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資歷: 2015-05-14            總瀏覽: 3,017,205
攝影歷程跨越菲林與數碼年代,自命草根攝影人,尤其善長「刀仔鋸大樹」,喜歡以簡單原始器材進行拍攝,重大意多於細節的「多功能」攝影導師。只要與攝影相關,不管理論還是實踐,技術抑或器材,拍攝以至後製,花鳥魚虫、郊野城市、日夜風景、人物小品各類題材都感興趣,都愛鑽研。創作時作風低調,講課時口若懸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我的精選
最新文章
油麻地果欄的夏午 攝光寫影 人們好夢正酣,她最忙碌。 周圍車水馬龍之際,卻是她尋夢之時。 經歷時代變遷,她依然故我。 如今的她,千瘡百孔,風雨飄搖。 你可能不知道她的存在,也無須知道;但我相信,她的存在,與你相關。 只是,你不... (繼續閱讀)
荷塘當前,可以拍甚麼? 攝光寫影 炎炎夏日至,荷香處處聞。面對一片荷塘,可以拍些甚麼? 若然答案只是荷花,那真是枉費上天創造荷塘的一片苦心了!且別說荷塘中的常客,諸如蜻蜓、密蜂、小鳥、魚、蛙等,單就荷塘本屬的荷花、荷葉、蓮蓬、落花、... (繼續閱讀)
演繹光 攝光寫影 互聯網上經常都可以見到精彩的照片,不時亦會看到網友對照片的稱讚:構圖巧妙、對焦準確、意境清新、曝光完美 …… 咦?且慢!我們可以看得出照片的曝光是否完美嗎?曝光(exposure),是指感光元件曝露於光線之程... (繼續閱讀)
曝光小實驗 – 相機可以分辨多少級EV? 攝光寫影 「一般數碼相機的動態範圍,大約只有六至七級的EV ……。」多年之前,人們如是說。「現今數碼相機的動態範圍,可以高達九至十級的EV ……。」近期一點,人們如是說。無論誰說也好,如何說也好,要知到自已的相機到... (繼續閱讀)
鄰家古蹟拍攝心態 攝光寫影 不久前完成了「歷史古蹟攝影導賞專題」三課外拍,最後一課走訪中環一帶的歷史建築,似乎考起了不少同學。事實上,今次同學們提交的作品,與前兩次外拍的比較,予人的感覺是相對平淡。何解?相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繼續閱讀)
歷史古蹟專題拍攝 攝光寫影 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察方式、不同的欣賞態度;歷史古蹟,也不例外。因此,即使處身同樣的歷史古蹟,不同的的拍友,會採用不同的拍攝手法,對景物作不同的演繹。尤其是歷史建築,那怕是一木一石、一磚一... (繼續閱讀)
寫實之餘,弦外之音 攝光寫影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以上是魯迅作品《秋夜》中的第一句。有文學家認為此句子太累贅,乾脆用「我的後園墻外有兩株棗樹」便直接了當。兩種寫法屬優屬劣,小弟才疏... (繼續閱讀)
蘇豪一瞥 攝光寫影 一個下午,拍攝過位於堅道的「天主教座堂」之後,路過中環的蘇豪區。沿依利近街,走到士丹頓街與鴨巴甸街的交界,腳步不經意地被路旁的光影停住了。午後斜陽,順着傾斜的地勢,沿着街道,照到路旁房屋的牆壁、門窗... (繼續閱讀)
月亮是怎樣拍成的 攝光寫影 天朗氣清,拍攝漆黑天空中的一輪明月,若非用很長焦距鏡頭將月亮填滿畫面,或者有精密的點測光,單靠相機的內置測光表,拍攝時容易使月亮過曝。到底可以如何估計曝光呢?這裡介紹一個最沒痛苦的方法,—— 斷估。 ... (繼續閱讀)
Kit 鏡走天涯 攝光寫影 標題是「Kit 鏡走天涯」,當然要說清楚甚麼是Kit鏡。Kit,是套裝的意思。可換鏡頭的照相機,發售時一般都為用家提供兩種選擇:淨機身或機身連鏡頭的套裝。以套裝型式出售時,配套機身的鏡頭,就稱為 Kit鏡。理論... (繼續閱讀)
慢快門、三腳架、鬆郁朦 攝光寫影 慢快門拍攝為求穩定,需要用上三腳架,就如「正貨X X益」一樣,小朋友都識。但用了三腳架是否就可以保證拍出清晰的照片呢?答案是:一半一半。   事實上,即使用上了三腳架,導致相機不穩定的... (繼續閱讀)
維園花展拍攝出奇招 攝光寫影 若然涉獵攝影已有一段時日,便不難發現一個「真理」:要作品吸引目光,就要非一般。別以為拍出非一般的照片,必須有非一般的技術,非一般的器材,更多的時候,關鍵在於選擇非一般的拍攝條件;例如非一般的時間,非... (繼續閱讀)
維園花展拍攝三幾招 攝光寫影 香港是石屎森林,然而可觀賞花卉的機會卻不少,公園、郊野,以至路旁、住宅的平台花園,很多時都可以看到各種美麗的花卉。雖然如此,每年的維園花展,仍然吸引不少觀眾。首先是因為展出的花卉品種多而且集中,其次... (繼續閱讀)
曝光失準個案的啟示 攝光寫影 上個月的某天,在馬鞍山大水坑村拍了以下兩幅照片。 不難察覺,一幅較亮,一幅較暗。但其實兩照片是以相同的拍攝設備及設定(Nikon D7100 相機,TamronSP70-300 f/4-5.6 Di VC USD鏡頭,自動白平衡,ISO40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