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資歷: 2015-05-14            總瀏覽: 2,983,090
攝影歷程跨越菲林與數碼年代,自命草根攝影人,尤其善長「刀仔鋸大樹」,喜歡以簡單原始器材進行拍攝,重大意多於細節的「多功能」攝影導師。只要與攝影相關,不管理論還是實踐,技術抑或器材,拍攝以至後製,花鳥魚虫、郊野城市、日夜風景、人物小品各類題材都感興趣,都愛鑽研。創作時作風低調,講課時口若懸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我的精選
最新文章
編輯推薦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二、EV 曝光值 ) 攝光寫影 接續上一回,今次講 EV。曝光一詞有多種解讀,EV 也不惶多讓,可能更混亂。 EV,曝光值,英文 Exposure Value 的縮寫。這傢伙本來有清晰明確的定義,算式表示如下:      EV = log₂(N²/t) 其中 N 是光圈(f...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一、曝光與感光 ) 攝光寫影 日前過看到一篇教授手動曝光的長文。看罷,更加明白為何很多人都搞不懂曝光。 要徹底明白曝光,有好些概念及詞彙要搞清楚。要搞清楚,是因為在很多攝影論述、教學,以至相機的使用說明,甚至機身上慣用的標示、概...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攝林外史之以柔替剛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前文提到,數碼攝影發展初期,菲林數碼孰優孰劣,還是有着不少爭論。然而即使愚昧如小弟,也明白爭拗無謂,因為前車可鑑。前車,就是音響技術。 類似的爭論,在數碼錄音面世的初期,同樣出現於 Hi-Fi 發燒圏中。...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攝林外史之曬相與編修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時代在變,攝影也變,而且愈變愈快。 田顧過去五十年攝影發展,菲林、數碼,各佔半場。先說上半場。攝影面世至今約二百年,然而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仍算不上是真正普及的玩意,直至七十年代,配備先進攝影科技的...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雜裝廂中的街坊裝 攝光寫影 年初,朋友傳來一則文青打卡推介,地點是車公廟體育館。體育館毗鄰沙田秦石邨,建築期間,小弟差不多每天都會途經,看着它從無到有。啟用之後幾年,那路線退出了小弟的生活圏,便也沒留意它了,看到了推介,才知道...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We are all photographers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We are all travelers, in one way or another. 夜闌人靜,電視節目沒啥看頭,很多時便拿着遙控器胡亂轉台。由於沒有太大興趣煲劇,亂按一番之後,停駐點通常都會是紀錄片。這應該是潛意識使然,希望彌補一下孤陋...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龍鼓灘 60 minutes + 攝光寫影 認真查閱過潮汐漲退時間,肯定那幾天的黃昏,潮水退得足夠低,是大半年以來最適合拍攝的時機,還遇上了近幾個星期少見的晴天,該出動了吧? 以上的全是廢話,其實拍攝日期早就約好了。潮退、晴天,都只是湊巧遇...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燈影闌珊 攝光寫影 租了個跳舞場地拍攝鋼管舞,卻因為專注力不足,衍生了以拍攝光影為主題的「燈影闌珊」。 闌珊二字,源自欄柵。拍攝鋼管舞當日,留意到近門口位置,有一個以欄柵間出的日式擺設角落,即時頭上亮起了燈泡:欄柵配...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看海 攝光寫影 喜歡脫離現實,更會胡思亂想,小弟拍攝人文風景,若然到訪簡樸的鄉郊村落,每每看到那些求求其其放置屋外路旁的家當、以破盆爛桶胡亂栽種的特式園藝,以至門牆上貼着的揮春對聯,總會不由自主的穿鑿附會,設想出某... (繼續閱讀)
武器&武功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日前在社交媒體中發了個問題:外影班中,同學討論最多的是甚麼?回應的,大致都答中了 model answer,是器材。外影班中,除了拍攝,總會有不少轉場換景的時間,一眾人等行行企企,閒聊之中,關於攝影的,主要就是...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夏荷再記。天公造美 攝光寫影 今年初夏,全港各大小荷塘,花開狀況就只四個字足以形容 ─ 強差人意。就連北上尋荷的,也回報花況不及往年。正當荷攝圏中瀰漫着失望情緒,天水圍公園的荷花池,仿若橫空出世。 過去多年,由於境內各大著名荷塘...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夏荷又記。凡人閒語 攝光寫影 開講有話,各師各法,各馬各紥,唔同的攝影導師,有唔同的教學方法。江湖傳聞之中,存在某種頗為亮眼的經典教學套路,那就是上課時秀出靚相,引起學員對所所用拍攝器材的興趣,繼而深入介紹器材的優點,以及優惠購...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夏荷小記。煩人密語 攝光寫影 少又話少,多又嫌多,好麻煩呀你! 沒錯,人類是最麻煩的生物。初夏兩訪城門谷拍荷,花開零星落索,意興闌珊,於是轉戰粉嶺康樂公園。 到埗,還未看得見荷塘,已見池塘旁邊人影幢幢,此起彼落。心想:這回肯...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騙子是怎樣煉成的?城門谷初荷 攝光寫影 唔使問阿貴,肯定又係因為地球暖化。 每年五月,荷花攝影愛好者整裝待發。然而今年,時屆五月下旬,綜合探子回報,城中大小荷塘仍只是小花三兩,未成氣候。屈指一算,半信半疑,時候應該差不多了吧?於是翻查以往... (繼續閱讀)
Suno, 合作愉快!(有片,有 AI) 攝光寫影 一向都有興趣將多幅硬照組合剪輯成為影片,並且加上合適的配樂。然而這看似不大複雜的事情,卻有幾個實在的難題。 首先是版權問題。大部份現成的歌曲音樂,都有版權保護,不可胡作非為。其次是歌詞內容大都不能與...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文化現像隨筆 攝光寫影 相對專業的人像拍攝,業餘興趣性質的,很多方面都是求求其其,得過且過,草根階級尤其如是。採用甚麼服裝、道具、化妝,主要看「貨倉庫存」而定。就以這次屏山文物徑拍攝為例,原本打算拍旗袍,然而庫存就只有旗袍...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繁花似咁 攝光寫影 去年底國內上映的電視劇《繁花》爆紅,紅的程度,以發紫形容還不足夠。因為那不只是紅,而是在相當程度紅出個文化現象。文學、歷史、政治、文化、流行音樂,一時間,網上媒體繁花競放,嘩啦啦的甚麼都被拉落水,沾...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春城飛花到人間 攝光寫影 「曾經滄海難為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九唔搭八的兩句,其實都與賞花相關,也能與今次小弟到南昌公園拍攝黃花風鈴扯上關係。 曾幾何時,南昌公園的黃花風鈴仿佛獨市生意,短短一段黃花隧道,導致萬人空... (繼續閱讀)
不拘一格攝櫻材 攝光寫影 今年春節姍姍來遲,急景殘年與梅花山櫻的花期重疊,加上過年前的一陣忙碌,便錯過了拍攝的機會。真的是那麼忙嗎?撫心自問,更大的原因還是懶。 去年年初,側聞有關當局計劃在城門河邊栽種更多的觀賞花卉。果不...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當心中的一切隨光 攝光寫影 著名的地標不易拍。困難之處,在於同樣的地點,如何才能拍得與眾不同?因此,拍攝一些具知名度的地點之前,小弟通常都會稍稍思考一下可以如何演繹。這次到粉嶺皇后山印度廟拍攝也不例外,大概思考了半分鐘。 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