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攝有李。花攝有理

春節過後,拍攝春花已不再是預習,而是實習了。既是實習,也就不浪費筆墨花言巧語,直接了當,寫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若問戶外拍攝花卉最重要的技巧是甚麼,小弟會答:取景。尤其在編修軟件功能強大的今天,拍攝過程中的好些失誤,不難修正。例如曝光的偏多偏少,白平衡錯設、些微手震、水平不正等等,都可以輕易解決。而某些傳統畫意效果,諸如重曝、搖鏡,透過 PS,亦不難仿效營造。唯獨是取景技巧,無可替代。不過要搞清楚,這裡所說的取景,並非明確了景物之後的簡單框選,而是由現場觀察、發掘素材、認定對像、構思演繹,以至隨之而來的嘗試拍攝角度、選用鏡頭焦距、明確對焦位置 …… 等等等等,直至按下快門的一連串操作。換言之,指的是整個取景過程。

如此定義取景,雖是實話實說,卻難免嚇親街坊,尤其是初學者。為免流失讀者,小弟在此嘗試繼續深入探討,抽取重中之重。但放心,所謂深入,並非要將取景複雜化,而是來個直搗黃龍的簡化。既然取景過程的終極動作是按下快門,我們不妨由原始影像入手。

原始影像的內容,簡單劃分就只四項:主體、陪襯、前景、背景。因此,所謂取景,亦可視作對此這四大項目作出安排。以下就以近日拍攝的幾幅李花為例,具體說明當中的取景技巧是如何運用。

先說主體。拍攝春花,尤其是像梅、櫻、桃、李這類朵細小,枝幹明顯的,一個非掌重要的概念,是主體並非一朵花,而是一個組合,例如是三數花朵加上枝幹的組合。組合的主體,與單一花朵相比,形態更多變化。這好比拍攝全身人像,因為加上了四肢動作及體態,需要考慮的自然比大頭照來得多。亦因如此,花卉「主體」的首要關注,在於造型;而造型的特徵,亦主導其餘三項的安排。

dcf-travel-img-46800
【圖一】
典型的花枝主體組合,並展現明顯的造型姿態。

dcf-travel-img-46801
【圖二】
雖然對焦近中央位置的幾朵花,但由於枝幹形狀相當明顯,右方的枝幹失焦亦不嚴重,視覺上仍頗具份量,因此應該將之視作主體部份看待。

次說背景。背景的重要性,僅次於主體,甚至不相伯仲,然而卻經常被忽略。處理背景,很多人只是為了突出主體,典型而又極端的例子就是拍攝時在花卉背後掛上單色的布幕,以期取得絕對素淨的背景。其實背景作用有很多方面,背景中呈現的色光形狀,可以引導視線、均衡畫面、營造氣氛、配襯主體。運用背景,最重要的基本原則是避免喧賓奪主。

dcf-travel-img-46802
【圖三】
取材【圖二】的同一組花枝,但收窄主體範圍,頓時失去明顯形態,顯得平平無奇。然而背景的色彩,以至深淺色彩呈現出若隱若現的形狀,為畫面注入幽深的感覺。

dcf-travel-img-46803
【圖四】
相比【圖三】,這主角形態更不吸引,略呈凌亂。背景除了像【圖三】那樣擁有柔和色彩之外,也有隱約可見的枝葉,以及方向相對統一的線條,與主體的傾斜態勢相配合,展現規律。背景內容相當豐富,卻不喧賓奪主。

再說前景。前景能夠起到的作用,與背景相近。主要分別在於大部份的照片都有背景。除非是極近距離特寫,以至主體佔據整個畫面,否則背景是避無可避,而前景,則往往需要刻意添加。較常見的用途是營造深度,創製裝飾,遮掩瑕疵。

dcf-travel-img-46804
【圖五】

dcf-travel-img-46805
【圖六】
以極近距離的花朵作前景。大幅失焦為畫面添加如紗似霧的感覺。這拍攝手法頗常用,能令不盛放的花朵看似盛放;讓茂盛的花開看來更茂盛。

