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相機用家心得

Canon EOS R10

Ymaymayma 於 2025-10-08 12:58:24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意見:
Hehe
一部令我每天都想帶出街影相的輕便相機

Fujifilm X-M5

soryan 於 2025-09-16 07:07:50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個月)
優點:
1. 機身輕巧,外型討好
2. APSC背照式Sensor,2千6百萬像素夠用
3. 追焦合格滿意 (最新AI追焦)
4. 可以感受富士Recipe (Fuji X Weekly)
5. 以微單來講,拍Vlog規格暫時以XM5最高
6. 入門機身,但內涵達中階機或以上
缺點:
1. 機身沒有防抖震 (拍攝視頻有電子防抖)
2. 續航力較一般 (沿用126S電池)
3. 機身較細小和Grip位較淺,手持必須小心 (添加外置手柄底座可獲改善)
4. 按鈕和撥輪太過細小和緊迫,操控要格外小心
5. 銀色機身較為漂亮,但容易刮花 (添加外置手柄可以提供保護)
6. 沒有內置閃燈
意見:
一部令我每天都想帶出街影相的輕便相機 (這一點最為重要),外型討好,兼具備足夠內涵,可以更換不用焦段鏡頭,且豐儉由人 (原廠或副廠鏡群為數不少),輔以富士不同色彩氛圍,令我感受到富士簡約的攝影風格。當然有讚亦有彈,就是跟機沒有义電座或USB線附送。

Fujifilm GFX100 II

gameijk 於 2025-09-13 00:58:43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6400iso 絕對可用。
快門爽快。
Cfb card 又平又快。
買張2tb .簡直當佢full-frame 咁樣用。
缺點:
機身設計,不夠人工力學。
相比對X2d 同樣嘅鏡。
雖然X2d 比較重。
但係反而X2d比較好掌握。
冇比較冇傷害,X2d 整體機身鏡頭,都比較紮實。
當然大家設計完全唔同,鏡頭快門嘅穩定性,比機身快門更加穩定。
當然呢樣嘢要揸住兩部機先至會體驗得到。
意見:
爽!
有買貴冇買錯。
而家呢個世代,講畫質,其實冇乜意思,因為大部份電腦會修正。
Body俾到你嘅係成功率。
1秒七飛,機關槍。
快門延遲,雖然唔及Leica sl 1-3
但已經係可以接受水平。
對焦速度快。不過我哋呢啲老一輩嘅用家,大部份時候都係信自己對焦。
本身有Gfx100s,但係因為成功率不足,而且SD卡,真係會賣窮人。
有直到,方便使用。
絕對係一部專業嘅工作機。
Reliable Tools - A bulky M50 in Practice

Canon EOS R50

VisionaryUnited 於 2025-09-10 17:26:26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6 個月)
優點:
Finally, its battery could be charged via USB-C
Takes HEIC images to save space
Even Faster AF Speed
High quality RF-S Lenses
缺點:
Bulky - Compare to M50
Dull Appearance - M50 looks better
Lack of controls, only 1 Dial
Lacking IBIS, but has digital stabilization for videos.
意見:
A modern mirrorless camera with faster AF, extensive video capture functions for the beginners. Technically it could be seen as "M50" in larger size while incorporated some features that make it favorable.

In short, what makes the R50 stand-out is its ability to take HEIC images, which in theory should offer better IQ in terms of DR, colour-depth and preserve finer details at smaller file size. Another important feature is it finally allows battery charging via USB-C. Furthermore, its firmware has evolved to allow accurate AF, better JPG quality which is quite noticeable after months of use.

However, for those who are expecting groundbreaking experience in camera handling, the R50 might be a disappointment. Due to its bulkier size and the lack of control dials, the camera does not offer the same degree of control like on some enthusiast camera models. I might go as far as saying the R50 is a rather boring device to operate.

In summary, the R50 could be great tools for content producers, casual hybrid users and travel photography. It also takes great pictures and produces decent videos by default. But to hobbyists or enthusiasts, who demand tactile controls on image output, the R50 might not be a viable choice.
最後更新:2025-09-10 17:27:48

Nikon D300S

陈洋_cky 於 2025-09-07 12:15:03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個月)
優點:
1.連拍速度快,未裝grip已經有6張每秒,裝咗就有7張
2.照片鋭利,雖然得1200萬像素,但仍然有後期裁切空間
3.對焦快,D3同款對焦系統,AF-S模式下即對即有,AF-C模式下也能捕捉住飛鳥
4.SD+CF雙卡槽,對比D300有所升級的地方
缺點:
1.高感差,一到天黑、阴天就可以返歸,iso 開到1000勉強可以用,開到1600有明顯噪點,再往上拉后期都拉唔返
2.實時取景難用,對焦仲慢過手動對焦
3.視頻,支持720p24幀但要用三腳架先有自動對焦
意見:
想打鳥但預算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值得購買
迷你版XT5

Fujifilm X-T50

onlyken 於 2025-08-14 00:54:33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6 個月)
優點:
輕便, 細部, 色彩保持一貫富士作風, 40MP, crop 相比以前24MP 更靈活 (像素由24MP 增到40MP亦變相等於鏡頭可以乘多1.4倍左右的等效焦距), 可用返X 系列電池, 增加了REALA film 模式(以前菲林時代, 我的超愛菲林)
缺點:
手柄位太細, 不太好揸手, Q 掣在手柄姆指位上, 好易誤按, 不兼容X-T 系列的閃燈EF-X8, 冇X-T5 的ISO 輪盤, 冇直睹反芒
意見:
快, 輕, 細, 有機身防震, 98% XT5 的性能, 是一部迷你版XT5, 性價比高過XT5
最後更新:2025-08-14 08:33:27
放心, 買啦

