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資歷: 2015-05-14            總瀏覽: 3,109,054
攝影歷程跨越菲林與數碼年代,自命草根攝影人,尤其善長「刀仔鋸大樹」,喜歡以簡單原始器材進行拍攝,重大意多於細節的「多功能」攝影導師。只要與攝影相關,不管理論還是實踐,技術抑或器材,拍攝以至後製,花鳥魚虫、郊野城市、日夜風景、人物小品各類題材都感興趣,都愛鑽研。創作時作風低調,講課時口若懸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我的精選
最新文章
認知與感覺 @ 攝影美學隨筆 (3) 攝光寫影 前篇提出兩個思考題:一、 怎樣的作品才會令人有感覺,才會令人欣賞? 二、 看畢加索的畫我沒感覺,也不懂欣賞,到底是美還是不美?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其實不難,因為答案己在上回文中提到了;關鍵在於「認知感覺... (繼續閱讀)
楓香四韻之彩與夢 @ 大棠紅葉 2017 (3) 攝光寫影 香港的郊野,確乎是欠了點色彩。正因如此,大棠的楓香林,每年聖誕節前後的幾個星期,更顯彌足珍貴,難怪人們都將注意力集中於紅葉,似乎忽略了紅葉以外的姿彩。 平心而論,大棠楓香的紅,紅得強差人意。但作為... (繼續閱讀)
楓香四韻之紅與簡 @ 大棠紅葉 2017 (2) 攝光寫影 話說前篇 《楓香四韻 @ 大棠紅葉 2017 (1)》 一方面指出拍攝大棠香楓無招勝有招,但另一方面又嘗試規劃四個表現方向,驟聽起來是互相矛盾。其實,那只是拍攝策略與具體拍攝的關係。 不同的拍攝條件,適宜不同的表... (繼續閱讀)
楓香四韻 @ 大棠紅葉 2017 (1) 攝光寫影 又是翹首以待的日子。近日晚上,睡夢中,可有幾片紅葉翻飛? 或者對曾經到日韓賞楓的人來說,到元朗大棠觀賞紅葉,就好比幼稚園低B班。但對某些好攝之徒而言,這個時候到大棠,意義並不限於觀賞與拍攝,而是有... (繼續閱讀)
從藝術到美學 @ 攝影美學隨筆 (2) 攝光寫影 「藝術是廣義的,泛指多方面。創作者透過媒體展示其作品,可以是圖像,音樂,行為等 ……。而美就更空泛,更飄渺,要透過藝術來傳達美的訊息。但相反來說,藝術作品未必一定要美,如行為藝術,創作者或想表達憤怒... (繼續閱讀)
從美術到視覺藝術 @ 攝影美學隨筆 (1) 攝光寫影 攝影班總結分享,筆者與同學一起挑選佳作。然而在挑選的過程中,留意到同學們採用的評審準則比較狹窄,基本上只以視覺上的美來量度。 或者有人會問:我們不就是要影靚相嗎?不錯,廣東話的靚,一般我們都當作是美... (繼續閱讀)
鄰家女孩洋紫荊 @ 重曝柔焦 攝光寫影 以「梗有一棵喺左近」來形容香港市區的洋紫荊,雖不中亦不遠矣。或者,未夠貼切的,是實情往往不只一棵,而是很多。 對生活在香港的人而言,每天與洋紫荊相遇,早已習已為常。就好比鄰家的女孩,見慣見熟,加上... (繼續閱讀)
亞洲青少年花樣滑冰挑戰賽 攝光寫影 大概是知道筆者攝影消息欠缺靈通,又可能是知道本人少拍某類題材,想考考小弟是否懂得如何處理,朋友不時傳來一些吸引拍友的活動訊息。非常感謝,可惜很多時這些活動舉行時小弟都沒空參與,枉費他的一番好意。然而...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還看殘荷亂舞 ─ 從欣賞到拍攝 攝光寫影 假如說荷花難拍,是因為不單只要求作品能表現荷花形態的美,還對其神韻意境有所要求,那麼,拍攝頽敗色衰的殘荷,豈不更難?筆者之見:既是,也不是。主要在乎你是否欣賞殘荷之美。不懂欣賞殘荷的,會覺得很難,懂... (繼續閱讀)
白馬非馬,人物非人 @ 街頭隨拍 攝光寫影 街頭攝影以人物作為題材居多,相信偏向寫實是主要的原因。需知道,假若不是刻意偽裝,一個人的容貌、衣着、行為舉止,最能反映其生活狀況,以至社會及經濟背景。加上人物的喜怒哀樂溢於言表,可說是語言文字以外最... (繼續閱讀)
