次, 於是把心一橫賣走支天涯鏡, 加錢買番支高 level (performance) 嘅中距離變焦鏡返嚟 - 考慮方面都係圍住 4 支 70-200mm 紅圈白:
當然, best buy 就梗係 F2.8 (小白) IS 啦, 但係新鏡差唔多成 $20,000, 二手又唔係平得好多嘅情況下, 對於我呢 D 唔係 professional, 又影得唔多相嘅 budget buyer 來講, 真係買唔落手 (笑); F2.8 冇 IS 雖然平 D D, 但係對於一支 1.3KG 重嘅鏡頭, 如果冇 IS 的話 D 相都應該幾好炒, 到時萬幾蚊買咗支影 10 張炒 5 張嘅鏡頭返來的話, 一定會後悔; 退而其求次, 諗諗價錢平一半有嘅 F4 (小小白) 啦 - 反正, 對於我呢 D 業餘玩家來講, 感覺上焦距去到 70-200mm 的話 (事實當然有唔同啦, 如果唔係仲鬼有人買 F2.8 咩?)(笑) F4 散景經已好正, 無謂因為死追 F2.8 而同自己荷包過唔去: 小小白得 700g 重 (IS 就多 60g) 其實仲輕過我平時影人像嗰支 24-70 2.8, 所以喺絕對有信心嘅情況之下最後都係選擇咗冇 IS 嗰支, 慳番三,四千蚊愛來買多支鏡頭都仲好過 (笑)
雖然我買呢支小小白 (新鏡) 時撞啱就係日本海嘯之後嘅加價期, 算係買貴咗嘢; 但係問心, 真係一 D 都冇後悔過, 因為紅圈白嘅畫面表現真係 the best buy of Canon, 而且因為係螢石鏡片關係, 根本開盡 F4 光圈去影畫面一樣可以利到介手 (反而小白要收細兩三級光圈至會介手) 唯一明顯嘅缺點就係當唔夠光時, F4 都幾幫唔到手, 要靠推高 ISO 至用得到, 所以用小小白時機身能力都有一定嘅要求, 40D 以後中階機固之然係好, 如果係舊款初階機一推高 ISO 就會炒相 (noise 高) 的話, 入手小小白前要三思, 因為一定會變成 "日頭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