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資歷: 2015-05-14            總瀏覽: 3,010,589
攝影歷程跨越菲林與數碼年代,自命草根攝影人,尤其善長「刀仔鋸大樹」,喜歡以簡單原始器材進行拍攝,重大意多於細節的「多功能」攝影導師。只要與攝影相關,不管理論還是實踐,技術抑或器材,拍攝以至後製,花鳥魚虫、郊野城市、日夜風景、人物小品各類題材都感興趣,都愛鑽研。創作時作風低調,講課時口若懸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我的精選
最新文章
亞洲青少年花樣滑冰挑戰賽 攝光寫影 大概是知道筆者攝影消息欠缺靈通,又可能是知道本人少拍某類題材,想考考小弟是否懂得如何處理,朋友不時傳來一些吸引拍友的活動訊息。非常感謝,可惜很多時這些活動舉行時小弟都沒空參與,枉費他的一番好意。然而...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還看殘荷亂舞 ─ 從欣賞到拍攝 攝光寫影 假如說荷花難拍,是因為不單只要求作品能表現荷花形態的美,還對其神韻意境有所要求,那麼,拍攝頽敗色衰的殘荷,豈不更難?筆者之見:既是,也不是。主要在乎你是否欣賞殘荷之美。不懂欣賞殘荷的,會覺得很難,懂... (繼續閱讀)
白馬非馬,人物非人 @ 街頭隨拍 攝光寫影 街頭攝影以人物作為題材居多,相信偏向寫實是主要的原因。需知道,假若不是刻意偽裝,一個人的容貌、衣着、行為舉止,最能反映其生活狀況,以至社會及經濟背景。加上人物的喜怒哀樂溢於言表,可說是語言文字以外最... (繼續閱讀)
當漫無目的遇上形形色色 @ 街頭隨拍 攝光寫影 過去接連幾個星期天,因為某種原因,下午都會到油麻地走一趟,並且可以擁有個多小時無所事事的空檔。對筆者而言,打發時間的最佳方法,莫如背起相機隨街拍攝。 街頭隨拍,是否即是人們心目中的所謂街拍?似是,又...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萬佛朝宗 ─ 構圖超簡總結 @ 漫話攝影構圖 (8) 攝光寫影 攝影構圖既不易學,也難精通。愈深入探討,內容愈豐富,愈仔細,愈複雜。尤其是當大部份相關的論述,都是說其然而不說其所以然的時候,更容易令人感到迷失。從首篇談打破法則,到為構圖添加色彩,之後又引入平面設...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城門河夜拍單車徑 @ Impressionism 攝光寫影 喜歡深奧一點的,或可稱之為印像主義 (Impressionism);率直一點,就只是筆者的胡亂拍攝。之所以想到以「亂嚟」的方式拍攝騎單車,首先是相信凌亂確有其美的一面;其次,是筆者擁有的一套低階DSLR加天涯鏡,好一段...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白日夢境 ─ 正午時分的油麻地果欄 攝光寫影 藍天,白雲,驕陽似火。夏日正午的陽光,似乎要把這都市溶化。街道地面升起的熱氣,把人蒸得頭昏腦脹。逃避熱浪,帶着浹背的汗水,我匆匆的走進油麻地果欄,一下子,彷彿闖進了另一世界;還沒來得及反應,已被一片... (繼續閱讀)
美得純粹 ─ 大雨過後的城門水塘 攝光寫影 城門水塘不一定要水滿才美。但每當夏天,連場大雨過後,水滿時,特別美。 提起水滿的城門水塘,可能不少人會想到水浸白千層。沒錯,這確是此處的獨特景色。然而單一菜式不能成為盛宴,城門水塘水滿時之所以特別美...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幽篁夢醉竹影深 ─ 多重曝光技巧初探 攝光寫影 相信不少拍友對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並不陌生。這地點交通方便,滿種花草樹木,夏荷、秋葉、冬梅、春桃俱備。也不乏昆蟲雀鳥,既有「蜻蜓池」、又有「蝴蝶谷」。當中,還有一個鮮被提及的小竹林,面積只有半...