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爆胎自救】方法易、成本低 自備「牛筋」補胎 一文學識!

文:Vincent Huen

 

汽車行走日常,作為車主當然要好好保養!然而事出突然如「爆胎」,的確未必個個有經驗懂得處理!最後還是「Call 車」了事!但叫一叫車救援平則都要 $500 – $600,確實不太化算。不如就等小編講講,若然遇上「爆胎」要如何處理吧!「爆胎」普遍十之八九,若然一早備好「補胎法寶」,其實步驟比想像中簡單! 

 1. 扎膠條(牛筋)
打膠條(俗稱:牛筋),是一種比較原始、簡單的補胎方法,原理就是將一種塗滿膠水的「橡膠條」填充於車胎的破口之內。勝在操作簡單、成本低,亦不用先將車輪拆除。

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錐形圓銼把車胎的破口擴張,之後用針叉把膠條垂直插入洞口裡面,然後針叉抽出,以平剪剪掉多餘外露部份(不要太貼近車胎)、充氣,大功告成了!。

優勢:自己可以動手完成,不用扒胎,補胎快捷。
缺點:可靠性不足,只作為臨時救急用。如果胎壓升高或受到撞擊(高速過坑、坎等)膠條會從輪胎里向外彈出,使輪胎瞬間缺氣。

 

【同場加映】

2. 蘑菇釘
因為外貌似蘑菇,所以俗稱「蘑菇釘」的造型。

使用方法:
拆除輪胎,並將破口位置內壁打磨,把「蘑菇釘」保護層撕掉,塗上膠水,然後在傷口的位置由內向外穿出來。由於蘑菇釘是從內向外伸出的,會有一部分暴露在外面,我們用剪刀剪斷即可。由於它能將破損的部位徹底堵上,避免了水從破損處浸入而破壞輪胎鋼絲和帘布層,因此是最安全可靠的輪胎修理方法。因此價格上也比其他方法略高。

優點:補胎牢固、可靠性強
缺點:價格高,不能修補較大的傷口,成本較高。

 

3. 補胎貼
內貼補多用於胎鋪,屬於較專業的修補方法。

使用方法:
先將穿了的輪胎拆下,把車胎與車鈴分離。在車胎的內部找出破穿位置,將內壁打磨。然後,塗抹上硫化劑,貼上補胎膠片,然後再使用工具進行碾壓至牢固。安回車鈴充氣,完成!

優點:修補結實,價格便宜,對於傷口要求不高,且不傷胎冠。
缺點:僅修補了輪胎內側,不能添補傷口外部。輪胎上的洞口通道還在,因此水可能從洞口浸入而破壞鋼絲和帘布層。如果破洞比較大的話,砂石等尖銳物體可能在破洞處把貼片扎破,因此只適合比較小的輪胎損傷。

 

你對自己的愛駒有甚麼評價?而準備買車的你是否想知多一點心儀座駕的優劣?不妨在本網的汽車資料館內揀選心水的汽車型號,發表或瀏覽用家心得,說不定可以因此結識到志同道合的「車友」!https://www.dcfever.com/cars/userreviews.php

 

最新消息
1 日前
隨著智慧型手機攝影科技的躍升,正徹底改寫城市紀實的本質。相比單反相機仍須肩負不少裝備、更換鏡頭而錯失關鍵瞬間,Samsung Galaxy Z Fold7 以 25... (繼續閱讀)
1 日前
Ricoh GR IV 的正式公開越來越近,7 月 25 日在北京舉辦的關係者限定先行發表會引起攝影圈熱烈討論。這次活動讓中國媒體與攝影師有機會近距離體驗實... (繼續閱讀)
1 日前
八達通自推出手機支付服務以來,其 App 功能不斷擴展,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與優惠。為滿足香港旅客的海外消費需求,八達通 App 近期進行重大升級,推... (繼續閱讀)
1 日前
HUAWEI 近年持續在手機攝影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去年 Pura 70 Ultra 的伸縮鏡頭到 Mate X6 的紅楓色彩系統,不斷刷新移動影像的技術高度。最新旗艦...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對於多數消費者而言,摺疊屏幕手機的耐用性始終是個疑慮,特別是鉸鏈結構的可靠性更備受關注。知名 YouTuber JerryRigEverything 近日對 Samsung 最...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早前傳聞 Sigma 會在 7 月發表 200mm F2.0 DG DN|Sports 鏡頭,不過 7 月快將踏入尾聲,幾乎可以肯定有關傳聞不會兌現。然而,最新網絡消息稱,Sigm... (繼續閱讀)
2 日前
為紀念 Leica I 相機誕生 100 周年,Leica 於 2025 年全球同步展開一系列慶祝活動。位於上海的《世紀見證者:當 Leica 遇見中國》主題展覽無疑成為... (繼續閱讀)
2 日前
LEGO 近年與任天堂關係如膠似漆,頻頻推出愛情結晶品,最經典當然是 2020 年的 71374 NES 紅白機。而睽違四年,又有一部童年回憶變成 LEGO,就是當... (繼續閱讀)
2 日前
眾所矚目的 Tesla 平價新車,終於有了較為明確的消息!創辦人兼 CEO 馬斯克(Elon Musk)在第二季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親口證實了這部入門級電動車的... (繼續閱讀)
2 日前
每年 iPhone 新機發布除了硬體升級備受期待外,機身配色更是廣大用戶關注的焦點。最新流出的 iPhone 17 Pro 年度新色可說是歷代最具辨識度的設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