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到美學 @ 攝影美學隨筆 (2)

dcf-travel-img-29907

「藝術是廣義的,泛指多方面。創作者透過媒體展示其作品,可以是圖像,音樂,行為等 ……。而美就更空泛,更飄渺,要透過藝術來傳達美的訊息。但相反來說,藝術作品未必一定要美,如行為藝術,創作者或想表達憤怒,不滿的訊息,而不是單一想表達美。」

以上是攝影班C同學對前篇末思考題的回應。筆者基本上同意她的說法。簡單幾句,提及兩個重點。

首先是「要透過藝術來傳達美的訊息」。或者在未弄清楚甚麼是美之前,這句的意思仍有點含糊,但可以肯定的是,藝術具有存傳達訊息的作用。然而藝術的傳達,與我們日常生活中傳達訊息略有不同,藝術家不會採用直接易明的方式,他們偏愛採用間接的感染方式來傳達,而且,所傳達的東西都比較抽象。此外,傳達訊息一般都有明確的對像,但藝術作品,有可能只是藝術家一時的發洩,但「唔覺意地」被人家看到,聽到,感受到罷了。從這點而論,用「表達訊息」或者比「傳達訊息」準確一些。

為甚麼藝術家偏愛轉彎抺角呢?大致兩個原因:一、某些場合不能直接說話;二、抽象的東西,很難直接表達。前面一點容易明白,至於後面的一點,最好舉個例子:你可以怎樣表達一不小心碰壊了既昂貴又心愛的鏡頭所引發的心痛呢?

C同學提到的另一點,是「藝術作品未必一定要美」。這論點是否正確,要看美字怎麼定義。假如跟隨維基百科中關於美學一詞的解釋(有勞自己上網查閱),好的藝術作品必定美;愈好,愈美。因為根據這解釋,藝術只是美學的一部份;美學中的美,是指「認知感覺」,範圍遠比我們所說的「這畫面好美」、「呢舊叉燒好靚」所提及的美大得多!

藝術比美術大,藝術又比美學小!係咪開始有啲混亂呢?稍安無躁,以下舉些例子便容易明白。

有些人認為讓人感到愉悅的為之美,所要愛穿大紅大綠,看電影選周星馳。但亦有些人偏愛欣賞淒美,也就是某作品能讓自己心都「噏」埋,個心實晒,才美。音樂作品,二胡一曲《江河水》,小提琴一首《梁祝》,聽到流晒眼淚,美!文學作品,寫透家破人亡,生離死別的《紅樓夢》,美!回到我們的本行,攝影作品。大部分的紀實攝影作品,都以人類社會的黑暗面作題材,戰亂、飢荒、瘟疫、經濟蕭條 ……,黑社會、妓女、吸毒者、精神病患者 ……。作品的畫面有些讓人「心噏」,有些令人驚心動魄,然而都不乏美在其中。

也不需要把範圍放得太大,再列舉太多難以理解的現代藝術例子了,其實所謂美,只在於我們的感覺與態度。當你對一件事物沒有感覺,必然不會覺得美。當某一事物讓你有感覺,而你又以欣賞的態度看待,美就存在。戰爭不美,但戰地記者的作品讓你有感覺,你欣賞記者的工作,你欣賞攝影師的表達方式,以致你欣賞其作品所記錄的人性一面,於是,覺得美。就是如此簡單!

回過頭來,再用這觀點看藝術作品就容易理解了。一件作品能讓你有感覺,令你產生欣賞的態度,就美了!

然而,怎樣的作品才會令人有感覺,才會令人欣賞?看畢加索的畫我沒感覺,也不懂欣賞,到底是美還是不美?

 

相關文章 -
從美術到視覺藝術 @ 攝影美學隨筆 (1)
認知與感覺 @ 攝影美學隨筆 (3)
並不抽象的抽象 @ 攝影美學隨筆 (4)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二、平亂有道】 攝光寫影 .2 日前 前回提及,康樂公園的荷塘相當細小。然而別小覷規模丁點,荷攝常遇的不利因素卻是一應俱全。何謂不利因素?各花入各眼,各人心目中的不利因素未必相同,對小弟而言,主要歸類為二:一、雜亂;二、不配。雜亂不用多...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一、地點 & 器材】 攝光寫影 .8 月 9 日 既曰兼讀,荷塘選擇不論好醜,只求就手。粉嶺康樂公園本來就是個小型公園;公園細,荷塘更細,康樂味濃,每天早上拍攝時段,都有幾位年長女士在亭中邊閒談邊晨運 (唔想用大媽一詞,感覺略帶貶意)。「面面髪梳,梳...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序】 攝光寫影 北上成風,本地掏空。自從 COVID 疫情過後,不同行業的生態都有明顯變化,小弟的理論網課首當其衝,遭遇斷崖式下滑。有見生意淡薄,又不懂賭搏,而屋企附近就有間 IVDC,於是的起心肝扮好學,揀了個 ERB (Employe...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新田舊塘。綠葉紅荷 攝光寫影 曾幾荷時,小弟拍荷首選新田荷塘,喜歡那份自然質樸。但自從幾年前池塘經歷颱風山竹一役,以及旁邊加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之後,新田夏荷的狀態明顯一年不如一年。本以為這裡的荷花從此一蹶不振,沒料到今年夏天,竟然...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城荷體統 攝光寫影 六月初的某天,下午一時,驕陽似火。 站在城門谷公園最底層池塘的旁邊,彷彿感覺到有人正在用蒸汽熨斗熨衣服;又濕又熱的氣息,瀰漫四周。一時手癢,拿出機背屏幕取景器,嘗試用那放大鏡聚焦陽光,看看能否燒着地...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天賜塱原。早餐 A 攝光寫影 只是去年,望中猶記,噏耷荷花路 …… 近幾年,香港境內荷塘的狀態每況愈下,好幾處曾經的風姿卓約,花開變得千瘡百孔,慘不忍暏。承接去年頽勢,本以為今年難寄厚望,沒料到天賜塱原,為本地荷花挽回不少聲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從法則到原則 ( 四、探美尋源 ) 攝光寫影 前面三回,分別介紹了甚麼是美學原則、美學原則的常見版本,以及美學原則超越視覺的特性。為免流於齋講天下無敵,本回分享一些應用心得。 心得不多,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搞清楚美學原則的各個項目所指為何。但正如在...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深水埗。再定義 攝光寫影 「可以先由你建議想拍的題材造型,我儘量配合。」 把自己說得萬能一般,甚麼造型風格也可以信手拈來,實情是因為與 Joey 未曾合作,無從建議。沒多久,便收到傳來的兩幅參考樣板。第一幅,黑白相,似是在中環舊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