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習攝心態 @ 草根散記

數月前發表了拙文一篇《選擇困難 @ 草根散記》,提到攝影班中討論時,同學的回應往往出乎意料之外。日前心血來潮,做了個小實驗,將一幅照片,PS 做了兩個不同色光呈現的版本 (見下圖),然後交給同學選出較喜歡的,並附選擇理由。

dcf-travel-img-43743
圖 A

dcf-travel-img-43744
圖 B

答案收集回來,簡單統計,喜歡 A 的明顯比 B 的多,大約三與一之比。文無第一,藝術難分高低,數量上的結果,不足以說明些甚麼,然而稍為分析同學的答案,不難發覺選 A 的與選 B 的,採取的準則有着根本的分別。分別何在?先賣個關子,以下列出部分回覆。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也嘗試分析一下。

「選 A,色溫協調。」
「覺得 A 好 D,色彩比較自然。」
「A,model 氣色紅潤,比較有神。」
「A 覺得自然 D。」
「覺得差別不大,但感覺喜歡 B。」
「A,淨系睇嘴唇都紅潤 D。」
「A,model 有红潤咀唇及有面色。」
「A,膚色自然。」
「B,喜歡那氣氛;純個人喜好。」
「選擇 B,氣氛和人物 cool 些比較適合。」
「選 B,因主體係人,A 的紅色貨櫃太出色,變成主次不分。」
「選 A,頭髮顏色靚的,膚色陰影較有變化;;B 的髮色與膚色太統一。」

從以上的回應,不難看出,選 A 的同學明顯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部分看來更有將 model 拍得貼近「正常」, 甚至是「標準靚樣」的傾向。而選 B 的,則較為着重相片的整體效果及氛圍。兩種不同的觀賞角度,相比之下,小弟愚見,前者較為「拍照」,後者則更接近於「攝影」。

兩個版本,A 的色彩基本上是貼近現場實況,而 B,則是經過簡單編修營造了少許色偏。 偏色通常可以產生兩種效果。其一是使照片偏向於某種的調子,例如常說的冷暖調;其二,是可以讓畫面中的色彩看起來較為單純,減少紛雜,與降低飽和度有異曲同功之效。而在這例子之中,原色頗為紛雜,閃燈的色溫也前後不同,採用偏色處理,可收一舉多得之效。然而各花入各眼,有些人就是喜歡色彩繽紛,唔得咩?當然可以,而小弟在此要討論的,也並非色彩繽紛與單純的優劣,而是希望藉此簡單例子,指出有些人總是學不好攝影,原因之一在於 ─ 誇張點形容 ─ 有着「葉公好龍」的習攝心態。

葉公好龍心態是甚麼?不就是喜歡掛口邊,內心其實不接受。仍以色彩為例吧,有些人看見別人的偏色照片,讚賞不已,然而到自己調色時,就是不敢運用偏色。要說色彩真實,黑白照片的色彩夠不真實了吧?為何又欣然接受呢?Teal and orange 調色自然嗎?為何又會迷醉於所謂的電影感?欣賞、迷醉某種的色彩表現沒問題,但假若閣下一方面希望能拍出類似的色彩演繹,但回過頭來,看另外的一些照片,又或者自己調色時,卻老是過不了要求「真實」的心理關口,緊抱忠於「自然」的標準不放,那麼,要拍出心目中的精彩作品,將會是障礙重重。


相關文章 -
流水落花 scene 去也 @ 草根散記
進退之間 @ 草根散記
選擇困難 @ 草根散記
擁有畫筆便成畫家 @ 草根散記
構圖八達通 @ 草根散記
草根散記 @ 2020/12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 jim198021 @2021-09-19 16:58:26
    葉公....好色^^
    攝光寫影 
    @2021-09-19 17:58:02
    是否如此? ...... 不熟歷史,不敢肯定。
  • simonleung2000 @2021-09-19 14:46:58
    是否選圖A就不是 "攝影"?
    攝光寫影 
    @2021-09-19 17:55:17
    答案應該是「否」。若選圖A就不是攝影,那麼攝影就沒甚麼藝術成份了。
  • henry20090222 @2021-09-17 11:27:43
    叶公好龍不是解表裡不一呀!
    攝光寫影 
    @2021-09-19 17:52:37
    字面、故事、引喻,大概有不同層次的解釋啒 ?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片言花語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3 月 6 日 得悉香港維園花展即將重新舉辦,友人問:幾時?我答:已開始了! 可不是嗎?君不見近日一眾花攝愛好者,忙個不亦樂乎。對他們而言,本年度的花卉展覽早已開始,而且展出場地不限於維多利亞公園。 白梅。西貢獅子...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花攝有李。花攝有理 攝光寫影 春節過後,拍攝春花已不再是預習,而是實習了。既是實習,也就不浪費筆墨花言巧語,直接了當,寫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若問戶外拍攝花卉最重要的技巧是甚麼,小弟會答:取景。尤其在編修軟件功能強大的今天,拍攝過...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只要人誇好梅花,莫留真相在乾坤 攝光寫影 消息一傳開,相機萬方來。這就是本地攝影生態的寫照。 錦田水尾村,清樂鄧公祠門前的兩株白梅開放,既惹來蜜蜂,亦招倈拍友。面積數十平方米的路旁,攝影師也不少於數十,而梅樹所處位置旁邊橫貫一道雨水溝渠,...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春花拍攝預習。洋紫荊 攝光寫影 香港的冬天很短,每年聖誕過後只幾個星期,轉眼間,便似乎感覺得到大地回春,腦海中隱約浮現各式各樣的春花,梅、櫻、桃、李、吊鐘、玉蘭、洋蹄甲、黃花風鈴 ......,等待着爭相競放。 上列的春花,大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四點幾。三門仔。兩個鐘 攝光寫影 早上見天色不錯,決定下午盡早出發,以便有充裕的時間拍攝。然而經過一輪不知所謂的擾擾攘攘,動身出門已是時候不早,結果四點多鐘才抵達大埔三門仔。 落小巴,走幾步,放眼一望,已禁不住暗罵自己一句:整乜搞到...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像花雖未紅 ─ 再遇大棠楓香 攝光寫影 自從 2019 年初及年底,分別寫了《鏽色可餐,Art呃難分 ─ 楓香林內的反思 》和《割席不成再行騙,楓香林內覓新篇 》拙文兩篇,控訴大棠紅葉極具欺騙性之後,小弟已有兩年都沒有到大棠拍攝楓香了。然而日前,當「...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大澳小品。詩意水鄉 攝光寫影 因為一次上中環夜間隨拍,得到幾幅小品習作,拼湊成為拙文《50mm 夜。小品》。隨後又因此文,發展出名為「詩意小品」的理論課。為了不流於「講就天下無敵」,於是又弄出個題為「如詩水鄉」的大澳外影活動。從實踐...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秋殘印記。亂中求序 攝光寫影 碧空如洗,秋日下午的陽光遍灑荷塘,東歪西倒的殘荷糾纏着光影交錯,雜亂加凌亂。 撇除了文人雅士對殘荷的詩意描述,殘荷的特徵,只需殘、亂二字便足以形容。有相關拍攝經驗者都知道,要在一片紛亂之中取景拍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