最後是陪襯。顧名知用,陪襯的主要作用就是陪襯。但除此之外,亦可收調整均衡、添加裝飾、豐富畫面之效。

dcf-travel-img-46806
【圖七】
明眼者不難看出這也是【圖二】同一組花枝的局部。換了角度,改了背景。分拆組合,左前部份是主體,右後部份當陪襯。

dcf-travel-img-46807
【圖八】
倚靠合焦與失焦得出的景深效果,即使相當靠近的兩組,也能營造主次。呈現深度。

將眼前景物所構成的畫面,以主體、陪襯、前景、後景四個部份劃分,加以分析,然後拍攝,驟聽起來相當合理,也不困難,似乎是個可行方法。問題是實際應用起來,除了主體較易明確之外,後三者的分別是相當含糊的。例如處於主體背後的花朵或枝幹,大幅失焦虛朦時,是背景,當失焦程度不高,形狀相當可辨時,又會覺得是陪襯。因此,這種分析方法運用起來,不應過份執着於四者的定義。然而當遇上選擇困難的時候,憑藉多一點的思考分析,往往能夠得出相對合理的拍攝取向。

dcf-travel-img-46808

dcf-travel-img-46809

dcf-travel-img-46810

dcf-travel-img-46811

花卉拍攝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看似無景,其實有景。就看你能否靈活運用主體陪襯、前景背景,將之整理組合,成為視覺上、感覺上,以至意境上「言之有理」的一個畫面。

 

相關文章 -
只要人誇好梅花,莫留真相在乾坤
春花拍攝預習。洋紫荊
紅梅一樹報春來 ─ 五軸挪移取景法


攝光寫影 -
www.pageposer.com.hk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困。景 攝光寫影 .5 月 29 日 夏天多雨,為免外影動輒需要改期,通常都要有晴天雨天兩手準備。日前到啟德郵輪碼頭拍攝人像,就是遇上天雨不停,活動需由原先戶外為主的 Plan A 改為主打室內的 Plan B。 提到郵輪碼頭範圍之內,有瓦遮頭可供遊...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50mm 夜。倩影 攝光寫影 限定的焦距,零散的亮光。只期待偶然的倩影 ...... 據說,只要有倩影經過,晚燈光彩份覺優美。可真?為求驗證,這回合,雖然仍是 50mm 夜攝,但放棄了先前的隨拍,刻意為晚燈影照下的寂靜街頭加添倩影。 ( 請參... (繼續閱讀)
相由心生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一個人走在夜晚十點的 Mongkok City「等著影像就像流星一樣的來臨 ...... 」 對華語流行音樂稍有認識的,不難看出以上兩句是改自台灣組合優客李林的經典名作《認錯》。「無啦啦」修改兩句歌詞,並非無聊手痕...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50mm 夜。人物 攝光寫影 限定的焦距,無盡的故事。只等待人物的出現 ...... 去年十月,辦了一次上中環夜間街頭隨拍活動。隨後將部份習作分為小品與人物兩輯。小品的一輯,配上文字,成為《50mm 夜。小品》拙文一篇。餘下人物的一輯,卻是... (繼續閱讀)
粵曲唱腔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曾在本欄多次提及,小弟不懂音樂,但不知為何,卻總愛拿音樂與攝影比較。這一回更是糟糕,找來更更更不懂的粵曲。 逢星期日早上,TVB 明珠台會選播一些都會大學 (前稱公開大學) 的公開講座。題材天南地北,看了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片言花語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得悉香港維園花展即將重新舉辦,友人問:幾時?我答:已開始了! 可不是嗎?君不見近日一眾花攝愛好者,忙個不亦樂乎。對他們而言,本年度的花卉展覽早已開始,而且展出場地不限於維多利亞公園。 白梅。西貢獅子...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花攝有李。花攝有理 攝光寫影 春節過後,拍攝春花已不再是預習,而是實習了。既是實習,也就不浪費筆墨花言巧語,直接了當,寫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若問戶外拍攝花卉最重要的技巧是甚麼,小弟會答:取景。尤其在編修軟件功能強大的今天,拍攝過...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只要人誇好梅花,莫留真相在乾坤 攝光寫影 消息一傳開,相機萬方來。這就是本地攝影生態的寫照。 錦田水尾村,清樂鄧公祠門前的兩株白梅開放,既惹來蜜蜂,亦招倈拍友。面積數十平方米的路旁,攝影師也不少於數十,而梅樹所處位置旁邊橫貫一道雨水溝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