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性價比十分高,以下有詳細解釋。
機身十分細十分輕。
用開360的,十分容易上手。
低光能力十分好。
缺點:
app的功能有待提升。
電腦software功能亦都有代提升。
意見:
性價比十分高,之前某牌子幾乎就係獨巿經營,所以價錢任佢定,我哋作為消費者冇得選擇,只能捱貴價。例如,一吋sensor的360相機,三年前推出時可以買到近六千元。
之後他終於肯出8k360了,但是沒有出一吋sensor的,永遠都是留有一手。就是不想出拍8k片的一吋sensor 360相機。
我就心想:如果某品牌在完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有一天出了一吋sensor拍8k的360相機,根據他上一代的價格再提升的話,相機價錢我本人估計需要$6500以上...
但是現在如意算盤打不響了,dji來了,立刻把他吊打。這樣我是樂見的。
當dji把某品牌吊打時,該品牌在推廣著什麼呢?他在推廣著如何把他的acepro2 加一個兔寵上去,變成一部數碼相機...我就心想:你現在才玩數碼相機?教人扮數碼相機?倒退了吧!
所謂有競爭才有進步,dji今次做得好。
而且還有一點:osmo 360跟某品牌一樣,都可以單獨使用其中一個鏡頭,變成了一部action cam,這樣的功能,其實dji osmo 360自己都會吊打自己品牌的action5,當然同時吊打某品牌的acepro2.
因為市面上除了三年前推出的one rs leica edition,就沒有一吋sensor的action cam。osmo360變身為一吋sensor的action cam又是一個大賣點。
我就選擇了單機版本$3299...因為,我本身已經有某個品牌的原裝自拍棍,所以我直接要一機一電就可以了。
至於有冇需要買個長續航套裝呢?加多兩粒電及一個座充?以我多年玩360的經驗來說(由以前ricoh到x2 到X4 再到osmo360)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不需要額外電池(本身一粒電都已經用到120分鐘)。
因為,一次去旅行360片真的不需要經常拍,例如我去旅行我會帶360相機跟go3s一齊用,因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360的片段後制需時,你拍了多長的片段,就需要多長的時間做一次後製,所以我非必要時不會隨意開機拍。
第二個原因就是:360的片段所需的容量十分巨大,為方便計算,我算他平均是:8k片大約一分鐘1gb。這樣巨大的容量,我在出門旅遊時,與其擔心部機的續航能力,不如擔心內存夠不夠,什或擔心家中電腦的hard disk夠不夠容量做備份吧。
所以$3299就可以享有一串sensor的8k 360相機,在以前只有一個品牌的世界,根本就是癡人說夢。現在我就擁有了。
我買的第一天,我把相機固定在一支某品牌的原裝3米長自拍棍,把osmo360升高到三米,晚上在旺角鬧市試行了一段路(當然很多人望著我啦,我唔尷尬人哋都尷尬啦。)
個結論就是:低光能力真係好強,畫面很乾淨好低noise。
片段我上載至youtube,有興趣可以看看:
https://youtu.be/yifMqv8KcOE?si=1eihnlP8dFC3u_Qr
留意一點:我拍的是8k片,但上載到youtube後,youtube只能食到4k片,所以最後看出來的效果是不清的,但大家看這條片時可以參考下osmo360的低光能力,而並非畫面的解像度。
有好的產品一定要讚,今次osmo 360,跟本人上次go3s感受完全一樣,完全是高性價比的電子產品,又一次十分愉快滿意的購物經驗。
osmo360,go3s兩部機仔已經足夠可以打天下了,可以記錄旅遊的點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