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攝櫻材

今年春節姍姍來遲,急景殘年與梅花山櫻的花期重疊,加上過年前的一陣忙碌,便錯過了拍攝的機會。真的是那麼忙嗎?撫心自問,更大的原因還是懶。

dcf-travel-img-49162

去年年初,側聞有關當局計劃在城門河邊栽種更多的觀賞花卉。果不然,過年前的一段日子,留意到城門河邊有大量的種植行動。一下子,以逸待勞的思想掩蓋了山長水遠前往拍攝的動機。須知道,城門河就在小弟居所附近呀!隨着歲晚將近,河邊花圃之上,本來光秃秃的枯枝,漸露零星落索的幾點粉紅。Bravo!買大開大!

dcf-travel-img-49163

dcf-travel-img-49164

dcf-travel-img-49165

dcf-travel-img-49166

這河畔春櫻,已拍了好幾年,以往大都採用仿水墨的畫意方式演繹。幾個主要原因。首先是這裡的櫻花既不高大也不密集,不可能拍出日韓櫻花常見的大堆頭璀璨。其次是栽種位置,靠河的一邊空空如也,另外的一邊則是高樓大廈,環顧四周,也沒太多適宜入鏡的好配襯。水墨畫意演繹,着重花卉本身的線條造型,外圍配襯存在與否並不重要。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個人偏好,喜歡水墨作品的色彩簡潔,充滿着線條美。

dcf-travel-img-49437

dcf-travel-img-49438

dcf-travel-img-49439

dcf-travel-img-49440

dcf-travel-img-49441

dcf-travel-img-49442

dcf-travel-img-49443

dcf-travel-img-49444

然而水墨演繹,並非任何情況都拍攝得好,多雲天陰才是最佳時機。遇上艷陽高照的晴天,光照硬、對比強、天空蔚藍、色彩鮮艷,就不容易拍出水墨韻味。事實上,除了光照條件,不同的花開狀態,不同的環境狀況,都會影響到拍攝演繹。如此一來,當遇上天氣不似預期,又或者任何拍攝條件的不適宜,為了不用白走一趟,為了不用改天再拍,懶如小弟的也被迫勤力起來,積極運用平生所學,不拘一格取景拍攝,務求有所收穫。 

dcf-travel-img-49175

dcf-travel-img-49176

dcf-travel-img-49177

拍攝幾株櫻花,運用平生所學,當然有點誇張,用上好些基礎知識與技巧,倒是真的。首先在於光線運用,個人偏好絕少運用正光,總覺得景物交待太過清楚,就會少了幾分韻味。而色彩知識方面,由於是戶外拍攝,亦非自家搭建場景,色彩的存在難以控制,因此更多是應用於後期編修。而最需要法寶盡出的,在於取景構圖。法寶是甚麼?美學原則是也。( 關於「美學原則」的簡介及應用,請參閱小弟拙文《構圖調節推桿 @ 漫話攝影構圖 (7)》及文末所列其他相關文章。)

dcf-travel-img-49178

dcf-travel-img-49179

dcf-travel-img-49180

dcf-travel-img-49181

小弟拍攝花卉,老生常談的構圖法則基本上全都不用,改以平面設計的美學原則作為指引。有別於像三分法那樣的構圖法則,美學原則的應用並非立竿見影,需要花點時間,透過多番實習體會,達至相當程度的理解,才能運用自如。然而掌握之後,絕對是好使好用,大可以將本來平平無奇的一堆枝葉花朵,組織得有紋有路,近乎無中生有。

dcf-travel-img-49182

dcf-travel-img-49183

dcf-travel-img-49445

幾個主要的美學原則之中,應用最多的是對比、比例、均衡。可以這麼說,絕大部份的造型,都是從各色各樣的對比開始建構:主次、遠近、虛實、輕重、疏密、深淺 ……。有了對比的存在,就需要考慮對比雙方佔據的比例,從而令畫面呈現出所需的均衡。選擇對比、調節比例,取得均衡。這拍攝花卉的基本流程,順理成章,簡單非常。

dcf-travel-img-49446

dcf-travel-img-49186

dcf-travel-img-49187

因為簡單,所以易用;因為簡單,可以萬用。喬木花卉枝桿形態多變,拍攝講究佈局造型,是絕佳的美學原則應用教材,城門河畔的櫻花盛放在即,有興趣者不妨一試。

 

相關文章 -
河畔春櫻
構圖調節推桿 @ 漫話攝影構圖 (7)
構圖八達通 @ 草根散記
構圖簡單複雜簡單化
紅梅一樹報春來 ─ 五軸挪移取景法


攝光寫影 -
www.pageposer.com.hk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新田舊塘。綠葉紅荷 攝光寫影 .8 小時前 曾幾荷時,小弟拍荷首選新田荷塘,喜歡那份自然質樸。但自從幾年前經歷颱風山竹一役,以及池塘旁邊加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之後,新田夏荷的狀態明顯一年不如一年。本以為這裡的荷花從此一蹶不振,沒料到今年,竟然來個...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城荷體統 攝光寫影 .6 月 20 日 六月初的某天,下午一時,驕陽似火。 站在城門谷公園最底層池塘的旁邊,彷彿感覺到有人正在用蒸汽熨斗熨衣服;又濕又熱的氣息,瀰漫四周。一時手癢,拿出機背屏幕取景器,嘗試用那放大鏡聚焦陽光,看看能否燒着地...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天賜塱原。早餐 A 攝光寫影 只是去年,望中猶記,噏耷荷花路 …… 近幾年,香港境內荷塘的狀態每況愈下,好幾處曾經的風姿卓約,花開變得千瘡百孔,慘不忍暏。承接去年頽勢,本以為今年難寄厚望,沒料到天賜塱原,為本地荷花挽回不少聲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從法則到原則 ( 四、探美尋源 ) 攝光寫影 前面三回,分別介紹了甚麼是美學原則、美學原則的常見版本,以及美學原則超越視覺的特性。為免流於齋講天下無敵,本回分享一些應用心得。 心得不多,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搞清楚美學原則的各個項目所指為何。但正如在... (繼續閱讀)
深水埗。再定義 攝光寫影 「可以先由你建議想拍的題材造型,我儘量配合。」 把自己說得萬能一般,甚麼造型風格也可以信手拈來,實情是因為與 Joey 未曾合作,無從建議。沒多久,便收到傳來的兩幅參考樣板。第一幅,黑白相,似是在中環舊最... (繼續閱讀)
荷光初現 攝光寫影 彷彿時空錯亂,初夏的荷花,竟然遇上秋季的天氣。碧空如洗,清風送爽,縱使烈日當頭,卻是汗不沾衣,更大的驚喜,是用不着噴蚊怕水;在香港拍攝荷花,從未如此舒適過。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去年開放之後的首個夏...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從法則到原則 ( 三、色光形意 ) 攝光寫影 前文介紹過美學原則幾個常見版本,並列出當中包含的項目。按常理,接下來應該解釋項目細節。然而相關論述網上多的是,讀者只要隨便搜尋便可找到一大堆,反而應用方面的討論,卻是絕無僅有,有見及此,先談應用。 ... (繼續閱讀)
從法則到原則 ( 二、美學原則 ) 攝光寫影 超然物外!上回簡單介紹過形式美,並以節奏為例,展示形式美獨立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特質。此外,亦提到除了節奏之外,合資格稱得上形式美的,還有好幾種東西,而且眾說紛紜,不同派別會有不同的選擇。然而選擇雖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