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感染。羅大佑 @ 草根散記

日前發表了拙文《構?還是不構? @ 草根散記》,粗略地探討過隨心拍攝是否等於無需構圖,並肯定了構圖有助提升相片的表現力。本文稍進一步,談談攝影作品的感染力。

仍用街拍為例,不少人都喜歡以弱勢社群作為街拍題材。典型的例子,是拍攝低下階層小人物,並附上一段說明,訴說照片中的主人翁,生活是如何的艱辛。然而很多類似的作品,單看照片,是完全感受不到文字中的內容。附上的文字,彷彿只是作者的自說自話。關心社會無疑是好事,然而眼高手低,卻是相當普遍。

dcf-travel-img-44326

同樣的題材,為何有些作品流於平舖直敘,有些作品卻可以教人深思、令人感動?很多人都認為,街拍作品要能說出故事。然而也有不少人忽略了,故事,並非人人可以說得動聽;動聽與否,也就是感染力之高低。提到感染力,小弟即時想起了羅大佑。

不久之前,羅大佑在台灣的第 32 屆金曲獎中,獲頒授「特別貢獻獎」。頒奬前,資深樂評人馬世芳在引言中對他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因為羅大佑,我們發現:一位創作歌手,不但可以擁有詩人的靈魂,也能擁有思想家的高度、革命家的氣質。一張唱片,可以遠遠不只娛樂消遣,更能成為震撼時代的文化事件。」

筆者對音樂一竅不通,不懂得如何從樂評的角度去分析羅大佑。然而作為一位聽眾,他作品的強大感染力,卻是不難感受得到。若然用「引起共鳴」來形容,是遠不足夠,用「撼動心靈」就差不多。強大的感染力從何而來?從他的早期作品《童年》,便可領略一二。

幾乎每個經歷過童年的人,都可以在《童年》這首歌裡頭找得到自己的童年。既是名曲,歌詞不難上網找到,在此不贅,這裡只藉歌詞的第一段,看看如何透過精準的選材、恰當的文藝修飾,營造意境,成就超強感染力。

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

寥寥幾句,卻是超級立體。夏季、校園、班房、人物、動作、心情,無一或缺,然後再來一個直擊要害的概括。當中鞦韆上的蝴蝶、黑板上老師的粉筆,尤其令人折服。表面看,這兩句描寫絕非細膩,然而前者足以令人全然感受到上課期間,操場裡空無一人的寧靜,以至仲夏時節驕陽似火的炎熱;而後者,則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老師的「不識時務」,以及小同學等待下課的心急如焚。

整首的《童年》,每段歌詞都是同樣精彩。據羅大佑自述,這歌詞前後花了五年才告完成,主要原因就在於要尋求歌詞、旋律、與意境的完美結合。而正正是那貫串於作品之中的童年意境,感動了無數曾經童年歲月的心靈。

故事,怎樣才可以說得動聽?照片,如何才可以拍得感人?聽聽羅大佑的音樂作品,相信可以得到更多的啟發。

相關文章 -
構?還是不構? @ 草根散記

旺角他們
朗豪 Form
是非黑白

葉公好龍習攝心態 @ 草根散記
流水落花 scene 去也 @ 草根散記
進退之間 @ 草根散記
選擇困難 @ 草根散記
擁有畫筆便成畫家 @ 草根散記
構圖八達通 @ 草根散記
草根散記 @ 2020/12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荷去何從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11 月 23 日 自從當初喜歡攝影,就是個雜家小子,除了一兩個例外,基本上沒有題材的偏愛,哪裡就手,哪樣覺得好看,哪樣覺得有趣,就拍甚麼。某年秋天某日,在烏溪沙因為追拍幾隻蝴蝶,偶然發現了一片蝴蝶天地,於是,就接連的...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怎一個愁字了得? 攝光寫影 .11 月 13 日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宋朝詞人辛棄疾,雖名棄疾,卻沒有放棄窒人的本領。名句「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表面上說的是自己,暗地裡是窒年青人,而且窒中要害。然而他並沒...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蘭亭雅聚 攝光寫影 附庸風雅,按照一般解釋,是指一些人雖然不懂藝術,卻又喜歡參加藝術社交活動,略帶貶義。然而,對於不懂藝術之小弟而言,類似行為不失為見賢思齊之舉,說不定是上進的表現。有見及此,加上不知哪來的靈感,小弟不...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樓上雅座,晚風輕送 攝光寫影 日常用語,很多時都只是例行公事,無需認真解讀,也不要期望商品與說明相符。隨便舉例:樓上,必然雅座;晚風,總是輕送。話知你實情係:茶餐廳的樓上,雜物堆得比人高;颱風訊號高掛的晚上,大風吹到你企唔穩。然...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空虛。寂寞。凍 攝光寫影 「知唔知林憶蓮係邊個?」我問。 「知。」她答,並隨即清唱一段。咦?! 唱的還不錯呀。這小妮子既愛畫畫,又懂唱歌,看來體內不乏藝術細胞。 傷心加上傷心的我似夢遊 ...... 之所以問,是因為當時想到林憶蓮...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Lorelei 攝光寫影 天氣狀況,難以預料,一號戒備訊號仍然懸掛。Model,首次合作,風格未明,真人未見過。石澳,到過,最近的一次是十多年前,印像依稀。就是如此的糊里糊塗,帶上了既平凡亦萬能的鏡頭組合,一支 50mm f/1.8 定焦,...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夜街影樓 攝光寫影 香港是個繁華都市,入夜後仍然燈光火着的地方,比比皆是。旺角、尖沙咀、銅鑼灣、中環,都是當中的佼佼者。然而要數適合現場光人像拍攝的,似乎還是中環略勝一籌。 中環之優勢,首先在於景觀密集多樣。在地圖上...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POHO Jam Photo 攝光寫影 喜歡到上環 POHO 拍人像,因為可以 jam 相。 玩音樂有所謂 jam 歌的,簡單而言,就是樂師歌手未經排練的合作演出。不經排練,規範含糊,技術上難言完美,然而精彩之處正在於此。即興、隨心隨意隨感覺,正是 jam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