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路邊拾遺 ─ 莫名其妙的新田荷塘 攝光寫影 要選香港境內最宜拍攝的荷花池,筆者會選新田荷塘。 對居於港島或九龍的朋友來說,新田荷塘這名宇,驟聽起來或者覺得在那遙遠的地方,然而實際情況是交通相當方便。乘搭來往上水元朗的17號小巴或76K巴士,中途於...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色光燈影裡的舊中環 攝光寫影 走過回憶滿佈的太平山街,沿石階登上必列啫士街。這裡,已屬於舊城中環的邊陲地帶。 ( 請參閱筆者另文《太平山街@實景與回憶》) 近日旅遊發展局大力推廣「舊城中環」,並以「歷史故事」、「藝文聚落」、「繽紛... (繼續閱讀)
解讀 Evening with Fan Ho (下) 攝光寫影 前篇《 解讀 Evening with Fan Ho (上) 》的第一及第二節分別討論了「藝術修養」及「第二次構圖」,本篇續談「主觀真確性」及「決定性的瞬間」。 三、主觀真確性 座談中關於攝影真確性的論述也是相當精彩。何藩...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解讀 Evening with Fan Ho (上) 攝光寫影 日前與友人 Whatsapp 對談,訊息往返中提及沙龍攝影。提到沙龍,筆者必然想起兩個名字,陳復禮與何藩。 何藩的作品強調光影,畫意亦濃,但題材卻接近於「街拍」,而且實驗性相當高,頗為「當代」。可能因為這樣,... (繼續閱讀)
神壇燭影 ─ 長洲太平清醮 2016 攝光寫影 提起節慶,人們大都認為是值得高興的日子,而且,往往還是公眾假期。然而稍加留意,不難發現很多的傳統節慶,起源都不是那麼的教人高興。中秋節嫦娥慌忙出走,從此獨對吳剛玉兔丹桂樹;端午節屈原投江,偉大詩人含...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白果山頌 ─ 大帽山濃霧之妙筆丹青 攝光寫影 大帽山,香港第一高山。山上盛產本想拍得某種心儀美景 (通常是日出、日落、雲海等大景) 而不果的拍友,因而又名白果山。白果山上,其中一樣最令拍友聞風喪膽的,是比白果還要白的 A4 紙濃霧。 某年某月某下午,...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燈光色彩萬花筒 ─ 夜攝維園花展 2017 攝光寫影 過去兩年都有寫花展,前年是日拍與夜拍分別寫了兩篇,去年則只寫夜拍。今年本來沒打算寫,但因為今次的花展實在太有「特色」,還是忍不住手寫上一篇。 真的搞不清楚展出的是花,還是燈光色彩。今年花展,入夜後...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一樹紅梅,百態千姿 @ 嘉道理農場 攝光寫影 每年春天,百花盛放;今年春天,百花亂放。 相信是去年底天氣異常溫暖之故,今年花開狀況七國咁亂。樓下平台花園的簕杜鵑,街角的幾株洋紫荊,橫跨秋冬花開多月,盛況依然;同場上演還有罕見的深秋盛放羊蹄甲;就... (繼續閱讀)
構圖調節推桿 @ 漫話攝影構圖 (7) 攝光寫影 先說個故事。小明媽吩咐小明,上學途中橫過馬路要用斑馬線。小明很聽話,每天上學都依足指示。但有一天,出門不久便走回來,哭著說:「嗚 ……!今天不能上學了,因為斑馬線沒有了,變了紅綠燈。」 小明媽的指示... (繼續閱讀)
玉帶欄腰 ── 東九龍半山觀景線 攝光寫影 點,移動就成為線。當某地方因為風景好,景點延綿不斷,就成為觀景線。 像這樣的觀景線,東九龍半山就有;那就是從黃大仙半山沙田坳道的獅子亭開始,連接飛鵝山道,至飛鵝山觀景台的一段長約三公里的公路﹝見下圖... (繼續閱讀)
有根據冇靠估 ── 亮度分佈個案分析 攝光寫影 某風景攝影班連續數課外影都有拍攝夜景。看了頭兩次同學的夜景習作,留意到普遍曝光偏少,箇中原因,相信主要是在暗黑環境中檢視機背屏幕,被看似明亮的影像所誤導而以為曝光足夠。其實,除了憑肉眼觀察機背屏幕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