Sony ZV-E1

king131hk 於 2025-08-09 11:36:16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年)
優點:
iso 完全無敵
缺點:
無evf 只能用mon看, 水平感覺很差, 拍攝時要小心
意見:
不要太擔心這機只有1200萬像素
基本放手機網上一定夠
夜間感光能力強到太可怕
在極度大光大黑要不停進出室內室外
信任將iso 用auto 就可
專心返想要景深就光圈優先
想要穩定畫面就快門優先
(使用兩年, 經歷幾次旅行, 才有信心寫出)
預計會有移民潮及提高出生率

DJI Osmo 360

挑機 於 2025-08-04 16:46:08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3 日)
優點:
性價比目前巿面上最高,以下有詳細解釋。
機身十分細十分輕。
用開360的,十分容易上手。
低光能力十分好。
缺點:
1. Osmo app的功能有待提升。(某牌子,個apps嘅ai功能係堅好用,而且剪片順暢,有好多模版有好多玩法),hardware dji可以即刻追到,但dji要追到人哋嘅software,估計仲要一段時間。
2. 電腦software功能亦都有待提升。所以我用佢個software只係for檔案格式轉換,(將osmo 360專用嘅格式轉做通用嘅360格式,再喺其他software例如final cut或者威力導演剪片。)
3. 配件未夠全面(我期待的潛水殼未推出,我要耐心等待)
如果有師兄計劃,今個暑假之內出外潛水要拍360片,你等唔切㗎喇,你只可以買返x4或者x5加防水殼。如果你計劃出年先去潛水,或者你可以等等dji出防水殼。
4. 機身內功能有待提升:例如M-mode功能不夠強,我想拍片時將個快門調好慢,捕捉城市嘅光影/鬼影,但原來只有1/25..又例如縮時攝影佢都玩唔到,模式比較少
意見:
我所講既移民潮是指:有x3/x4既人,而又考慮買x5但未買住既人,好大機會移民到DJI生態圈。來自網上回响:本身有x5嘅人,都唔大機會轉用Osmo360...
出生率是指:從來未玩過360既人,見到今次咁低門檻,osmo360就成為佢人生第一部嘅360相機。

性價比目前巿面上最高,性價比比起對手高出成條街,作為一個某牌子既長期用家既我親自剖白:
之前某牌子幾乎就係獨巿經營,所以價錢任佢定,我哋作為消費者冇得選擇,只能捱貴價。例如,一吋sensor的360相機,幾年前推出時可以買到近六千元。
之後他終於肯出8k360了,但是沒有出一吋sensor的,永遠都是留有一手。就是不想出拍8k片的一吋sensor 360相機。
我就心想:如果某品牌在完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有一天出了一吋sensor拍8k的360相機,根據他上一代的價格再提升的話,相機價錢我本人估計需要$6500以上...

而且還有一點:osmo 360跟某品牌一樣,都可以單獨使用其中一個鏡頭,變成了一部action cam,這樣的功能,其實dji osmo 360自己都會吊打自己品牌的action5,當然同時吊打某品牌的acepro2.
因為市面上除了三年前推出的one rs leica edition,就沒有一吋sensor的action cam。osmo360變身為一吋sensor的action cam硬件上已經完勝市面上嘅action cam,又是一個大賣點。

我就選擇了單機版本$3299...因為,我本身已經有某個品牌的原裝自拍棍,所以我直接要一機一電就可以了。

至於有冇需要買個長續航套裝呢?加多兩粒電及一個座充?以我多年玩360的經驗來說(由以前ricoh到x2 到X4 再到osmo360)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不需要額外電池(況且osmo360本身一粒電都已經用到120分鐘,x4都係一小時左右)。
因為,一次去旅行360片真的不需要經常拍,例如我去旅行我會帶360相機跟go3s一齊用,因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360的片段後制需時,你拍了多長的片段,就需要多長的時間做一次後製,所以我非必要時不會隨意開機拍。
第二個原因就是:360的片段所需的容量十分巨大,為方便計算,我算他平均是:8k片大約一分鐘1gb。這樣巨大的容量,我在出門旅遊時,與其擔心部機的續航能力,不如擔心內存夠不夠,什或擔心家中電腦的hard disk夠不夠容量做備份吧。
所以一機一電對於我來說就夠了。

我買的第一天,我把相機固定在一支某品牌的原裝3米長自拍棍,把osmo360升高到三米,晚上在旺角鬧市試行了一段路(當然很多人望著我啦,我唔尷尬人哋都尷尬啦。)
個結論就是:低光能力真係好強,畫面很乾淨好低noise。
片段我上載至youtube,有興趣可以看看:
https://youtu.be/8Gihwue7-1A?si=yeHtUEWMPYHAiSHC

留意一點:我拍的是8k片,但上載到youtube後,youtube只能食到4k片,所以最後看出來的效果是不清的,但大家看這條片時可以參考下osmo360的低光能力,而並非畫面的解像度。

最後我還是要扣掉一粒星,只給4星,因為硬件無敵,但軟件及週邊配套方面要多給耐性。所以勉強扣了1粒星。

公道少少總結一下,osmo定係x5,如何選擇?
如果純粹平鋪直敘咁拍360片,不需要潛水,又要對低光好大需求,osmo 360吧。(但潛水問題及app的創意剪片問題,給少少耐性,有一天會解決的)
如果需要有創意的剪片,有ai輔助剪片,以及短期內plan了一個潛水之旅,那就x4或x5吧。(或者搵返一部二手x2加潛水殼,我見過有$1000以內,用完賣返走,有機會等於免費租機)
最後更新:2025-08-08 11: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