當漫無目的遇上形形色色 @ 街頭隨拍 攝光寫影 過去接連幾個星期天,因為某種原因,下午都會到油麻地走一趟,並且可以擁有個多小時無所事事的空檔。對筆者而言,打發時間的最佳方法,莫如背起相機隨街拍攝。 街頭隨拍,是否即是人們心目中的所謂街拍?似是,又...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萬佛朝宗 ─ 構圖超簡總結 @ 漫話攝影構圖 (8) 攝光寫影 攝影構圖既不易學,也難精通。愈深入探討,內容愈豐富,愈仔細,愈複雜。尤其是當大部份相關的論述,都是說其然而不說其所以然的時候,更容易令人感到迷失。從首篇談打破法則,到為構圖添加色彩,之後又引入平面設...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城門河夜拍單車徑 @ Impressionism 攝光寫影 喜歡深奧一點的,或可稱之為印像主義 (Impressionism);率直一點,就只是筆者的胡亂拍攝。之所以想到以「亂嚟」的方式拍攝騎單車,首先是相信凌亂確有其美的一面;其次,是筆者擁有的一套低階DSLR加天涯鏡,好一段...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白日夢境 ─ 正午時分的油麻地果欄 攝光寫影 藍天,白雲,驕陽似火。夏日正午的陽光,似乎要把這都市溶化。街道地面升起的熱氣,把人蒸得頭昏腦脹。逃避熱浪,帶着浹背的汗水,我匆匆的走進油麻地果欄,一下子,彷彿闖進了另一世界;還沒來得及反應,已被一片... (繼續閱讀)
美得純粹 ─ 大雨過後的城門水塘 攝光寫影 城門水塘不一定要水滿才美。但每當夏天,連場大雨過後,水滿時,特別美。 提起水滿的城門水塘,可能不少人會想到水浸白千層。沒錯,這確是此處的獨特景色。然而單一菜式不能成為盛宴,城門水塘水滿時之所以特別美...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幽篁夢醉竹影深 ─ 多重曝光技巧初探 攝光寫影 相信不少拍友對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並不陌生。這地點交通方便,滿種花草樹木,夏荷、秋葉、冬梅、春桃俱備。也不乏昆蟲雀鳥,既有「蜻蜓池」、又有「蝴蝶谷」。當中,還有一個鮮被提及的小竹林,面積只有半...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路邊拾遺 ─ 莫名其妙的新田荷塘 攝光寫影 要選香港境內最宜拍攝的荷花池,筆者會選新田荷塘。 對居於港島或九龍的朋友來說,新田荷塘這名宇,驟聽起來或者覺得在那遙遠的地方,然而實際情況是交通相當方便。乘搭來往上水元朗的17號小巴或76K巴士,中途於...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色光燈影裡的舊中環 攝光寫影 走過回憶滿佈的太平山街,沿石階登上必列啫士街。這裡,已屬於舊城中環的邊陲地帶。 ( 請參閱筆者另文《太平山街@實景與回憶》) 近日旅遊發展局大力推廣「舊城中環」,並以「歷史故事」、「藝文聚落」、「繽紛... (繼續閱讀)
解讀 Evening with Fan Ho (下) 攝光寫影 前篇《 解讀 Evening with Fan Ho (上) 》的第一及第二節分別討論了「藝術修養」及「第二次構圖」,本篇續談「主觀真確性」及「決定性的瞬間」。 三、主觀真確性 座談中關於攝影真確性的論述也是相當精彩。何藩...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解讀 Evening with Fan Ho (上) 攝光寫影 日前與友人 Whatsapp 對談,訊息往返中提及沙龍攝影。提到沙龍,筆者必然想起兩個名字,陳復禮與何藩。 何藩的作品強調光影,畫意亦濃,但題材卻接近於「街拍」,而且實驗性相當高,頗為「當代」。可能因為這樣,... (繼續閱讀)