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用家心得
顯示第 249 - 256 個心得
暗藏玄機

Canon RF 14-35mm F4L IS USM

exia1013 於 2024-09-08 18:49:19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全開光圈比15-35 2.8 中心邊角F4時都要銳利
CANON 一貫小三元 F4即有尖刺星芒 CANON每個細節定位都係做得好足
15-35 2.8 SONY 16-35GM2 16-35 F4G 都要11光圈左右才有尖刺型星芒
NIKON 14-30則只有不討好的放射性星芒
放大率拍得住35.8 IS MARCO 旅行超好用
比15-35 2.8輕300G 細好多
顏色比24-105 F4L飽滿
變焦環握感非常舒服 扭動非常順暢
14-35比其他廠範圍都要闊 能ZOOM到35非常重要
畢竟其實用得最多都是20~35這段 大大減少換鏡機會
配合IBIS防震非常強 雖然7級看起來沒什麼特別
但機身鏡頭配起來的真的比其他廠只有機身防震有感
以我來說14MM最多可以手持4秒有70%成功
鏡頭更新後已大大改善防震對4角畫質的影響
缺點:
反智的伸縮設計,最短時不是14又不是35 而是22-23MM
每次收鏡都要看清楚收好避免弄壞
14MM時如裝了轉接環接82MM FILTER 會有明顯黑角出現
必需要用77MM FILTER不然14MM是不能用 16MM就能消除黑角
意見:
14-35 F4L , 70-200 F4L , 未來推出的50MM 1.4L VCM
旅行高性能高畫質輕便3寶
不用買最新,夠用便可以

Samsung Galaxy Z Fold 5

SamYM 於 2024-09-06 12:39:01
3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5 個月)
優點:
大Mon,接合後可單手操控,做工精美,拍照不錯。
缺點:
重,電量很一般,仍是偏貴。
意見:
性能正常,降價後性價比正常,電量輕度使用可以。
仿古懷舊高質兼備的標頭

Voigtlander APO-LANTHAR 50mm F3.5 VM Type I

2kchan 於 2024-09-03 23:24:22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7 日)
優點:
1. 全黑(Type I)鏡身輕盈復古外形
2. APO(消色差)優質光學設計
3. 光圈有半級調校位
4. 附有圓形遮光罩毋須另購
缺點:
1. 光圈值f/2.8可能更佳
2. 鏡筒高度固定未能伸縮
意見:
雖然這支其貌不揚仿似老頭的標準鏡頭的光圈是f/3.5, 但是APO的光學設計令景物影像表現非常優異, 尤其在大光圈高光位的情況下毫無色散, 顏色的演繹非常到位. 當套上M 機身拍攝時, 因鏡筒(Type I)輕盈及短身關係, 不會產生遮擋光學觀景器右下角的狀況. 鏡筒設計未能伸縮可能是美中不足之處卻無礙拍攝或收納.

Nikon NIKKOR Z 135mm F1.8 S Plena

pxxx 於 2024-08-31 16:38:23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意見:
單純係日本試鏡,夾Z9。
非常驚訝,AF飛快
完全沒有過去用105.4的單反大光圈定焦鏡既慢。Fuji 50 1.0都只係105.4既慢,但這枝仲要係135,真係爽快。
終於,感受新時代系統的革新。

(光學方面,自己睇review啦,Z mount出得,除平價35.4外,原裝旗艦款,3大品牌都唔會差啦)
入門FF 首選

Sony A7C

kyleb 於 2024-08-28 15:10:22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3 個月)
優點:

EMOUNT 海量鏡頭

Low noise
缺點:
呢個價,冇!
意見:
剛$8900 買入, 好過買A6700, 冇選A7C 因為A7 已夠用
每樣都差一啲,期待下一代能畀番用家。

Panasonic Lumix S9

PokoChoung 於 2024-08-27 23:42:02
4
持中性態度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內建PDAF的對焦系統,操作快速、又穩陣。
輸出的顏色討好,ISO的訊噪低,畫質好,又可以玩LUT。
機身小巧靚仔,算是S5 II的簡化版。不過說是相機,更像拍VLog機。
如果在日本購入,能夠以HK$10000左右就能擁有一台有質素FF機,抵玩的。
缺點:
機身膠感太重,幸好整體設計都相當穩固可靠。
低光對焦不可靠,明顯Panasonic想拉開S5 II之間的距離。
沒有快門簾、EVF、Hot shoe,產品定位不理想,令大量用家卻步。
拍片限制比較大,6K能拍10min;4K30p可以FF,4K60p只能用APS-C,拍攝15min;FHD就可以30min。
意見: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旅行機用相機。
對相機有要求的用戶,可以等待「會否推出成疑問」的下一代機身。我亦都期望會推出。
最後更新:2024-08-28 00:03:41
物有所值且超方便的旅遊鏡

Nikon NIKKOR Z 28-400mm F4-8 VR

查理很會 於 2024-08-27 11:31:12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這樣的重量對上這麼長的焦段,在旅途中沒有缺點。
意見:
這次去北歐前,為了不要背太多鏡頭造成自己的負擔,出行前決定買這隻鏡頭配 Z7II。

使用後,覺得真是太方便了,比畫質也許比不過 24-120 F4,但是對於一普通人旅遊留念,我覺得真是太棒了。

沿途常會看到漂亮的教堂雕飾,最頂上的雕塑,隨便也能拍到,讓我深深感覺拍的到,比強調畫質更重要。遠方的大橋,焦距短就只能拍個大圖配上小橋,但這個鏡頭就更顯長處,愛拍多大的橋就能拍多大的橋。

7II 的可用 ISO 很高,所以大部分時候就直接拉高 ISO 彌補光圈小的缺點,這也是另外一種看法,寧可拍的到,也不要糊著一張照片帶回家。
重你個頭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

chxxz 於 2024-08-26 13:28:45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意見:
睇緊兩枝Olympus f1.2鏡既comment (17mm, 25mm),見有D人既comment真心好笑。
走去攞Full Frame 35/1.8和55/1.8去同m43兩枝f1.2做比較,然後話m43仲重。
大佬,你剩係睇景深然後硬屈人用一枝更大光圈既鏡去比???
咁如果要同Full Frame 24-70/2.8比,我係咪要搵枝12-35/1.4去比?
咪玩啦,我只見過人用相同光圈既鏡去做比較,要同Full Frame比,唔該用返35/1.2和50/1.2去比,咁你話Full Frame重定m43重? Full Frame用1kg枝鏡又算唔算太重或過了所謂"平衡點"?
點解一定要用相同光圈比較? 冇話一定既,但人地入光量多左你唔講、ISO可以低D你唔講、快門可以快D你又唔講,咁比較都得?
有人話FF可以拉高一級ISO唔怕,咁要睇下咩場景先喎,如果要闊景深,例如當FF需要用f2.4的景深,m43仍然用f1.2就得,差成兩級ISO喎。仲要睇你部機係咪高像素機,如果FF要用ISO 3200,我就寧願用m43既ISO 800。
淺景深從來唔係m43強項,係人都知想要淺景深就買Full Frame。你想要淺景深但走去用m43然後買枝超大光圈鏡最後又嫌重,我除左笑你on_之外真係諗唔到其他形容詞。
仲有,400 gram枝鏡都嫌重既話,你都係用返手機算把啦,仲走去用Full Frame。
最後更新:2024-08-28 07: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